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
[摘要] 目的 探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中西醫(yī)護理的要點及其效果。方法 研究對象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該院6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采取數(shù)字隨機分組,各33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干預,予以觀察組中西醫(yī)結合護理,觀察血壓、血糖及生活質量。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分別為(125.76±4.90)mmHg、(75.73±3.04)mmHg、(5.06±0.28)mmol/L、(8.42±1.15)mmol/L,生活質量為(85.09±4.17)分,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采取中西醫(yī)護理,臨床價值較高。
[關鍵詞] 糖尿病;高血壓;中西醫(yī)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7(b)-0095-02
糖尿病主要是因胰島素分泌不足所致,可見血糖升高,影響全身各個系統(tǒng),并發(fā)癥較多,嚴重危害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1]。高血壓屬于常見基礎性疾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可見兩種疾病互相影響,病情進一步加重,予以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改善預后。該文旨在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中西醫(yī)護理的要點及其臨床效果,分析2017年5月—2018年7月間該院收治的6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6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進行該研究,通過數(shù)字隨機法平均分配為兩組。
33例對照組:年齡平均(53.19±2.44)歲,病程(3.09±0.45)年,男女之比為18∶15;在高血壓分級方面,11例為Ⅰ級,14例為Ⅱ級,8例為III級。
33例觀察組:年齡平均(53.02±2.19)歲,病程(3.21±0.38)年,男女之比為20∶13;在高血壓分級方面,13例為Ⅰ級,13例為Ⅱ級,7例為III級。
在上述一般情況對比方面,兩者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囑咐患者定時定量服用藥物,切勿擅自停藥、減藥,配合醫(yī)生完成各項操作,加強飲食指導,以清淡易消化為基本原則。
觀察組予以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具體在于:①情志干預。情志抑郁可內生郁熱,進而加重消渴病病情,糖尿病患者因病程長、并發(fā)癥多等因素,極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情緒激動者極易出現(xiàn)中風等現(xiàn)象,護理人員,應對患者情緒變化加以重視,確保態(tài)度親切溫和,鼓勵其說出內心感受,及時滿足其需求,采取移情換志、心理暗示、音樂療法、撫觸等方式,幫助其消除不良情緒,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為其展示成功案例,進一步提高其配合度,引導患者正式疾病,積極面對。②生活護理。老年患者通過自身調節(jié)能力不足,受到外界刺激血壓極易升高,應加強生活指導,注意防寒保暖,睡眠充足,作息規(guī)律,體位改變時應緩慢,避免旋轉等行為用力過度,眩暈者臥床休息,避免勞累,體位性低血壓睡眠時應將頭部抬高20 cm左右,保證個人衛(wèi)生,餐后及時漱口,及時更換衣物,皮膚應保證干燥、清潔。③飲食干預。嚴格控制糖、鹽攝入,控制體重處于正常范圍,維持良好脂類代謝,確保飲食營養(yǎng)豐富、清淡易消化,以少食多餐為基本原則,切忌過甜、過飽、過油、過咸,碳水化合物以米面等復合糖類為主,蛋白質選擇動物蛋白,適當增加纖維素攝入,每日攝入量應≥40 g,促使胃腸蠕動,戒除煙酒,適當增加蔬菜、水果攝入,氯化鈉每日不高于6 g,避免辛辣、刺激、生冷飲食。④運動護理。根據(jù)患者耐受情況,加強體育鍛煉,可有效控制體重,進一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利于減少藥物使用量,降低血壓水平,宜在餐后1 h進行,采取慢跑、太極拳、散步等方式,護理人員或家屬應全程陪伴,注意運動量切勿過大。⑤辨證施護。針對肝陽上亢者,宜平肝潛陽為原則,確保居住環(huán)境光線柔和、通風涼爽,活動時避免爬高,飲食避免煎炸等上火之品,增加紫菜、芹菜、山楂等攝入,予以針刺三陰交、腎俞、肝俞等穴位;肝火上炎者應保證病房光線稍暗、安靜舒適,多使用素食,如綠豆、柿子、苦瓜等,避免牛羊犬肉,確保大便通暢,可使用決明子、菊花泡水飲用;陰陽兩虛者,應在向陽溫暖環(huán)境,避免對流風,予以山藥、紅棗、豬腎等食物養(yǎng)氣血、補肝腎。
1.3? 指標
觀察兩組血糖、血壓水平及生活質量。
生活質量以GQOL-74量表評估,共計4個維度,最高均為100分,包括社會關系、物質生活、生理功能、心理狀況,以得分高為優(yōu)勢。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血壓及血糖水平對比
兩組干預前血壓及血糖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分別為(125.76±4.90)mmHg、(75.73±3.04)mmHg、(5.06±0.28)mmol/L、(8.42±1.15)mmol/L,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生活質量對比
兩組干預前生活質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數(shù)據(jù)為(85.09±4.17)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發(fā)生概率逐年遞增,患者可見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眼部病變等多種并發(fā)癥,嚴重危害其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臨床發(fā)現(xiàn),予以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2-3],可進一步控制病情,防止臟器進一步受損。
該文觀察組采取中西醫(yī)結合護理,通過情志護理幫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消除不良心理刺激,并通過生活指導提高其自我保護能力及意識,結合飲食、運動干預,可有效控制患者體重,保證營養(yǎng)攝入均衡、合理,進一步達到控制血壓、血糖的目的,采取中醫(yī)辨證護理[4-5],針對不同類型患者行個體化護理,予以針對性生活、飲食等綜合干預,進一步增強護理效果。
研究結果中,兩組干預前血壓、血糖水平及生活質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分別為(125.76±4.90)mmHg、(75.73±3.04)mmHg、(5.06±0.28)mmol/L、(8.42±1.15)mmol/L,生活質量為(85.09±4.17)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采取中西醫(yī)護理,效果較佳,可有效改善血糖等指標。
[參考文獻]
[1]? 王欣欣.個性化護理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干預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6):168.
[2]? 仝桂琴.人文關懷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2):171.
[3]? 梁偉艷.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23):133-134.
[4]? 顧黎敏.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社區(qū)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56):230-231.
[5]? 金鑫.51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中西醫(yī)護理體會[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9):123-124.
(收稿日期: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