王建軍
【摘要】新的教育改革所提倡的是不僅僅教給學生應有的基本知識,而是要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人文素養(yǎng)。所謂的“人文素養(yǎng)”,即“人文科學的研究能力,知識水平和人文科學體現(xiàn)出來的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人的內(nèi)在品質(zhì)”。從小培養(yǎng)小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應該從小學語文課堂上進行。本文從構建小學語文人文課堂和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簡單的談談個人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人文素養(yǎng)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9-0059-02
一、人文素養(yǎng)的概念界定
《語文課程標準》將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定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完成這一目標。這就首先要求我們教師要正確的理解人文素養(yǎng),并且能夠在教學中滲透和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簡言之就是“人文”當為人文知識。如:政治、經(jīng)濟、歷史、哲學、文學、法學等;而“素養(yǎng)”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組合而成的人的內(nèi)在品質(zh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要在課堂上進行。
二、小學語文人文課堂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的策略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教育改革首先要轉(zhuǎn)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師的立身之本,也是教師實踐經(jīng)驗的升華及其對課堂生活的感悟,更是教師教學反思的集中體現(xiàn)。教育理念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具有思想導向和反思、規(guī)范、指導的作用,它決定著教師的教育意識、思想觀念、教育行為和教育后果。教師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每個學生的發(fā)展,積極的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是確立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的關鍵所在。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自己要從內(nèi)心樹立自己的主體人文意識。從而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從人文教育的情感出發(fā),努力的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只有這樣小學生才能積極的去學習語文,真實的去感受每篇課文帶給他們的情感,才能感受作者要表達的內(nèi)心感受。再者教師要平等的對待身邊的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人文主義情懷,并把這種人文精神傳承和發(fā)揚下去。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必先讓自己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并把這種觀念落實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去。
(二)在語文課堂上精心的塑造人文品行
“身正為師,德高為范”教師的身教重于言教?!疤依畈谎裕伦猿甚琛敝挥薪處熢谄匠5慕虒W工作中將教材中提倡的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踐行于具體的日常行動,體現(xiàn)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使自己在課堂上講的和課外做到相一致,做到身心一致才能為學生做好榜樣當好學生的示范。要積極的宣傳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辈⑶液蛡鹘y(tǒng)的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相統(tǒng)一。要求學生自強不息努力奮斗,又要教育學生關愛他人,尊敬師長,明辨是非,知難而進,積極進取等等。同時教育學生關注社會發(fā)展保護環(huán)境,為了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在教師的人格感召下和先進榜樣的激勵下,學生的人文品行會不斷地得到進步,并且慢慢的向著更高的層次邁進。
(三)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實施人文教育
教材是進過專家學者系統(tǒng)科學的編排而出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書籍,每一篇課文的選排它都具有一定的意義,也就是滲透著一種人文的精神在里面。在語文課中教師通過教材的典型事例來實施人文素養(yǎng)教育是語文課的一個特點。比如小學語文課本中選編的古體詩,在教學中教育學生要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讓他們以中國先祖?zhèn)儎?chuàng)造的燦爛文化而自豪,感受中國的語言文字之美。在講解《開國大典》時教育他們新中國的來之不易,對革命先烈無限的崇高敬意,以及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努力學習為中國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奮斗。語文課本中的典型事例還有很多,教師要不失時機的進行教育,真正的把課堂教學作為人文精神的主陣地。
(四)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書多好書,在書中感受人文精神,在閱讀的過程中,文中的人物會活躍于紙上,書中要表達的人文情感會感染讀者。學生在經(jīng)歷了審美的體驗之后,同時文化也受到了熏陶。在每學期假期按不同的年級不同的認知水平我都會找出學生假期必讀的十本書。讓學生有選擇的去讀,開學時做一次讀書報告會分享讀書的快樂。讓學生愛上閱讀在閱讀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
(五)營造班級濃厚的的文化氛圍,讓每個墻壁都展現(xiàn)人文氣息
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教師要注重班級人文建設,在加強班級基礎設施建設上要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比如:設計班級讀書英雄榜、學習園地,讀書小屋、我是班級主人翁、書法繪畫作品、確保教室的布置美觀大方。還要創(chuàng)建積極的班級內(nèi)在文化建設,倡導學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創(chuàng)建“樂學善思團結友愛”的良好班風。讓學生在充滿濃濃的人文氣息中愉快的學習生活。
三、結語
構建小學語文人文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好的事情。它需要教師積極的探索,在教學中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采用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通過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活。
參考文獻:
[1]邵紅兒.初中語文課堂人文素養(yǎng)培育策略例探[J].學周刊,2014年28期.
[2]陳宗霞.小學語文教學中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J].學周刊,2016年12期
[3]文海山.《淺談新課改下小學生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策略》《中華教育論壇》,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