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業(yè)錦
摘要:電視文藝晚會是電視媒體上一種常見的節(jié)目樣式,晚會時間雖短卻因其思想性、娛樂性廣為觀眾喜愛。一臺晚會的成功與周密細致的晚會策劃密切相關,下文中筆者將從主題、節(jié)目內容、節(jié)目串聯、視聽效果等幾個重要元素來進行電視文藝晚會的策劃研究。
關鍵詞:文藝晚會;主題;策劃研究
一、電視文藝晚會的內涵
電視文藝晚會是以電視媒體作為平臺,通過將電視臺提前錄制或者直播形式展示的一種晚會藝術樣式。電視作為公共媒體,電視文藝晚會也在一定程度上作為一定時期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是一種反映當下的即時精神盛宴,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社會性等特點。同時它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樣式,在統籌策劃、創(chuàng)作方面同樣有規(guī)律可循。作為一名文藝活動的策劃編導人員,了解如何從晚會策劃的幾個重要元素來把握電視文藝晚會的策劃至關重要。
二、晚會的主題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藝活動作為一種精神活動,是一定歷史時期社會政治的反映。電視文藝晚會策劃者除了要擁有過硬的專業(yè)素質外,同樣要具備敏銳的政策敏感性,及時關注近期社會發(fā)生的熱點與重點,從而使得文藝活動的策劃能夠緊密呼應時代,既能展現出文藝工作者精神風貌、給觀眾精神上愉悅的同時,也能準確的表達國家政治上的主張與呼吁。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立足于亞洲各國文明互鑒互賞,美美與共,這就在根本上定義了亞洲文明嘉年華晚會一定是亞洲各國燦爛文明的對話與碰撞,展現不同文明多樣性,促進亞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取長補短、相互進步。明確的主題必定使得晚會的策劃與定位更加清晰,怎樣通過有規(guī)律的組織與框架,來選擇或設計節(jié)目,從而將亞洲各國精彩的文明展現給廣大觀眾,成了接下來策劃的重點和難點,晚會的主題確定后,就需要根據主題來組織相應的節(jié)目內容,并用恰當的藝術形式將其表現出來。
在節(jié)目內容上,策劃人員需要動腦筋去選擇哪些優(yōu)秀的文化元素來組織節(jié)目?以及用什么樣的藝術形式更適合在晚會中呈現出來?例如,在節(jié)目《鼓舞飛揚 百舸競渡》中,表演者分別來自日本太鼓團“彩”、韓國尹美羅舞蹈團、山西崇道源鼓樂藝術團、中國地質大學以及河南少林塔溝武校,節(jié)目以鼓做文章,舞美的布置是隨著鼓聲節(jié)奏起伏前進的船舸,編導巧妙地將三個鼓團不同特點分別表現出來,同時又對三者進行融合,配上舞臺上競渡的船舸,三個鼓團的結合既給人一種奇妙的鼓樂享受,也寓意著中日韓文化能夠像百船競渡一樣相互促進、相互交融,節(jié)目很鮮明的呼應了主題。
在表現形式上,最能體現晚會主題的就是舞美的設計,晚會中汲取“花”的靈感,采用了“花開亞細亞”為舞臺總視覺,盛開環(huán)抱四周的舞臺設計,也體現了中華文明大氣包容、歡迎亞洲各文明的美好愿景,此外舞臺前方由人員組織而成的燈光矩陣“亞洲你好”也可鮮明映照主題。
三、晚會的節(jié)目
毫無疑問,節(jié)目內容要根據晚會主題來組織,本臺晚會是對亞洲各國文明的一次展覽與傳播,這就使得策劃人員更為清晰地把視線盯在怎樣把亞洲各國優(yōu)秀的藝術形式更好地展現出來,由于晚會場地規(guī)模巨大,以及考慮到亞洲各國文化的差異,此次晚會節(jié)目的編排主要是更容易引起共鳴的歌舞節(jié)目,所以基于晚會的主題和特點,編導在策劃時就需要思考怎樣去策劃一臺能讓亞洲各國觀眾歡迎的歌舞晚會。
(一)晚會對亞洲各國文化元素的拾取
春晚的主題是喜慶、團結,歌舞節(jié)目也大多圍繞著各民族團結、友愛來進行編排,本臺晚會主題是亞洲文化的共賞與交融,編導需要思考怎樣把不同國家各具特色的文明展現出來,同時又需將這些不同文明有機結合起來。例如,在舞蹈節(jié)目《火之激情》的編排中,編導將亞洲各國各具特色的舞蹈進行集中串燒式編排,印尼的《沙曼舞》、亞美尼亞民族舞、黎巴嫩法赫德舞蹈團表演的《達巴克》以及其他國家各具特色的舞蹈串聯起來,通過這樣一個舞蹈節(jié)目,能讓觀眾迅速領略到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火之激情。
歌曲節(jié)目中主要采用亞洲知名的歌手合唱以及在亞洲各國廣為流傳的名曲,歌曲《風與花的邊界》由林俊杰(新加坡)、張杰(中國)、鄭智薰(韓國)、杜氏清花(越南)、埃登.霍藍(以色列)等不同國家的歌手共同演繹,采用各國人民熟悉的歌手,最大程度地吸引各國觀眾。除此之外,也有來自意大利的安德烈.波切利演唱的《今夜無人入睡》等這樣的世界名曲。
由于晚會時間有限,不可能將亞洲各國優(yōu)秀的文化一一展示,只能通過編導的智慧,將各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用最適合晚會呈現的藝術形式展現給觀眾。
(二)中華文化元素的拾取
亞洲文化嘉年華必然少不了中華文明的深度參與,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包羅萬象,選取哪些文化元素來進行創(chuàng)作是策劃人員需要動腦筋的。
我們看到的是策劃人員選取了京劇、絲路舞蹈、武術等這些最具中國風的文化元素打散、糅合進各個節(jié)目里。在節(jié)目《墨之韻》中,竹林、水墨山水、孤舟、紅帆、習武的表演者以及水墨風的大屏效果,配上古箏曲來進行創(chuàng)作,這些典型的中國文化意象通過這樣的表演形式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在這樣一臺晚會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必不可少《盛世梨園》也承擔著傳承、傳播戲曲文化的重任,此外,手姿舞蹈《絲路綻放》借以這樣一種舞蹈形式,寓意亞洲各國增強經濟、文化往來,重振中華絲綢之路經濟帶,節(jié)目不僅精美,也有很大的現實意義與政治寓意。
四、主持人與節(jié)目板塊之間的串聯
(一)主持人的串聯
主持人擔任著串聯晚會節(jié)目的重任。一臺晚會主持人的選擇同樣要考慮到主持人的氣質、主持風格、主持經驗是否與晚會主題契合,適合的主持人在適合的晚會一定是落落大方、自然得體。
亞洲文化嘉年華晚會主持人分別是央視主持人任魯豫、朱迅、李思思和季小軍,任魯豫、朱迅、李思思均來自央視春晚舞臺,主持經驗豐富,控場能力強大,季小軍主持過央視秋晚等多場文藝晚會,也曾在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擔任英語解說工作,足以擔任這次的雙語主持重任。這些優(yōu)秀的主持人不僅業(yè)務能力優(yōu)秀,且自身就帶有巨大的流量,無形中也為晚會宣傳增加了熱度。
然而主持人的串聯作用有利有弊,過于依靠主持人來串聯節(jié)目會拖慢晚會的節(jié)奏,在《1998年央視春晚》中,策劃人員就著力減少了主持人的出場次數,竭力通過設置科學合理的節(jié)目框架,恰當的節(jié)目編排來實現節(jié)目的自然過渡,這個時候主持人只在重大節(jié)目板塊轉換期間或者節(jié)目過渡困難的時候出現,減少了主持人的干預,整臺晚會節(jié)奏輕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亞洲文化嘉年華晚會中,四位主持人串聯節(jié)目的戲份兒并不多,晚會時間緊湊、節(jié)目與節(jié)目之間有很強的內在關聯性,依靠上下節(jié)目邏輯連貫進行串場,使得整臺晚會的節(jié)奏很明快。
(二)節(jié)目版塊之間的串聯
一臺晚會是由相對獨立的各個節(jié)目組成的,分散的各個節(jié)目除了將其編入各個節(jié)目框架之中,事實上很多節(jié)目的串聯與銜接需要主持人來過渡。在以往的一些電視晚會中,主持人的分量很重,通常承擔了串聯節(jié)目的絕大部分任務,常常通過大段的串聯詞來鋪墊承上啟下,引出下面的節(jié)目內容,這樣的串場方式過于倚重主持人的“發(fā)揮”,長久以來,觀眾會對此產生審美疲勞,而過于依賴主持人來把控晚會進程,不僅會造成觀眾冷場,打哈欠,也必然也會拖沓整臺晚會的節(jié)奏,這對于時間不長的晚會是致命的,怎樣把節(jié)目之間的過渡做到自然平滑,消除主持人過度介入的痕跡,使節(jié)目銜接地更加自然流暢,就需要策劃人員費心思把整臺晚會節(jié)目有機編排,組成大的板塊,依靠板塊之間的邏輯關聯來實現節(jié)目串聯與過渡。
本臺晚會的第一個板塊更像是一場亞洲各國文化的速覽,開場采用類似奧運會入場式形式來介紹各國參演的文化代表團,此后開場大合唱《我們的亞細亞》正式拉開帷幕,在朗朗地鋼琴演奏、湯沐海的指揮下,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各國隊伍開始入場,在交響互動大合唱后,來自不同國家的舞蹈團組成的舞蹈節(jié)目輪番上陣,起到了熱場的作用。
第二個板塊更多的是對中華文明的展覽,打擊樂《鼓舞飛揚 百舸競渡》是對中日韓鼓文化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手姿舞蹈《絲路綻放》、大型京劇表演《盛世梨園》、中華武術《墨之韻》、這些節(jié)目集中展示了中華文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濃郁的文化特色,也展示了亞洲文化的多姿多彩。
第三個板塊則宣告晚會由高潮走向收官,大合唱《友誼地久天長》、歌舞節(jié)目《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歌曲《光耀亞洲》讓觀眾回味無窮。
亞洲文化嘉年華晚會時間不長,節(jié)目眾多,整臺晚會節(jié)目的編排必須要科學緊湊,除去必要的雙語主持人來進行節(jié)目過渡后,其余的節(jié)目的串聯是由同類型節(jié)目上下過渡,這些節(jié)目形成矩陣,迅速進入狀態(tài),達到晚會的高潮。
五、舞美、燈光等視覺效果的設計
電視文藝晚會傳播的主要媒介是電視,電視最重要的特性是視聽一體。電視之所長在于它創(chuàng)造的屏幕效果。舞臺的布置、燈光舞美設計搭配,演員的服裝搭配等是視覺效果的核心。尤其是在這樣一臺人數眾多,規(guī)模巨大又以非語言為主要表達的藝術晚會中,歌曲、歌伴舞、大型舞蹈能夠有更好的時空展現,這對節(jié)目的視聽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晚會舞美設計得極為考究,以“花開亞細亞”作為舞臺主視覺,盛開的鮮花寓意旺盛的亞洲文明,畫面精致又有很好的寓意,晚會大量使用了LED主屏、地屏、側屏,這些立體全方位的環(huán)抱感給晚會的視聽感受帶來了巨大的提升。
在武術節(jié)目《墨之韻》中,正是精致的舞美才使得武術、紅帆、青竹、人群、孤舟能夠完美地融入LED大屏營造的水墨山水之中,整個節(jié)目像是一副精美的中國山水畫,如果沒有這些設計,很難給觀眾這樣的視聽感受。
舞臺上方懸浮的點矩陣立體視頻成像系統也給舞臺效果增色不少,在舞蹈節(jié)目《吉祥吉祥》中,導播多次給到特寫鏡頭,身著綠衣的舞蹈演員與地面大屏顏色融為一體,舞臺上方流光溢彩,視覺效果震撼人心。
這些優(yōu)質的畫面得益于越來越先進的技術,大屏、煙花、彩幕、燈光以及先進的成像系統使得晚會畫面越來越精美。
六、結語
電視文藝晚會作為一種集思想性、藝術性、主題性、教育性的藝術形式,有著受眾面廣、影響力大的特點。作為文藝策劃人員,在拿到一臺晚會時,還是要從主題、節(jié)目內容、節(jié)目串聯以及視聽體驗幾方面著重下功夫,大局觀上堅持主旋律,藝術性上追求真、善、美的有機結合,給觀眾精神愉悅的同時,也讓晚會做得更加有思想性和教育性。
參考文獻:
[1]游潔.電視媒體策劃新論[M].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9.
[2]游潔.大型電視綜藝晚會編導的創(chuàng)作特性──從《98春節(jié)
晚會》說起[J].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1998(03):
83-86.
[3]張賀.電視文藝晚會策劃的要素分析[J].才智,2015(31):273.
[4]王紫萱.大型電視文藝晚會的策劃統籌研究[J].大眾文
藝,2018(04):179-180.
[5]董錦茹.董錦茹.電視文藝晚會策劃新、奇、特的探討[J].大
眾文藝,2013(15):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