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云
【摘要】隨班就讀學生作為學校群體之一,與一般學生相比,他們更需要集體的關懷和愛撫,這種需求在他們身上表現為希望同學能和自己良好相處,希望老師親切地與自己交談,用慈祥的目光注視自己。我們應該從心理上關愛、教育、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只要我們全校師生有效合作、共同努力,相信隨班就讀學生一定會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隨班就讀生;關愛;鼓勵;理解;習慣;合作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隨班就讀學生往往是這樣一些孩子:他們的認知能力發(fā)展緩慢,具體表現為記憶力差、思維能力較低,學習感到吃力,跟不上正常的教學節(jié)奏。
隨班就讀學生作為學校群體之一,與一般學生相比,他們更需要集體的關懷和愛撫,這種需求在他們身上表現為希望同學能和自己良好相處,希望老師親切地與自己交談,用慈祥的目光注視自己。我們的集體如果對這些學生視而不見,不聞不問,忽視他們的存在,甚至歧視他們,往往會使這些孩子更加孤立起來。由于缺少交往,他們會錯誤地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沒人愛、沒人疼,會導致自我封閉。因此,隨班就讀生的教育就是要我們容納他們、關注他們,創(chuàng)設無障礙的校園環(huán)境和班級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人際關系環(huán)境,在集體中滿足隨班就讀生的安全需要。只要他們在集體中有安全的需要,我們才可能實現對他們的教育。
一、給隨班就讀學生更多的關愛和鼓勵
隨班就讀學生屬于弱勢群體,由于學習能力較弱或者表達能力不強,很容易受到伙伴的孤立。久而久之,性格變得越發(fā)孤僻、自卑,內心封閉。比如,我上《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一課時先讓學生學習生字“雷”,我以為先教他最基礎的筆順是最簡單的,沒想到他說的筆順錯誤不斷,教室里的笑聲不斷。
為了把筆順掌握得更扎實一些,我從最基礎的開始,并把回答最簡單最基礎問題的機會給了孫瑞同學(班上唯一的智力殘疾的隨班就讀生):書空“橫,豎”。
孫瑞同學呆呆地站起來,愣愣地盯著我,好像沒聽懂我的問題。我自以為為孫瑞同學提供了一次樹立信心的機會,可是看到他愣愣的眼神,我知道我錯了,這對于他來說難了。于是我降低了題目難度,微笑著說:“你把手伸出來老師教你?!边@時,他旁邊的幾個男生坐不住了,好像要在老師面前顯示一番,臉上帶著壞壞的笑,一齊焦急地向他耳語:“橫就是寫平平一條線?!逼渌麑W生都在竊笑,眼睛望著孫瑞同學,都在盼望快點拿出手來寫一些,好在我面前開懷大笑一番。孫瑞同學環(huán)視一下這幾個同學,怯生生地說:“橫是什么?”接下來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全班同學哄堂大笑,那幾個出壞主意的男生笑得更是前俯后仰,椅子都嘎嘎直響。孫瑞同學還是呆呆地站著,目光顯得呆滯,漸漸低下了頭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人格尊嚴,渴望得到尊重,包括自尊。隨班就讀生也不例外。這時我對他回答的評價很重要,因為教師具有激勵性的評價能夠激起學生再學習的欲望。同時我也清楚地認識到,對隨班就讀學生,我們僅僅在情感上關注他們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需要在一個溫暖和諧的集體中學習,而在這個集體中同學們是中間力量,因為同學們與他相處的時間更長,只有消除同學們的歧視與冷漠,才能順利地完成隨班就讀生的特別教育。
我知道這時是激勵孫瑞同學再學習和教育其他學生的好機會,于是我無視同學們的嘲笑,慢步走到孫瑞同學跟前,微笑著對他說:“橫就是我們學習的最基礎的筆順應該這樣寫。”隨即我手把手地教了起來?!比缓笪逸p輕地撫摸了一下他的頭,示意他坐下。我接著說:“下課了,老師再教你寫一寫?!痹谖覍O瑞同學說這些話的時候,教室里鴉雀無聲,同學們好像對我的一舉一動表示驚訝。我知道教育的機會來了,就走到講桌前,鄭重其事地說:“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結合剛才班上發(fā)生的事情想一想,相信你們會受到一次深刻的自我教育?!?/p>
這時的教室靜極了。孩子們一個個神情專注。讀得快的學生讀完之后,呆呆地坐著,一臉凝重。我發(fā)現有幾個女孩子的眼睛里閃動著晶瑩的淚花,而那幾個曾經想讓孫瑞同學出洋相的男孩則深深地低下了頭。
下課鈴聲響了,我對孫瑞同學說:“走,咱倆去辦公室老師教你?!边@時,那幾個曾經想讓孫瑞同學出洋相的男孩默默地圍在我身邊,其中一個說:“老師,我們來教他好嗎?”我微笑著點點頭,并對他們說:“要尊重他,多鼓勵,多動腦筋,讓他學得快樂?!蹦菐讉€可愛的男孩立即活躍起來,有的拿紙,有的拿鉛筆,有的講解,緊張而又忙碌,熱情而又耐心。
平時孫瑞課間經常一人獨處,同學都興高采烈在玩游戲時,總是與他們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不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做什么事都比別人要慢好幾拍。我想內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為了重塑他的自信心,首先從改善與他之間的關系入手,逐漸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同學們打掃衛(wèi)生時,搬桌椅、凳子、擦窗戶也總是帶著孫瑞,教他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一次,全班跳繩,每個組都不樂意讓孫瑞參加。孫瑞著急了,圍著我團團轉,我問同學們:“對比自己弱小的人應該怎么辦?”通過討論,孩子們達成了一致的協議,每個組幫助孫瑞一次,讓他每一組都參加一次。孫瑞加入到集體中,開始跳了,他雖然跳得很慢,卻很努力,同學們都在為他吶喊加油,我也陪他跳并為他加油,一起跳的孩子被感動了,故意放慢了速度,讓他跳得最快。孫瑞獲得了成功的喜悅,興奮極了,一定要讓我抱抱他,在他的名字下加上一顆紅紅的五星。這一刻,我懂得了,智障的孩子需要大家的關愛、幫助,需要同齡伙伴的認可、理解,更需要成功后的喜悅。
二、信任是特殊兒童健康成長的精神食糧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處處關心他,細心地呵護他,在他的世界里我占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有什么心愛的玩具、好吃的糖果,總是忘不了與我分享,用眼神與我交流。記得有一天清晨,我站在教室里正在納悶,每天早早到校的孫瑞座位上怎么沒有人影呢?這時他的父親氣喘吁吁來到我面前,告訴我昨天傍晚孩子生病發(fā)燒住院了,孩子迷糊時嘴里還不停喊張老師。第二天,我去醫(yī)院看他,他含淚撲在我的懷里,我激動了,孩子是多么信任我。一個星期后,他返回學校又處于一種恐懼的狀態(tài),總是一下課就牽著我的衣角,我反復告訴他,有老師在,什么也不怕,老師會幫助他,同學們會保護他。慢慢地孩子臉上又恢復了以往的笑容,與同伴一同學習、生活。至此,我感到孩子對老師的信任是多么重要。
三、給隨班就讀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隨班就讀生雖然有許多缺點,但他們也是班級的一員,要客觀現實地融入班集體的生活學習之中,因此隨班就讀學生的教育要在集體中實施,這個集體不僅負責每一個學生的成功與失敗,更要對特殊需求的隨班就讀學生進行特別的關愛,這種教育不是由某一個教師,而是由有一個合作精神的教育集體來承擔責任。班主任要調動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對隨班就讀生進行教育。
在集體中滿足隨班就讀生的需要是最基礎的,把隨班就讀學生的困難或問題看作是班級集體的困難或問題。因為我們的班級是一個集體,有問題的學生也屬于集體的一員,更重要的是,他們也是集體中的合作者。因此,引導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是促進隨班就讀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手段。
四、利用多種形式的合作促進隨班就讀學生的融入
互相合作,既能彌補學生之間的差異,又能增強同學之間的感情。隨班就讀學生也有特性、興趣、能力和學習的需要,我的應該有意識地根據他們的特性、興趣和需求,共同參與活動,使他們能受到額外的教學幫助。我們可以利用課間游戲,指定學生跟他們在一起玩,課堂討論,把他們安排到討論小組中一起說;課后練習,讓班上的佼佼者幫助他,久而久之在這種相互合作的過程中,班級學生自然就把他們視為集體中的一分子,忽略了他們的個別差異。另一方面,學生間互相交流、合作的機會多了,也就認識到了自我的存在,自然而然地參與到集體中,成為其中的一分子。長期堅持,一定能消除他們心靈的陰影,使他們向往班集體和班級生活,滿足他們對關懷的渴望,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
在隨班就讀教育過程中,我體會到付出并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回報,這就需要有極大的耐心和愛心,通過反復和循序漸進施教才能使學生發(fā)生變化,千萬不能操之過急而傷害孩子。對這類孩子培養(yǎng)和維護他們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和健康的心理更為重要。
隨班就讀學生教育要立足于完整的教育集體,有賴于全校師生的有效合作。相信在我們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隨班就讀學生的明天會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