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云銳
【摘 ? ?要】成功解題的前提是認真地審題、分析以及選擇解題方法,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審題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涉及閱讀、理解、分析以及推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時也包含了仔細審題習慣這一非智力因素。開展習題教學,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和解題能力。物理學科的審題,主要是為了能夠正確解題,對題目中所包含的相關物理知識進行觀察與理解,了解題目中包含哪些條件與要求,并思考條件與結論之間存在什么關聯。具體來說,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關鍵詞】高中物理 ?習題教學 ?審題習慣 ?培養(yǎng)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167
審題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其中形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尤為重要。形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質量與速度,因此在高中物理習題教學中,教師應盡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提升他們的專注度,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去除他們消極的心理因素,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參與審題的機會,使之獲得成就感。
一、高中物理習題教學的重要性分析
(一)明晰知識點內容,便于學生理解
高中物理知識的難度系數較大,其綜合了全面的抽象理論知識,在綜合性物理習題中會涉及多種物理思維。為此,在日常理論教學中難以保證學生能夠透徹的理解物理知識點。而物理習題教學能夠從思考角度出發(fā)進行題目創(chuàng)設,學生在進行物理習題訓練時能夠從特定的角度對物理知識點進行思考,并用既定的物理思維搭建物理知識體系,讓整體的知識點內容變得十分清晰、明了,便于學生理解。其中,物理概念作為物理知識學習的基礎,通過習題訓練能夠讓學生通過特定的物理公式對物理概念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
(二)延伸練習廣度,拓展學生知識面
高中物理知識的范圍較大,在高中試題中會有基礎概念型題目、中等綜合型題目以及高等抽象型復雜題目,為此,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全面的對物理知識點進行思考。但高中物理知識點較為繁雜,通過口述講解和理論教學難以讓學生全面掌握物理知識,十分不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展。而延伸物理習題的練習廣度,讓學生通過新知識點的練習與分析,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識,并以此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除此之外,教師通過巧設習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優(yōu)化措施
(一)創(chuàng)造學生參與審題的機會
在開展教學時,教師經常害怕教學任務無法順利完成,因此總是急于將備課內容講完,而并未去關注學生應掌握什么知識?!鞍k”讓學生學習產生了依賴性,長此以往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審題的機會,讓學生自己閱讀題目、理解題意,并根據題目提取有效信息,從而為后續(xù)的解題奠定堅實的基礎。當然,物理習題的題目一般都不會超過150個字,為了保證審題的效率與效果,教師可以適當規(guī)定審題的時間,如教師可要求學生在2分鐘內審完一道字數為150個字的物理習題,并勾出題目中的有效信息,找到解題的具體思路與方法。久而久之,學生的審題效率必然會越來越高,教學質量也必然會有所提高。
(二)專注是審題的關鍵所在
養(yǎng)成認真讀題的良好習慣,不添字、不漏字,每字每句的閱讀,在閱讀的同時記憶與理解,理順題目的主要意思,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分別是什么,條件與問題之間有什么關聯等。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理清題目大意,學生必須要百分百專注審題,重點關注題目內容。因此,在開展習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夠一邊要求學生審題一邊要求學生做其他事情,或者一邊說話一邊要求學生審題,這勢必會影響學生審題的速度與質量。教師在要求學生審題的過程中,除了要求學生保持安靜審題之外,還要求學生一邊審題一邊進行思考,找到題目與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并迅速找到問題的具體解決方案,使其在養(yǎng)成良好審題習慣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解題的質量與效果。
(三)合適的懲罰與激勵并行,樹“審題之星”
要求學生仔細閱讀題目,并逐個檢查與糾錯。通過這些手段來樹立學生的審題意識,并注意觀察學生在審題過程中有哪些可取之處,予以大力表揚與鼓勵,從而讓學生產生競爭意識,在班上選舉出“審題之星”。例如,教師在布置物理習題之后,可以要求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審完一道題,看看誰的審題效率最高。這種競爭方式看似很無趣,但是教師卻可以利用懲罰或者獎勵來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必然會仔細閱讀題目,并在有限的題目資料中獲取解題所需要的數據。對于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鼓勵,如獎勵學生一塊糖或一包餅干;對于表現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其在講臺上唱一首歌或朗誦一首詩。這些獎勵與懲罰雖然相對較小,但卻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其主動參與到習題教學當中,并期待自己能夠獲得相應的表揚與獎勵。當然,教師也必須要不定時更變懲罰與激勵的具體方式,讓學生在充滿新鮮與活力的學習環(huán)境中獲得學習的快樂與激情。
(四)去除學生消極的心理因素
心理障礙是一種內心的消極情緒,人們可能會在做某事之前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退卻心理,覺得自己不行、做不到,這其實是消極心理的一種體現。不少學生在審題時,經常會存在心理障礙,所以要想推動學生審題水平的提升,教師就應幫助學生克服消極的心理因素,積極面對困難、戰(zhàn)勝困難。
三、結語
成功解題的前提在于養(yǎng)成一個正確的審題習慣。教師應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審題習慣,盡量改正錯誤的學習方法。好的審題習慣的養(yǎng)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必須經過長期的積累才能慢慢形成。只有讓學生去感受與經歷,才會對教師的引導有更為深入的理解,一味地由教師包辦只會讓學生的思想受到遏制。
參考文獻
[1]李洪波.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細致有序的審題習慣[J].新課程(中學),2015(5).
[2]陳耀.談學生審題習慣的培養(yǎng)[J].小學教學參考,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