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古人都追崇修身養(yǎng)性、治家治國,實現(xiàn)天下太平。其中,修身養(yǎng)性和治家是家庭教育的關鍵內(nèi)容。社會名流貴族,特別是王侯將相,其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到國家和社會。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其教育方法成為后人家庭教育效仿的關鍵模式。
關鍵詞:家庭教育 古代名人 教育方法 參考借鑒
一、諸葛亮:教育后人從儉修德
諸葛亮一生輔佐劉備,甚至在劉備死后依舊對其子忠心耿耿,至死不渝。直到晚年才有了一個兒子,為他取名瞻,字思遠,以期兒子能夠擁有偉大抱負。諸葛亮愛其子的同時,也非常擔憂他的成長。
二、顏之推:教育后人多讀書
在南北朝時期,他教育后人始終要多讀書,不能懈怠。北齊消亡后,他不得已,全家長途跋涉搬家至長安,但已不在朝廷任職,家中無存款。因為家庭生活貧困,其子思魯對他說:“現(xiàn)如今,家中無人為官,沒有朝廷的俸祿,家中無存款,我們應該全身心的參與勞作,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可您卻一直嚴格要求我們學習,學好經(jīng)史,可您知道嗎,作為后人,無法供養(yǎng)父母,心中寢食難安啊?!?/p>
三、司馬光:教育后人以儉樸為主
史學家司馬光,進士出身,后來被追封為溫國公。其一生著作眾多,其中以《資治通鑒》最具影響力,為我國極具價值的史學著作。其一生節(jié)儉,為人處事踏實穩(wěn)重,教育后人成才更是以儉樸為主。其一生流傳諸多感人故事。有相關史料記載,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非常重視教育后人勤儉修身,杜絕奢侈。為了能夠順利完成《資治通鑒》,其不僅邀請劉斂、范祖禹和劉恕作為自已的助手,而且還要求其子司馬康參與其中。
四、曹操:其教育可稱之為歷史上官二代教育的代表范例
有相關史料記載,曹操一生子女眾多,兒子二十五個,女兒七個,在眾多兒子中早夭九人,神童曹沖就在其內(nèi),剩下的都順利成人。其中有幾個非常出色,嫡出的曹丕和曹植,見多識廣、才藝超群,還有嫡出的曹彰,更是武藝非凡;傳言早夭的曹沖,在五歲左右時就已經(jīng)擁有了與成人媲美的思維能力,這些都從側面反應了曹操對家庭教育的重視。其在孩子教育方面具有清晰的目標。他需要的是能夠治國平天下的人才。他將東吳孫權作為其教育孩子的榜樣,他認為所生兒子將來就應該像孫仲謀一般。
五、李晟:一直重視禮儀教育,為當時之典范
李晟為唐代著名軍事家,雖然為習武出生,但卻特別重視對后人德行的教育。其女嫁給吏部尚書。在其一次壽辰中,女兒特意趕來為其賀壽。在開始酒宴時,一位下人在其女耳邊低語幾句,其女聽后表現(xiàn)出煩躁情緒,依舊不理會和客人舉杯暢飲。直到下人一再催促,其女才不得已下席。但是沒過多久,又返回至酒席上。此情此景都被李晟看到,他感覺其中肯定有緣由,便特意私下問其女兒。女兒回道:“剛才下人來報,前天晚上婆婆生病,我覺得問題不大,就派下人回去代替我問候她了。”李晟一聽大為生氣說:“你怎么如此不懂禮數(shù),沒有教養(yǎng)!”
六、鄭板橋:教育其子不可為當官而讀書
鄭板橋是清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曾在濰縣為官,將其子留于興化農(nóng)村弟弟家。其子六歲入學。他為了能夠更好的教育兒子,為其弟鄭墨寫了一封書信,其中內(nèi)容提到,自已在52歲才得到一個兒子,怎么可能不喜愛他,但是愛他就要講究方法,如果不講究方法就是溺愛,講究方法才是真愛。這其中的方法到底是什么呢?他說讀書中舉或為官,都是一些小事,最重要的是要先明白為人之道,做一個好人。
七、柳氏家族:家法嚴明為當時之典范
唐代柳公綽家族為當時名門貴族,柳公綽一家都在朝中為官,有不少為高官。柳家向來嚴格治家,并享有聲譽,柳氏家法一時成為人們教育后人的標榜。
八、岳飛:對其子處罰比一般將士要重,而給予褒獎都在將士之后
岳飛是中國歷史上的杰出將領,是抵抗金國的民族英雄。他在二十歲時從軍。臨行前,其母在他背上刻上精忠報國四字,時刻提醒他要樹立以身報國的偉大志向,使他銘記于心,誓死效忠國家?!霸兰臆姟奔o律嚴明,獎懲分明,當時的金軍便感嘆撼動南宋王朝容易,但撼動岳家軍太難,可最終卻被秦檜等人誣陷殺害。
九、曾國藩:身在異鄉(xiāng)依舊不忘寫信來對子女進行教育
曾國藩是清朝末期湘軍頭領。在朝廷中地位顯赫。其子可以說稱得上是當時標準的權門貴族子弟。但是其兩個兒子并未成為“公子哥”或“朝廷高官”。其子曾紀澤詩詞文學和繪畫書法都樣樣通曉,并且還自學英文,為當時朝廷對外交涉作出了巨大貢獻;另一子曾紀鴻早年離世,但是在算法研究上能力出眾。不僅其子都能成才,而且其孫也人才輩出,如詩人曾廣均、教育家曾寶蓀和學者曾約農(nóng),都十分出色。這正好體現(xiàn)了他在后人教育方面獨到的教育理念。
十、范仲淹:對其子女的教育杜絕奢侈維護家風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被無數(shù)后人傳誦。他出生在蘇州吳縣,從小家境貧寒,因此養(yǎng)成了勤儉樸素的好習慣。后來為官后,其俸祿常常都用來救濟貧困之人,而其子侄外出訪客卻只能輪換著穿一件好衣著。
參考文獻
[1]全國婦聯(lián)兒童工作部、中國家庭教育學會.關于印發(fā)《家庭教育科研課題指南(2016~2020年)的通知[DB/OL].中國網(wǎng),2017-3.
[2]張濟生.曹操傳[M].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
李居祥(1971.01—),男,漢族,籍貫:甘肅省靜寧縣,大專學歷,一級教師語文崗,1990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