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竹沁
摘要:如今,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與普遍應用在很多大程度上改變著人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方式,為教育改革、教育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提供了機會與發(fā)展空間。在這樣的全新機遇下,人們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和應用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微課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以它獨特的優(yōu)勢和特點,近幾年來被廣泛應用于各科教學中,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中職培養(yǎng)的是技能型實用人才,我們的教學也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技能,以實用性為目標,尤其是會計這種操作性較強的科目。通過微課教學,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所學知識并將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這是會計教學的教學目標,也是中職學校的教學要求。
關鍵詞:會計教學;微課設計;微課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9)19-0152-02
1學情分析
中職學生存在一個現(xiàn)狀就他們主要是中考失利者,學習基礎差、底子薄,接受知識能力較同齡的普通中學生較差,注意力容易渙散,尤其是會計教材中所涉及枯燥乏味的理論性知識時,自身的知識建構能力顯得尤為薄弱。大多數(shù)中職生并不是真正情愿就讀中職的,由于在中考中失利,學習上的多次失敗使他們沒有了學習的興趣,而且他們做事缺乏耐心,會計課又是一門需要耐心的課程,所以他們自信心更差,不敢大膽做事。
會計本來就是一門實用性與操作性都很強的學科,且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職業(yè)教育要培養(yǎng)的是技能型人才,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不管什么科目都存在重理論輕實踐問題,仍采用“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手段,中職生學習能力理解能力較差而且學習積極性薄弱,這樣枯燥乏味的教學無疑是增加他們對知識的理解難度,同時也給影響著會計教學質量與效率。所以,要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會計知識,就應該采用實用性較強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輕松、快速地學到并掌握知識。
2微課教學的概念及特點
2.1微課教學的概念
所謂的微課是一種間斷的、精煉的微型課程,簡單地說微課就是課堂教學錄像或是視頻,但是容量并不是很大,簡潔是其制作的主要特點1。
2.2微課教學的特點
1) 教學方式更加靈活
與傳統(tǒng)的“填鴨式”或“滿堂灌”教學方式相比,微課具有較為靈活的特點,學生可以自己控制微課的播放進度,便于學生理解與記憶,而且微課可以反復觀看,可幫助學生強化知識點。
2)更注重因材施教
傳統(tǒng)教學方非常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個性化特點,而微課可以很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可以選用具有針對性的微課視頻展開教學,可以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長處。
3)調動學生積極性
“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使課堂枯燥乏味,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而微課比較短小、精煉、生動形象,把知識點概括得比較精簡。所以一定程度上微課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由此可見,實用性的教學方法非常重要,通過微課可以很好地使學生掌握知識點并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3微課的設計
3.1 選題要有必要
微課能夠幫助學生學習,但不是所有知識都適合做成微課,也不是所有內容都有必要做成微課。所以在設計微課之前,教師應熟練教材,選擇學生較難理解的、會計課程中比較重要的知識點,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去設計微課。而制作微課需要較長的時間,特別是精美的微課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去制作,微課時長雖然在3-5分鐘,但是制作起來可能需要半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如果比較簡單的、非必要的知識點就沒必要制作成微課了。微課教學方式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不能完全使用微課進行教學,要將各種教學手段相結合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
3.2 微課內容講解要精煉
中職生的自控能力、學習能力都較差,雖然給了他們微課視頻,但如果微課的內容枯燥乏味,只是把老師平時的講課拍成了視頻而已,學生很難有興趣看下去甚至關掉視頻,沒有發(fā)揮出微課的作用。微課雖然短小精煉,但也要有適當?shù)慕虒W環(huán)節(jié),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微課不能長篇大論拖泥帶水,要考慮學生的興趣特點,無論是案例的選擇還是具體的分析都應以精練為原則,只突出重難點就好。會計這樣操作性較強的科目,最好能加上實例,避免視頻的枯燥乏味,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如珠算、點鈔等技能課,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般是在講臺上或走到學生中間進行示范演練,有的學生會因為距離遠近等因素看不起清楚教師的演示,所以教師必須不斷地進行示范,降低了教學效率,學生也不一定能夠清楚了解操作的每一個步驟。而通過微課可以將所有操作的細節(jié)直觀地、準確無誤地展示給每一位學生,學生可以在課上、課后反復播放微課進行學習,這對于幫助學生掌握操作技能點具有積極的效果,能夠提高教學效率與學習效率,而且更能考慮每一位學生的特點。
3.3 要有總結練習
微課雖然是個教學資源,但也應該體現(xiàn)完整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所以練習和總結是必須要有的,總結練習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加深印象。以“錯賬更正法——劃線更正方法”為例,在練習環(huán)節(jié)可以展示實際問題,如王會計在登記賬簿時將數(shù)額89000寫成了86000,這時他應該怎么處理?做練習可以使學生以及其前面所學內容,并運用到實際中去解決問題,達到鞏固。
4微課的應用
微課的應用可以分為課堂上與課堂外的應用:
1)課堂上的微課使用
一堂課的時間為40分鐘,微課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資源最多不能超過十分鐘,當一個課堂的主題是圍繞微課開展時,那么開展的大部分時間都應該在課堂以外。因此,微課的導入需要運用巧妙的方法讓其變?yōu)檎n堂教學的有效助力,比如借助微課中的精彩導入,引發(fā)學生們對課堂的興趣。比如在講解重難點時,可以借助微課中形象生動的展示破解學生們心中的疑惑,消除學生們對重難點的畏懼心理,在對知識的鞏固上,同樣可以借助微課,讓這一階段的鞏固學習不顯枯燥。在微課課堂上,教師同樣是主導者,學生為主體。微課的制作同樣具有滯后性和更新?lián)Q代的周期性,相對于課堂情況的變化莫測,微課在課堂中的時候應該隨著課堂的情況變化而調整,即要密切聯(lián)系學生們的思維發(fā)展、對知識的吸收程度、課堂中出現(xiàn)的突發(fā)情況,進行適時地調整微課在課堂中的使用,只有這樣,微課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2)課外的微課使用
課外微課的使用程序指的是教師把能夠利用的教學資源以微課的形式通過網(wǎng)絡發(fā)布到信息終端教學平臺,學生在課后利用計算機或者移動終端進行觀看學習,到課堂上學生們在老師的組織下討論課外從微課中學到的知識。這種形式的便是“翻轉課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起到監(jiān)督引導的作用,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學平臺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統(tǒng)計,及時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給出反饋結果。中職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不強,如果教師在學生課外利用微課學習的過程中不及時督促監(jiān)控,大部分學生都會對微課的學習不理不睬,更有甚者將這作為懈怠學習的工具,中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較差,過分依賴移動終端而忽略監(jiān)控,會致使部分學生把手機從學習的工具變?yōu)橛螒虻?。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外微課學習當中,必須制定嚴格的規(guī)矩和相應的學習目標,在課堂上也應該對微課的學習情況進行點評獎懲,并長期落實,這樣微課的使用價值才能最大化。
最后,教師可進行分組微課講解。這種結合教學能夠有效避免微課的形式主義,學生們在分組教學中對會計的各個不同工作環(huán)節(jié)進行模擬,逐漸強化了實踐教學的效果,進而可充分地將微課教學的作用發(fā)揮出來。
5 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會計教學課堂中微課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中職教師在使用微課教學時應全盤規(guī)劃,鉆研創(chuàng)新,才能設計出有吸引力的、有利于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吸收、內化。微課對于傳統(tǒng)課堂的一種補充、輔助,也將會讓課堂更趨于活躍、有趣。
注釋:
1.周國春.芻議微課在中職會計專業(yè)技能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17(12):429.
參考文獻:
[1] 周國春.芻議微課在中職會計專業(yè)技能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17(12):429.
[2] 張成功.論會計教學中的微課設計及應用策略[J].職業(yè),2018(28):106-107.
[3] 林佳佳.中職《基礎會計》教學中微課應用的案例研究[J].知識經(jīng)濟,2016(05):146.
[4] 曹欣欣.適應學生個性化學習的中職會計專業(yè)微課教學[J].求知導刊,2015(20):87-88.
[5] 錢俊麗. 微課在中職《基礎會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6] 王立峰,許輝.中職學校會計電算化課程微課學習資源開發(fā)應用的研究[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8(11):78-79.
[7] 白俊.“互聯(lián)網(wǎng)+”視域下《會計電算化》課程微課群建設[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8,17(19):204-205.
[8] 古麗娟.微課在中職會計電算化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財會學習,2018(10):223.
[9] 孫莉梅,黃軍倉,劉歡.基于微課在會計電算化實務中的教學探析[J].經(jīng)貿實踐,2017(10):3.
【通聯(lián)編輯: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