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江南中學 陸曉冬
在掌握整式運算與因式分解的基礎上,我們又學習了分式,對代數(shù)式有了更深的認識與理解.初中數(shù)學中的“數(shù)與式”包括5部分:有理數(shù)、實數(shù)、整式、分式和二次根式,分式是其中的一部分.后繼學習用到分式的不多,只有反比例函數(shù)中有少許應用.中考中分式是必考內容,尤其是分式的化簡求值常作為解答題出現(xiàn).
基礎知識即學習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知識,它簡單實用、容易記住,也是最重要的知識,“萬丈高樓從地起”,只有把基礎知識打牢,才能更好地擴展和運用.當然,初中數(shù)學的基礎知識,在教材中都用加粗的黑體字寫出.它包括一些基本概念和運算法則.本次在回顧時,把其中關鍵詞空出來,希望學生在填空的同時引起注意.
(1)一般地,如果A、B表示兩個整式,并且B中含有______,那么式子叫作分式.
(3)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分子與分母乘(或除以)同一個______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
(4)根據(jù)分式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式的分子與分母的______約去,叫作分式的約分.
(5)分子與分母沒有______的分式,叫作最簡分式.
(6)根據(jù)分式的基本性質,把幾個異分母的分式化成與原來的分式相等的______的分式,叫作分式的通分.
(7)取分母的所有因式的______的積作公分母,叫作最簡公分母.
(8)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積作為積的______,分母的積作為積的______.
(9)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______后,與被除式相乘.
(10)分式的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別______.
(11)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______,把分子相加減;異分母分式相加減,先______,變?yōu)開_____的分式,再加減.
(12)一般地,當n是正整數(shù)時,a-n=______(a≠0).這就是說,a-n是an的______.
(13)小于1的正數(shù)可以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______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數(shù).
(14)______中含未知數(shù)的方程叫作分式方程.
(15)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將分式方程化為______,具體做法是“______”,即方程的兩邊乘最簡公分母,這也是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
(16)將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簡公分母,如果最簡公分母的值______,則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則,這個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分式”這一章的知識點比較多,我從近幾年各地中考數(shù)學試卷中,選取了其中考查分式的典型考題作為例題,通過考點的布列與展示,使學生進一步梳理知識,明白哪些是中考的考點,中考是如何考查的,通過例題的講解與評注,使學生進一步厘清其中的易混點、易錯點、關鍵點及重點問題的通性、通法,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與掌握知識,提高對“分式”這一章重要考點的認識.它可以分為分式與分式方程兩大部分的內容.
考點1:分式的定義
分式的定義是整個分式這一章知識的起源,只有弄清了這個概念,才能去界定其他概念.
例1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
解析:的分母是數(shù),不含字母,屬于整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屬于分式,故選C.
評注:一個代數(shù)式是否是分式,關鍵看分母,若分母中有字母,那么它就是分式,特別地,中的π雖然是一個希臘字母,但它表示圓周率3.1415926……,是一個確定的無理數(shù),故不是分式.π在代數(shù)式中出現(xiàn),都表示圓周率,是一個數(shù).
考點2:分式為0的條件
分式為0的條件,是中考考查的熱點問題,因為它連帶考查了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母不為0,它常與絕對值或平方差公式結合在一起.
例2若分式的值為0,則x的值是().
A.1 B.-1 C.±1 D.2
解析:由分式,得|x|-1=0,x+1≠0,解得x=1.故選A.
評注:分式的值為0的條件是:分子為0且分母不為0.也就是說,在分式為0的時候,不能忘記使分式有意義,若分式無意義,分式的值為0還有什么意義呢? 所以分式的值為0的兩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缺一不可.
考點3:分式的值
分式的值就是把字母的值代入后求得的具體數(shù)值,它在中考中出現(xiàn)的形式比較靈活,可以與方程結合,也可以與有理數(shù)的除法法則結合.
例3若a2-ab=0,則=().
解析:a2-ab=0,則a(a-b)=0,則a=0或a=b.當a=0時,;當a=b時.故選C.
評注:根據(jù)有理數(shù)乘法法則,當ab=0時,必有a=0或b=0;根據(jù)有理數(shù)除法示則,當時,必有或當時,必有
考點4:分式的化簡求值
分式的化簡求值,就是將分式化為最簡分式或整式,然后將字母的值代入求值.它是中考考查的高頻點,因為它綜合考查了因式分解、數(shù)與式的運算,同時是化歸思想的一種體現(xiàn).
例4化簡分式:并從1、2、3、4這四個數(shù)中取一個合適的數(shù)作為x的值代入求值.
解析:先化簡分式,即:原式=
由x2-4≠0,x-3≠0,x2-4x+4≠0,得x≠2,x≠-2且x≠3,則可取x=1代入,得原式=3.
評注:在分式的化簡求值問題中,先化簡再求值,分式化簡其實就是分式的通分、約分和因式分解的綜合運用,加減運算運用通分,乘除運算運用約分,在確定最簡公分母和確定公因式時運用因式分解.選擇合適的值代入,不是任意選擇,而是選擇不會使分母為0的值代入.
考點1:分式方程的解
分式方程的解,就是使分式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shù)的值,這樣的問題,對于分式方程來說是個難點,因為它要求先解一個含字母系數(shù)的分式方程,在解方程時,把字母看作已知數(shù),只有x是未知數(shù),然后對分式方程的解進行討論.這樣的問題,綜合了分式方程的解法、分式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等知識.
例1已知關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是非負數(shù),那么a的取值范圍是().
A.a>1 B.a≥1 C.a≥1且a≠9 D.a≤1
解析:解分式方程,得x=
則a的取值范圍為:a≥1且a≠9,故選C.
評注:此類題解答的一般步驟是:解分式方程,根據(jù)條件建立不等式且分母不為0;解不等式確定字母的取值范圍.解分式方程時,按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驟進行;建立不等式時要同時考慮分母不為0.
考點2:分式方程的增根
分式方程的增根,是指使最簡公分母為0的根,這樣的根,對于分式方程來說,是增根,所以它不能代入分式方程,對于分式方程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來說,它是整式方程的根,所以它可以代入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因此這樣的根仍然很有用.
例2關于x的分式方程
有增根,則m的值為______.
解析:方程兩邊都乘(x-1),得7x+5(x-1)=2m-1.
由原方程有增根,得最簡公分母(x-1)=0,解得x=1.
當x=1 時,7=2m-1,解得m=4,所以m 的值為4.
評注:增根問題可按如下步驟求解:(1)讓最簡公分母為0確定增根;(2)化分式方程為整式方程;(3)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關字母的值.
考點3:分式方程的應用
方程是從現(xiàn)實世界中抽象出來的一種數(shù)學模型,分式方程也是如此,所以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可以運用列分式方程解決.這也是學習分式方程解法的目的之一.
例3用A、B兩種機器人搬運大米,A型機器人比B型機器人每小時多搬運20袋大米,A型機器人搬運700袋大米與B型機器人搬運500袋大米所用時間相等.求A、B型機器人每小時分別搬運多少袋大米.
解析:設A型機器人每小時搬大米x袋,則B型機器人每小時搬運(x-20)袋.
解這個方程,得x=70.
經(jīng)檢驗,x=70是方程的解,所以x-20=50.
答:A型機器人每小時搬運大米70袋,B型機器人每小時搬運50袋.
評注:列方程解應用題一般步驟為:審題、設未知數(shù)、列方程、解方程、作答.其中的關鍵是找到等量關系.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比較多,每個數(shù)量關系只能用一次,即列代數(shù)式用過的,列方程時就不能再用了.
在本章知識中,“類比”和“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貫穿其中,類比分數(shù)理解分式,遇除法轉化為乘法,遇異分母轉化為同分母,遇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在理解的基礎上,關鍵在于計算的訓練,本章的重點是分式的運算與解分式方程,應抓住核心知識進行訓練,通過訓練形成技能,通過做練習在手的動作上留下記憶.計算始終是數(shù)學學習的重點,而馬虎是計算的大忌,所以認真、細致復習是本章內容的又一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