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
“及格萬歲”這個詞,非常適用于哈佛的學生,在這里根本不用考慮自律這一回事,只要把它的標準全部完成,不被開除,順利畢業(yè),就算萬幸。當然,你得先知道它的標準是什么。
新學期伊始,對于大一新生來說,正是滿心憧憬,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時刻,一則消息,卻讓赴美留學的新生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兒。
哈佛校園媒體《哈佛深紅報》(The Harvard Crimson)近日刊登了一則消息,哈佛大學管理委員會公布,2018—2019年度,哈佛本科生院共計勸退50名學生。
哈佛勸退學生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但是高達50人的數(shù)量還是非常少見的,在歷史上僅次于2014—2015年度勸退59人的記錄。對比哈佛低到離譜的錄取率,這樣的勸退率,給升入世界頂級名校的孩子帶來幾多壓 力。
選擇國外大學,步入名校不一定就代表能順利畢業(yè),名校有著更加嚴苛的學術和行為要求。
打開網(wǎng)絡檢索界面,關于哈佛大學,呈現(xiàn)眼前的多是其申請條件,很多人把考入哈佛當作自己的人生理想,殊不知,如何從哈佛畢業(yè)才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更大標準。
早在幾年前,鳳凰衛(wèi)視拍攝了一系列紀錄片《常青藤零距離》,真實跟蹤記錄考入美國名校的中國學生,他們所面臨的壓力和挑 戰(zhàn)。
在以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為代表的八所常青藤盟校中,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來到這里,就像來到一個危機四伏的雨林,你要準備好應對禽獸般的教授、野獸般的同學,以及巨獸般的壓力。”
紀錄片中,從小就是尖子生的復旦小才女沈黎英,將自己在哈佛讀博的日子總結為三件事—“生活就是讀書、睡覺和哭?!?/p>
此次被開除的50名學生中,有10人是因為存在“社會行為”問題而遭勸退,包括濫用藥物、酒精及性行為不端等,這些對于名校出身的中國學生來說,發(fā)生的概率并不高。占大比重的40人,是由于學業(yè)表現(xiàn)沒有達到要求才被開除。
不得不說,中國學生是很難達到哈佛的學業(yè)表現(xiàn)要求的。不光是哈佛,美國的常青藤大學的學業(yè)要求,對于所有學生來說,都是要“扒一層皮”的,尤其是教育背景大不相同的中國學生。
除了這50個學生以外,管理委員會還因為紀律原因將30名學生留校察看,另有123人因為學術原因被留校察看。
你還有一次機會
那么,哈佛大學本科管理委員會是如何設定的學術不端和行為不端的標準的呢?
哈佛大學本科管理委員會是由學校管理層和教師團隊組成,并由哈佛學院院長Rakesh Khurana管理的專門對哈佛學生進行評分的機構。當本科在讀生學術成績連續(xù)兩個學期不合格或出現(xiàn)嚴重違紀行為時,該委員會就有權對學生進行暫時性勸退或永久開除處理。當然,學校也并不是對所有行為不端的學生都進行勸退。一般來說,如果只是違反了紀律,那學校會對學生進行勸誡或者記一個“house warning”。對于公開開除學生數(shù)據(jù)一事,哈佛工作人員表示,提供開除學生的原因等數(shù)據(jù),是為了起到警示作用,讓其他學生引以為戒。
勸退原因一:社交行為不檢。
本次50人中,因為社交行為不檢被勸退的有10人,內容主要涉及到濫用毒品、酒精犯罪以及性行為不端等,而這方面原因每年都會出現(xiàn)。也許看起來這數(shù)字相比總體勸退人數(shù),原因并不占主流,但以哈佛大學向來的處事作風,對于學生的違紀行為會做記錄,但是并不會直接通報,通常都會選擇情節(jié)較輕的事件“訓誡”學生。
勸退原因二:學術不達標。
另外40人被勸退的原因則是沒有達到學術要求。哈佛的學生沒有達到學術要求,這聽起來挺讓人難以理解的,但仔細一看細則就明白了。哈佛規(guī)定:學生如果要出國學習,請假或者補考等,都要事先申請委員會的批準。
在2018—2019學年中,委員會處理了1690份請愿書,并批準了其中1574份,其中涵蓋146份出國留學申請和220份請假申請,是自2013—2014學年度以來的最低批準量。這看起來似乎有點過于嚴苛了,并且也導致在過去的一年里,該學院的休假程序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除了上述的50名被勸退的學生外,還有153名學生被留校察看,這一數(shù)字與前幾年的情況大致相同。需要注意的是,管理委員會經(jīng)常要求學生在嚴重行為不端或連續(xù)兩個學期成績不理想后退學。第一次退學通常是暫時的,而第二次退學通常是最后一 次。
1.言論
都說美國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國家,但是美國對某些方面的言論控制得非常嚴格。首先是有關暴力和死亡威脅的言論,其次是對某人群的歧視言論。例如對某種膚色的人群、對某些宗教等使用了貶低性的詞匯一定會受到懲處,因為這屬于嚴重的“政治不正確”。美國如今對于社交媒體信息的審查十分嚴格,留學生稍有不慎,就可能使自己的簽證審查時限延長,被拒簽甚至遣返。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在申請美簽及入境之前,最好先自行檢查一下有沒有在社交平臺發(fā)出過不當信息,主要包含這幾 類:
避免各種敏感詞匯。這兩年全球恐怖襲擊不斷,美國對于這方面也管控的很嚴,有關于種族主義、爆炸、炸藥、槍械之類的詞語是絕對不能出現(xiàn)的。
非法工作、非法移民等話題。代購、兼職、美國買房、假結婚、掛靠、辦身份這些有非法移民傾向的詞匯也是“高危領域”,非常容易引起海關工作人員的警惕。
出格的表情包、小視頻。年輕人的手機里大多會存一些表情包,但在入境美國的時候,過于出格的表情包還是刪除為妙,畢竟美國海關很可能get不到你的“幽默”,反而為自己招來麻煩,此外,涉黃、暴力的小視頻也是絕不能出現(xiàn)的。
抱怨學習、社會等“負能量”信息。很多留學生在Final期間會吐槽一下自己的學習生活,發(fā)泄情緒,但在美國簽證審查收緊的大環(huán)境下,容易讓海關認為你并非專心學習,只是為了拿身份的聊天記錄最好刪除。
總而言之,面對美國簽證審查的政策,大家都需要管理好自己的社交平臺,盡量不要發(fā)表有可能引起歧義的信息,避免因為言論不當,錯失赴美留學的機會。
2.飲酒
美國法律規(guī)定,飲酒的最低年齡是21歲。至少在有些州,所有購酒者必須出示有出生日期的證件,即使是60歲以上的老人也要象征性地掏出證件給售貨員看。在有些州,即便你沒有喝酒,但如果發(fā)現(xiàn)你的宿舍有酒(酒是你擁有的),同樣屬于違法行為。有些州甚至還禁止在有21歲以下的人可能存在的公共場合飲酒,否則就是違法。
更重要的是,過了21歲的朋友千萬不要給沒到21歲的人提供含酒精飲料。比如,你給自己或朋友辦生日聚會,其中一部分參加者不到21歲,而你提供了啤酒,這樣就比21歲以下的人飲酒性質更為嚴重,屬于犯罪行為,會受到更重的處罰。
3.學術誠信
幾乎所有的美國大學對學術不誠信都是零容忍的態(tài)度。這里的學術不誠信主要指作弊、抄襲、替他人完成作業(yè)等。說起考試作弊,相信每一位留學生都不會陌生,絕大部分留學生都知道,考試中偷看他人試卷、夾帶小抄、使用未經(jīng)允許的用品例如手機等都算是考試作弊。但還有一些考試中的其他行為也同樣屬于考試作弊。這些行為包括互相借用考試用品、用手機看時間、沒有坐在規(guī)定的考試座位上等。
另外,對于學習文科以及商科的學生來說,論文寫作已經(jīng)是家常便飯,期末考試中大部分形式都是以完成論文為主。每年也有不少學生因為寫論文而頭痛,因此尋找他人代寫。但是,隨著國外大學對論文代寫查得越來越嚴,每年都有學生因此被大學處罰。除了不能夠尋找他人代替自己寫論文之外,將自己的原創(chuàng)論文借與他人同樣也屬于學術不誠信行為。
除了期末考試的論文之外,自己已經(jīng)完成的作業(yè)、教授的筆記,甚至是一些復習材料都需要保管好,在未得到教授允許的情況下,不能將這些資料借與他人,否則也會違反學校的相關規(guī)定。
1 證件帶齊全,切勿弄虛作假
在邁出國門之前,最需要嚴謹檢查的是入境和入學必備的證件和銀行卡等。主要包括:身份證、錄取通知書、護照、簽證、健康證、考試成績單(托福、SAT、GRE、GMAT、國內院校)、畢業(yè)證等,這些證件是海關檢查的。注意不要提供虛假材料,虛假材料是未來隱患的開始,有可能暫時蒙混過關,但是在畢業(yè)后、找工作時,都會被輕而易舉的發(fā)現(xiàn)。
2 拒絕消費誘惑多
網(wǎng)上有很多留學生在國外盲目消費的真實事件,有一則報道稱一名中國留學生為了搶買名牌產(chǎn)品,將信用卡交給精品店員,說只要一來新品,授權他馬上刷卡,先搶再說。這名女留學生稱,她在美國留學一年,開銷就要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0多萬元?!读魧W》提醒大家:要學會向高消費說不,不要總被國外的物質生活所迷惑,同時要學會理財,在日常支出中精打細算。正確辦理銀行卡,是有效控制消費的途徑之一。
3 勤工儉學有規(guī)矩
普通家庭的留學生,面對高昂的生活和學習費用,不得不依靠半工半讀的方式支付各項支出,勤工儉學的同時還能積累工作經(jīng)驗。
不同國家打工的情形略有不同,留學生在打工前須首要做的,就是要對自己所在留學目的國一些相關打工法律事項有所了解。在美國,只要拿自費留學生簽證,就可以每周工作20個小時,在假期時則可達40小時。學校內有許多職位供留學生選擇,但是如果你想到校外打工,則必須向美國移民部提交申請。由于有種種便利,不少留學生都在校園打工。
英國則制定了針對留學生的較完善的打工政策。16歲以上18歲以下的學生每周打工時間不得超過10小時,18歲以上不超過20小時,寒暑假無限制。留學生在英國打工期間還可享受除藥費外的醫(yī)療全額保險。
4 加強防范意識
留學生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自然成為2019年新生入學的一項重要議題。就全世界范圍來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社會較為穩(wěn)定;英國外來人口比例偏低,治安環(huán)境也較好;美國對槍支管制較松??傮w而言,大學校園內比校園外、小城市比大型城市、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比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人員成分單純的地區(qū)比人員成分復雜的地區(qū),相對安全。
5 留學不是死讀書
很多中國留學生總待在自己的房間,從不社交(除了他們自己的聚會),甚至不向舍友介紹自己。報告顯示,有1/4就讀于常春藤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提前輟學。而有許多從常春藤大學畢業(yè)后返回中國,他們中有1/3被認為社交能力不足。中國留學生在海外喜歡“抱團”。來自同一國家的留學生比例越大,融合程度就越低。這種現(xiàn)象在高密度中國留學生群體中尤為明顯。
中國學生想更好地融入留學國家的社交圈子,一方面可以與本土學生共同學習,這樣不僅能更加了解國外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習慣,對于英語交談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多參與本土文化的活動,在校園里參與一些本土學生較為喜歡的社團,與他們一起參與體育運動,參與學生聚會和派對。
6 避免溝通障礙惹麻煩
很多中國留學生很難應付學術英語,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難以避免口音、習慣、禁忌等方面的障礙,因此,在除了完成規(guī)定的語言測試之外,出國前可以參加國外學校短期課程或參加純英語的培訓。在文化理解準備上,學生可以通過美劇、國外新聞、國外文化介紹書籍等逐步掌握中外文化的差異,為文化溝通做好基礎準備。
據(jù)報道:2013年12月15日,美國某大學數(shù)學系陳姓交換生因廢寢忘食地學習,直到凌晨3點還在圖書館里。隨后,管理員讓其離開,晚些再回圖書館學習。正當他再次回到圖書館時,碰見校警。校警說陳擅自闖入,要求陳出示學生證,但陳拒絕,繼而發(fā)生襲警案件。此案的發(fā)生不僅因為該生不理解中美文化、制度的差異,沒有意識到在美國反抗警察的法律后果,學生本身的語言障礙也是重要原因。
7 學校的郵件和附件認真看
一定要定時查看自己的學校郵箱,學校里很多通知,包括老師的作業(yè)要求等都是通過郵件傳達,老師不會再每個人當面問一遍是不是收到通知了,不要懷疑老師郵件的真實性,沒看郵件也不是理由。
8 租房需謹慎
租房是許多留學生在外必經(jīng)的事情,需要大家高度重視,有許多留學生吐槽他們在租房市場上任人宰割的悲慘經(jīng)歷,突顯出兩難的困境。一般來說,國外留學解決住宿主要依靠三種方式:校內宿舍、寄宿家庭和校外租房,不同的方式各有利弊,校內宿舍費用昂貴但較為安全,寄宿家庭可以更好的融入當?shù)厣詈臀幕?,而校外租房則費用低廉,更具靈活性。對于新入學的大學生,建議第一年選擇學校宿舍居住,既方便又有助于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9 學會未雨綢繆
在異國他鄉(xiāng)生病意外是不可避免的,保險是大多數(shù)留學生的基本需求之一,不同的國家醫(yī)療保障各不相同,有些國家的留學學費就涵蓋保險,不需要重復購買,比如澳大利亞、新西蘭。此外,一些國家在辦理簽證時就要求出國人士必須先買好規(guī)定保額的保險,在簽證前就要把保險買好。
據(jù)報道:2019年2月,美國西雅圖綠河社區(qū)大學的5名中國留學生駕車發(fā)生車禍,造成1死4傷。5名學生均在校外租房居住,事發(fā)當晚結伴自駕出行,車子在行駛時失去控制,撞上了防護桿。《留學》建議,很多中國留學生近年車禍賠償時出現(xiàn)的最大問題,就是通常都是只是買責任險,一旦發(fā)生車禍事故,賠償無法惠及自己。中國留學生在美留學,不少都是新駕駛員,加上對美國路況不熟,汽車保險最好購買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