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玲玲
摘 要:新課標強調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注重培養(yǎng)閱讀興趣,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這一宗旨在“部編”教材中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本文提供的“真讀、勾連、畫寫、展演”策略,就是小說閱讀策略能力培養(yǎng)的四個核心攻略點,對應閱讀者生發(fā)閱讀感受的四個感觸點“感應點、連接點、初心點、落腳點”,努力做到“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關鍵詞:小說名著 閱讀策略 攻略點
一、名著閱讀策略教學的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薄安烤幈尽闭Z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使用的幾點建議》中指出,“部編本”增加了課外閱讀、名著導讀的分量,加強了“名著選讀”,改變以往那種“賞析體”寫法,注重“一書一法”,每次“名著選讀”課,都引導學生重點學習某一種讀書的方法。講究閱讀策略,激發(fā)興趣,傳授方法,是“名著選讀”設置的改革方向。
二、名著小說閱讀策略教學的規(guī)劃期和異同性
在“部編本”和“升學考試說明”的這一新背景下,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如何適應新形勢呢?
筆者每月安排至少一次名著閱讀指導課,重在閱讀方法和閱讀策略的指導。筆者一學期安排四個課時,兩個課時是書本上的名著導讀,另外兩個課時由學生推薦出的名著共讀。
初中的名著閱讀篇目除了詩歌、散文、傳記和戲劇外,還有大部分是長篇小說。小說閱讀策略有共性:把握故事情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挖掘小說主題等。但也有個性,每部名著文本體式和篇幅的不同,決定了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方法及閱讀策略的不同?!伴喿x策略”指的是為了達到某些閱讀目標,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計劃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三、名著小說閱讀策略的核心攻略點
(一)真讀——攻略感應點,踏踏實實讀原著,讀出“原生態(tài)”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教育的缺點之一就是沒有那種占據(jù)學生全部理智和心靈的真正閱讀?!笨陀^地講,入選的經(jīng)典小說有部分為古本,閱讀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名著大多為“大部頭”,往往在藝術風格上見長,而非情節(jié)上取勝。不少學生反映,這些名著經(jīng)典無趣味,讀不下去,怎么辦?
辦法總比困難多。中學生正處在求知欲很強的年齡段,利用其喜歡探究問題的感應點,在介紹課外書籍的時候可以故意不把精彩的內(nèi)容講透,留一些懸念讓學生課下解決。比如在講讀《范進中舉》一文時,筆者故作神秘地告訴學生:“范進中舉以后還發(fā)生了一件好笑的事,你們可以下去找課外書來讀讀……”結果很多學生不但很快找到了“范進不顧母喪去打秋風”的鬧劇,還有興趣地讀起了《儒林外史》全書。
所以,不能僅僅寄希望于臨時抱佛腳式的強記所謂的“名著精華”類的知識歸納,而要堅持平時真心閱讀名著的總原則——讀原著,讀出“原汁原味”和“原始風貌”。
(二)勾連——攻略連接點,課內(nèi)外結合的名著閱讀活動,激發(fā)閱讀興趣
1.觀看名著視頻。視頻比較直觀,沖擊力比較強。筆者先用視頻激趣,然后引導學生與原著對比探究。比如分析“李逵之死”,先讓學生觀看央視版“李逵之死”視頻片段,再讓學生翻出原著,對比探究。探究的過程就是對名著的精讀過程,這對提高名著的閱讀有效性很有幫助。
2.制作名著卡片??ㄆ谱鞑挥媒y(tǒng)一形式,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為名著人物制作個性化卡片。比如有個學生用路線圖的形式為《水滸傳》中林沖這一形象制作卡片(書簽),把林沖情節(jié)按路線的形式畫出來。
3.立人物小傳。筆者在布置學生閱讀名著《水滸傳》時,要求為書中出現(xiàn)頻率高的人物撰寫人物小傳,比如《李逵傳》《魯智深傳》等。
4.評說人物形象。分析簡·愛這一經(jīng)典人物形象時,可橫向對比《飄》的主人公斯嘉麗,分析她們在性格上異同;也可縱向對比簡·愛在繼承叔父財產(chǎn)前后內(nèi)心的微妙變化等。
5.創(chuàng)作小論文。學生可以從自己的閱讀感受出發(fā),自選角度,完成小論文的創(chuàng)作。比如《淺談<簡·愛>的人物形象》《羅切斯特性格弱點分析》等。
(三)畫寫——攻略初心點,只有對原著的充分閱讀,學生在備考時才能“厚積薄發(fā)”
1.閱讀批注。在書上運用圈、點、勾、劃、批、注等閱讀方法做好讀書札記。
2.小小摘抄本。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求學生隨時把描寫生動、富有哲理或讓你特別感動的詞句、片段摘錄下來,廣擷博采,內(nèi)化吸收。
3.寫實用類、交際類文書。要求學生寫一些讀書感或隨感等。借助閱讀窺見一個新的世界,實現(xiàn)心靈的成長。比如,寫航海日記,寫信介紹尼摩船長,學習法布爾寫小動物等。
4.畫思維導讀圖。比如,省編《九下作業(yè)本》p54頁解讀敘事視角,敘事視角是《格列佛游記》進行諷刺的重要手段。
5.寫名著推薦語。給予示例,仿寫推薦語。推薦語=書名+作者+題材+主題、內(nèi)容+主要人物+地位+影響+閱讀感受+閱讀策略。示例,《長征》:著名報告文學作家王樹增寫的《長征》,是用第一部用紀實的方式,在書中講了“突出重圍”“十送紅軍”等情節(jié);此外,作者還講述了在這一偉大壯舉許多感人小事,讓我們通過豐富的細節(jié)更加親近地去接觸長征的歷史。
(四)展演——攻略落腳點,以集體閱讀推動個體閱讀,提高閱讀成效
筆者嘗試名著小組共讀、小組互查成果展示的方式,讓學生在集體閱讀中,分享閱讀的感受,互相監(jiān)督閱讀進度,以此推動個體名著閱讀,切實提高名著閱讀成效。
1.專題讀書會。名著讀書會活動是學生集體閱讀的分享會。其活動形式可以多樣化,比如筆者采用名著競賽的形式。
2.名著小組評比榜。班級成立四人名著閱讀小組,小組共同閱讀,共同促進。先為名著小組取一個名字,小組按照班級名著閱讀進度制定小組閱讀計劃和手抄報。小組成員互相監(jiān)督名著閱讀情況,這正是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所在。各小組之間也互相競爭,形成“共讀”“共享”的良好氛圍。
3.相關舞臺劇本的改編。選取小說中你最喜歡的精彩片段,改編劇本,并試著讓你的劇本上舞臺。改編時提醒學生注意劇本書寫的方法,時間、地點、人物表、場景各要素齊全,尤其要注意對白的設置。既要忠實于原著,又要體現(xiàn)個性化。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閱讀策略教學中,我們在尊重學生的想法和選擇的同時,更要鼓勵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和發(fā)現(xiàn),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體驗中,燃起心靈上的興趣之火。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總主編溫儒敏.“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使用的幾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