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成元
摘 要:當今社會,在新的教育環(huán)境下,教育需要智慧,更需要一種大智慧?!皭邸笔谦@得智慧的前提;“細”是獲得智慧的關鍵;“新”是獲得智慧的保證。只要全社會關注,家長重視,我們教育工作者擁有一顆愛心,抓住教育時機,注重教育藝術,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教育的春天一定會來到。
關鍵詞:智慧 愛 細 新 教育的春天
《走近陶行知——教師讀本》前言中就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不讀陶行知、不學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國做教師?”這樣的警示之語令我感到震撼。是的,在當今的社會,在新的教育環(huán)境下,教育需要智慧,更需要一種大智慧,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用陶行知的精神激勵自己,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用科學和辯證的態(tài)度看待學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學生,用“最美青少年”先進事跡感染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之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無疑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1]
一、教育是一種智慧,“愛”是獲得智慧的前提
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他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教師沒有愛就不能教育學生。
愛學生,一要尊重學生。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有思想、有心里的人。有思想,渴望尊重;有心里,渴望認同。他們有的聰明伶俐,學習優(yōu)秀;有的刻苦努力,勤奮好學;有的愛好體育,生龍活虎;有的愛好音樂,活潑開朗┄┄性格不同,愛好不同,特長不同,各有優(yōu)點,各有缺點,是具有鮮明特色的個體,因此,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個性,把尊重學生落實到具體實踐之中。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諷刺挖苦,善待學生的錯誤與缺點;尊重學生的思想,引導他們在心靈的撞擊中形成正確的思想;尊重學生的意見,看到他們的真誠;尊重他們的要求,滿足他們合理的要求。尊重理解孩子并不是掛在嘴上,寫在紙上,而應該銘記在我們的心中,體現(xiàn)在我們教育教學的每一件小事上。在日常生活中或處理突發(fā)事件時,我們絕不能因一時沖動而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釀出一些無法挽回、對孩子終生造成遺憾的問題來。
愛學生,二要寬容學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但人是不斷完善的人,學生也是這樣。 當孩子不慎犯有過失或錯誤時,內心會感到內疚、悔恨和痛苦,此時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批評和訓斥,而是理解和信任。這種理解和信任是一種感化,是對孩子痛改前非、將功補過的積極性的鼓勵和肯定?!昂<{百川, 有容乃大”。我們給學生多一些微笑,少一些嚴厲;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責怪;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批評。
寬容是一把鑰匙,我們常懷一顆寬容之心,就會打開智慧教育的大門。智慧教育需要我們學會寬容,因為寬容能給學生撐起一片自由的天空,能給學生一個無比廣闊的成長空間。
最后,愛學生不等于縱容學生,愛里有嚴,愛里才能有教育,假如我們教師看到學生的一些問題,聽之任之,假裝看不見,或采取得過且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辦法,去放縱孩子,從而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時機,難道我們做教師的不感動內疚和不安嗎?
二、教育是一種智慧,“細”是獲得智慧的關鍵
老子說:“天下之事,必作于細”。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業(yè),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因此,我們教師一定要養(yǎng)成關注細節(jié)、注重細節(jié)的好習慣。[2]
首先,對學生的學習生活觀察要細,每天要認真觀察每個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如情緒是否波動?身體有不舒服?與同學之間的交往正常?學習上有困難?消費支出正常?在學校過得快樂……一旦發(fā)現(xiàn)某個孩子在某一方面出現(xiàn)了問題,就要及時干預,把問題化解在萌芽階段,真正把學生的健康成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這就要求我們教育者,除了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外,還要拿出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融入到他們中去,和他們成為朋友。這樣才能準確把握各方面的情況,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其次,做學生工作時要細,例如:組織學生進行衛(wèi)生打掃時,假如我們教師坐在辦公室里遙控指揮,聽聽學生的匯報,然后走馬觀花地檢查一下,最后大概地小結一番,大掃除的任務也算完成了;但是如果我們教師身先士卒,帶領同學們一起勞動,并且注意指導方法,嚴格檢查,在勞動結束后,認真點評本次勞動中學生的表現(xiàn),表揚先進,鞭策落后。我想,同樣的主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其產生的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最后,對學困生的幫扶要更細,一些學困生在品行上不符合常規(guī)價值規(guī)范,往往“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教育者要用心與他們進行交流,在細節(jié)處關心他們。如我班有個叫吳天的同學,在高一時由于他上網吧玩游戲,學習退步較大,作業(yè)時常不能完成,只好抄襲其他同學的作業(yè)。我仔細分析,抓住他的性格特點和自身優(yōu)勢——他仍然“想好”,具有自尊和上進心,于是,我對他進行鼓勵、勸說,允許他減少作業(yè)量,讓他選擇最基礎的作業(yè)做起,從此以后,他再也沒有抄襲過作業(yè)。在座位安排上,我特意把一些學習成績好,肯幫助同學的優(yōu)秀生安排在他的周圍,請這些同學共同幫助他;另外,我還請其他任課老師課堂上多提問,課后多輔導,吳天的學習漸漸有了起色,也有了信心,我們不失時機地鼓勵他,趕超其他同學,高三畢業(yè)時,他考取了夢寐以求的江蘇大學。
總之,我認為教師應具有高度的責任心、使命感,在細節(jié)處多關心學困生,運用科學的方法,把工作落實到實處、細處。只有這樣,運用教育智慧,才能更好地轉化學困生,有聲有色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三、教育是一種智慧,“新”是獲得智慧的保證
我們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積極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教育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在這一方面,我做了一些探索:
第一步我在班級宣布,選舉誠信之星、紀律之星、學習之星、進步之星、勤奮之星和模范班干各一名,并且確立選舉的時間、規(guī)則等要求,讓每一個同學都做好充分的準備;第二步到了預定的時間,大約兩個星期,班級先進行海選,選舉誠信之星、紀律之星、學習之星、進步之星、勤奮之星和模范班干各三名,然后讓他們準備材料,在班級進行演講,由同學們根據(jù)他們平時表現(xiàn)和演講情況,投票確定,第三步進行表彰,發(fā)放獎品和榮譽證書,并把當選的同學照片公布在班級的榮譽欄中,在班級上形成了一種你追我趕、人人爭先的良好氛圍,弘揚了正能量。
從班級內部尋找德育模范,從學生身邊發(fā)現(xiàn)德育素材,既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又能夠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讓學生感知到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感知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我們并不遙遠,努力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教育實踐中,我還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把競爭機制引進到教育教學中,先把班級的同學們分成若干個小組,首先,小組內成員之間展開競爭,由每個學生在組內自選對象、自主參與競爭;其次,小組之間展開競爭,結合班級日常行為要求,針對每個學生在作業(yè)、發(fā)言、紀律、衛(wèi)生等方面的表現(xiàn),一周公布綜合評價,小組內的優(yōu)勝者和優(yōu)勝小組,我們都要加以表揚和獎勵。
由于這種競爭活動使每個學生更直接體會到自主性,并能在短短一周后確知自己的進步與否,所以在班級形成了人人都參與競爭,人人都不甘落后的良好的競爭氛圍,特別是對一些后進生,在小組其他同學的影響下,從被動接受教育,到主動要求上進,很受他們的歡迎,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總而言之,社會日新月異,我們的教育對象在變化,因此,我們的教育教學方法也要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變化,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實踐中不斷去探討、去摸索。
教育是一種智慧,因為我們知道,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在人才,人才的希望在教育,而教育的希望在于我們,只要全社會關注,家長重視,我們教育者擁有一顆愛心,注重教育藝術,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抓住教育時機,區(qū)別對待不同的孩子,我堅信,教育的春天一定會來到。
參考文獻
[1]周德藩.走近陶行知——教師讀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
[2]林格.教育是一種大智慧.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