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奎
摘 要: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愛國革命運動、社會革命運動、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nèi)容的五四精神,開啟了中國新民主主義新階段。在新時代,弘揚五四精神應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和社會實踐活動之中。
關鍵詞:新時代;五四精神;路徑
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wèi)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1]。五四運動孕育了“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近代以來追求進步的先進價值觀。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都是我們今天依然要堅守和踐行的價值觀?!?sup>[2]的五四精神。因此,新時代必須大力弘揚五四精神。為此,要深入探究五四精神飽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深入研究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一、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負著培養(yǎng)什么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使命,肩負著立德樹人,守正創(chuàng)新的重任,也是對當代青年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陣地。100年前的五四運動青年學生自覺擔當起救亡圖存的歷史使命,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精神的濃縮。因此,教師應積極將五四精神帶進課堂,講好五四運動的歷史故事讓學生完整、準確地了解五四精神的實質(zhì),引導大學生將五四精神內(nèi)化;選取《基礎》《概論》等課程中與五四精神聯(lián)系緊密的知識點,作為五四精神傳播和教育的切入點,結(jié)合思政課程的特點從思想層面上指導學生認識五四精神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從而促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實踐中自主地發(fā)揚五四精神;同時,高校要圍繞五四精神或五四運動等主題定期組織開展相關的講座、研討會或讀書會等,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注重學生的主體實踐,使五四精神逐步有機地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體系中并發(fā)揮作用。
二、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之中
高校應用好校園文化來宣傳五四精神,將五四精神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之中。一是將五四精神融入校園物質(zhì)文化建設中。建設五四精神雕塑或宣傳長廊或重要事件等校園景觀,為五四精神建構(gòu)文化氛圍;二是將五四精神融入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中,如圍繞五四精神開展詩歌朗誦、藝術(shù)展覽、演講辯論等活動,激發(fā)當代大學生奮發(fā)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三是將五四精神融入校園制度文化建設中,使宣傳宣揚五四精神的相關活動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機制化。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將五四精神融入到校園文化之中,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精神的意識,為我國的發(fā)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三、五四精神融入社會實踐活動之中
毛澤東指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人的認識依賴于人們的物質(zhì)生產(chǎn)活動[3]。教育學家陶行知提出“社會即學?!薄敖虒W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強調(diào)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實踐為中心。因此,高校應該積極自覺的將五四精神融入社會實踐活動之中,通過社會實踐來提升大學生對五四精神的理性認識,進而促進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質(zhì)。為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要把握好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主旨,在保證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同時,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社會實踐活動,從而將五四精神與課外實踐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再者,高校要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在暑期和節(jié)假日主動參與社會實踐或志愿服務等活動,引導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踐行五四精神的時代價值意蘊;最后,高校應該主動建設一些實踐教學基地,定期組織大學生參觀,接受五四精神教育。五四精神融入社會實踐活動要旨是為了深入引導大學生領會五四精神,自覺做到知行合一,通過對五四精神的豐富內(nèi)涵刻苦鉆研、深入思考,達到自覺的五四精神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教學目的。
在新時代,五四精神依然是凝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激發(fā)改革創(chuàng)新的動力源泉,指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fā)展前進的明亮燈塔,也是制勝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時代法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為培育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繼承人的重要陣地,五四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也要要與時俱進,符合人才成長規(guī)律、高等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積極將五四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校園文化建設和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出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進步、專業(yè)扎實的高素質(zhì)人才,讓廣大青年主動爭當傳承、發(fā)揚“五四精神”的模范。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J].前進,2019(5):4-7,46.
[2] 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J].中國高等教育,2014(10):4-7.
[3]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