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俊
摘 要:中職生是一個特殊群體,由于多種原因,他們在初中沒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給中職學校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中職學校及班主任老師只要采取正確的方式方法,探索適應本校學生特點的管理模式,班級管理工作定能上一個新臺階。
關鍵詞:中職學校 班級管理工作 措施 探索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和組織者,更是班級建設的監(jiān)督者。班主任只有做好了班級管理的工作,班級的整體能力才能提高,才能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由于大多中職生學習自信心不足,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主動性較差,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效率較低,導致班主任管理工作壓力巨大。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既有規(guī)律,又無定式。對有些教師來說不是缺乏敬業(yè)精神,而是缺少當好班主任的藝術。下面僅就中職學校班級管理工作,談一下粗淺的看法。
一、制定班規(guī),培養(yǎng)班委,形成堅強團隊
一個班級要想管理好,一定要有全班學生認可的班規(guī)和健全的班干部隊伍。每個新班級在開學之初,就應該給全班制定出詳細的班規(guī),班規(guī)包含班級管理目標和班級管理細則以及獎懲措施。這使得班級管理“有法可依”。班規(guī)的制定要發(fā)揚民主,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堅持民主的原則,形成人人平等、人人有責的良好班級環(huán)境。在“有法可依”的基礎上,還要建立起高素質的班干部隊伍。在第一個學期,班主任可以根據學生的最初表現,選擇一批愿意主動負責的同學作為班干部。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要仔細觀察學生的奉獻精神與工作能力,本著民主的原則調換班干部或者讓班干部換崗,調動起全班同學的積極性、主動性,使每一位同學都能成為班級的管理者,從而達到讓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目的。讓班干部以身作則,給班級其他的學生樹立好的榜樣,從而樹立良好的班風、學風,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
二、家校聯合,齊抓共管,形成管理網絡
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教育與管理。在學校里,班級管理僅依靠班主任還不夠,還須要取得任課老師的配合與支持。班主任要經常和任課老師交換溝通,從不同的側面全方位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思想動態(tài),平時應經常到教室里轉一轉,和任課教師齊抓共管,這對改善課堂紀律有很大的幫助。另外還要與家長經常聯系,在及時準確地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的表現的同時獲取學生非在校時間的動態(tài)信息。同時督促家長做好校外的輔導工作,使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里健康成長。
三、以身作則,無私忘我,做學生的表率
要帶好班級,不僅要加強自身的思想建設,還需要有吃苦耐勞、任勞任怨、自我犧牲的精神。要有一顆率先垂范真誠之心,有一顆關心學生的愛心,更要有一顆干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要用無私奉獻、高度負責的精神,去贏得學生信任和家長的放心。班主任要每天從早到晚對學生從起床到晚休全天管理,掌握第一手資料。對問題學生,主動找找他們談談心,或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和學習上的一些問題。做到學習上傳道授業(yè)解惑、生活上關心、支持、幫助,使班級上下齊心協力、班級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四、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獻出自己的愛心
我們中職學校的學生,往往學習基礎較差,素質參差不齊。要想讓學生成才、讓他們實現自己的理想,就必須關心、愛護他們,做他們的知心人。班級管理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恒”。管理學生不能靠體罰來強制學生,也不能以暴制暴,要做到心平氣和、對癥下藥,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多給予表揚,處理班級事務要讓學生心服口服。對班級特殊學生群體如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留守學生所表現出的問題,逐一調查他們的家庭情況,一一談話,耐心教導,幫助他們走出學習、生活的困區(qū),樹立自信、自立、自強的信念,在班級這個和諧的大家庭中愉快生活、勤奮學習。
五、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
中職生雖然存在種種問題,但是只要班主任老師真心對待學生,他們也會被感化。相信每個學生都會有一定的長處和閃光點,要善于發(fā)現他們的長處,抓住每個教育的良機,適度表揚、鼓勵,多給掌聲,少給批評,信任他們,尊重他們。對學生出現的思想問題,班主任老師一定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容易做到,對于后進的學生要做到,就比較困難。我堅信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要允許有差異。只要耐心教導,體貼后進生,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強心,讓后進生不成為掉隊的孤雁。為此,筆者每天上課前,都要表揚有進步的同學。
六、重視班級活動開展,增加學生集體榮譽感
中職學校學生基本上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期,他們的愛好廣泛,精力充沛,這種情況下,開展各種各樣的班級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生活,提高學生能力,還能在無形中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平時筆者十分注意每次班級活動的時效性,盡量使每次活動都讓學生得到一次思想洗禮,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指導以后的言行。班級活動在安排上應注意計劃性、時效性、趣味性和科學性,盡量從中職學生的特點出發(fā)。如:在快到“母親節(jié)”和“父親節(jié)”時,要求學生給父母寫封感恩信;青年節(jié)時安排以“青春”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國慶節(jié)時開展“我愛祖國”的詩歌朗誦比賽等。除了這些節(jié)日,還可以定時召開主題班會。如“我愛我班”“感恩父母”“讀書心得交流會”等。真正做到寓教于樂,讓教育無形地滲透在笑聲笑語之中。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展示學生的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特長,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同時優(yōu)化班級文化環(huán)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逐步提高和全面發(fā)展。
每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的班級是一個學習氣氛濃、班風正、集體榮譽感強的集體,讓班級在規(guī)范的軌道上成長。班主任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多措并舉,找到一種適用于自己班級的管理模式,使班級管理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