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艷
【摘要】 目的 觀察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 按照入院次序的單雙號分為對照組(單號)和觀察組(雙號), 每組35例。對照組僅實施常規(guī)治療措施,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jié)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4.29%(33/35)、71.43%(25/35),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使用常規(guī)治療措施加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方式進行治療, 對于提升臨床治療療效, 緩解患者臨床不適癥狀, 促進患者恢復及預后效果顯著, 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 無創(chuàng)呼吸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常規(guī)治療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4.0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常見的肺部疾病, 是由于出現(xiàn)不可逆的氣流受限引起的, 隨著近年來人們不良生活習慣以及環(huán)境因素等變化, 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增加的趨勢, 若未能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進行治療, 會導致患者病情呈現(xiàn)進行性加重, 影響肺功能[1]。臨床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主要治療措施是藥物治療, 但單純藥物治療起效緩慢, 且長期使用患者容易出現(xiàn)耐藥性以及不良反應, 影響治療療效[2]。本次研究旨在觀察無創(chuàng)呼吸機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臨床治療療效?,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 將患者按照入院次序的單雙號分為對照組(單號)和觀察組(雙號), 每組35例。觀察組患者中男18例, 女17例;年齡最大86歲,
最小54歲, 平均年齡(69.31±5.57)歲;病程最長18年, 最短3年, 平均病程(11.02±2.68)年。對照組患者中男20例, 女15例;年齡最大85歲, 最小56歲, 平均年齡(69.31±
5.23)歲;病程最長17年, 最短2年, 平均病程(11.02±3.01)年。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征得患者、患者家屬與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所選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診斷標準;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80 mm Hg
(1 mm Hg=0.133 kPa), 動脈血氧分壓(PaO2)≤40 mm Hg;心率(HR)>110次/min, 酸堿度值(pH值)≤7.2[3, 4]。
1. 2. 2 排除標準 合并出現(xiàn)其他肺部疾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異常的患者;實施研究前因被診斷出惡性疾病, 無法進行本次研究的患者;存在精神異?;蛘咭庾R障礙無法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5]。
1. 3 方法
1. 3. 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式進行治療, 具體措施如下:對患者實施止咳、平喘、消炎等常規(guī)治療措施, 根據(jù)患者病情實施持續(xù)低流量吸氧的治療措施。治療1周。
1. 3. 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無創(chuàng)呼吸機(飛利浦偉康V60)進行治療, 采用帶 C-Flex的持續(xù)氣道正壓(CPAP)治療措施, 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將氣壓設置為10~15 cm H2O
(1 cm H2O=0.098 kPa), 呼氣壓控制為4.0~8.0 cm H2O, 并隨時對參數(shù)進行調(diào)整, 將患者氧流量控制在2.5~6.5 L/min, 確?;颊哐躏柡投染S持在正常范圍內(nèi), 密切觀察基本生命體征變化情況。治療1周。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經(jīng)過治療后, 患者臨床體征恢復正常, 呼吸困難、喘憋等臨床不適癥狀基本消失, 肺部干濕啰音均消失, 動脈血氣分析較入院時明顯改善;有效:經(jīng)過治療后, 患者臨床不適癥狀較入院時得到明顯好轉(zhuǎn), 呼吸困難、喘憋等臨床不適癥狀出現(xiàn)明顯減輕, 但仍有不適臨床癥狀存在, 聽診示肺部可聞及干濕性啰音, 但較入院時出現(xiàn)明顯減輕;無效:經(jīng)過治療后, 患者喘憋、咳嗽等癥狀未見明顯好轉(zhuǎn), 或者病情明顯惡化??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4.29%
(33/35)、71.43%(25/35),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為臨床常見肺部疾病, 發(fā)病率高且病死率較高, 多見于中老年患者, 由于我國老齡化情況的嚴峻性以及人們不良生活習慣形成等因素影響, 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遞增的趨勢, 因此臨床上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療越來越重視。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規(guī)治療措施是進行止咳、平喘、消炎等, 為防止患者出現(xiàn)口唇發(fā)紺以及喘憋情況的加重, 可以實施持續(xù)低流量吸氧措施, 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為一種慢性病程, 需要長期堅持治療, 長時間使用以上藥物治療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耐藥性以及藥物不良反應, 影響治療效果[6-8]。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時, 對患者通氣功能進行改善, 防止患者出現(xiàn)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的情況, 且實施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避免進行機械通氣過程中對患者造成的危害, 降低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使用鼻罩、口鼻面罩以及全面罩的方式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進行輔助通氣, 改善患者通氣功能, 促進患者病情的預后及恢復, 減輕患者呼吸肌疲勞的情況。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4.29%(33/35)、71.43%(25/35),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明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實施常規(guī)治療措施的基礎上, 增加實施無創(chuàng)呼吸機進行治療, 可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改善患者相關臨床指征, 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
綜上所述, 使用常規(guī)治療措施的基礎上增加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進行治療, 有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恢復及預后,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佳玉, 折哲, 陸俊駿, 等. 清肺顆粒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痰熱郁肺證的臨床觀察. 河北中醫(yī), 2018, 40(10):20-24.
[2] 姚奇, 譚子娟, 陳昌. 布地奈德聯(lián)合氨溴索霧化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的療效及對患者肺功能和C反應蛋白水平的影響. 當代醫(yī)學, 2018, 24(27):78-81.
[3] 祝國強, 熊國江. 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聯(lián)合布地奈德液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肺炎的臨床觀察. 現(xiàn)代醫(yī)院, 2018, 18(10):113-114, 118.
[4] 湯煒煒, 楊海霞, 王生偉, 等. 清金化痰活血方治療痰熱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評價. 臨床與病理雜志, 2018, 38(10):100-105.
[5] 曾清, 鄭德清, 方麗華, 等. BiPAP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觀察. 臨床肺科雜志, 2012, 17(3):427-428.
[6] 林濤, 鄧治平, 楊瑩. 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治療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臨床價值. 四川醫(yī)學, 2013(2):248-250.
[7] 萬成福, 白炳秀, 萬方. 雙水平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臨床觀察.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09, 13(23):37-38.
[8] 蘭樺. BIPAP 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 AECOPD并發(fā)Ⅱ型呼吸衰竭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河北醫(yī)學, 2015(5):83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