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榮華
摘 要:2016年,在北師大舉行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研究成果發(fā)布會上,發(fā)布了中國學生6大核心素養(yǎng):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它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4個要素,即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zhì)、文化品格,以語言能力為學科基礎,以文化品格為價值取向,其閱讀能力的積累和閱讀量的拓展是培養(yǎng)閱讀素養(yǎng)的重點,也是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所在,閱讀理解把文字、生活、情感、靈魂等結合在一起,是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隨著英語教學的發(fā)展,閱讀理解在中考和高考中的閱讀量越來越大,難度系數(shù)越來越高,對考生應試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以2018—2019學年初三上學期期末英語試卷為例,從題型設置、解題依據(jù)、答題技巧等方面來分析總結課內(nèi)外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閱讀;理解
在南通市中考英語試題當中,閱讀理解都是包括2篇文章,本試卷第一篇Enjoy live music,是介紹三個音樂活動的一篇廣告,難度系數(shù)★,題目設置51-52,第51題What can people enjoy at the blue note Jazz festival?答案在第一段廣告中,“focus on bringing big name artists”所以選D,第52題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classical music would probably go to_____,答案在第2框Grant park music festival標題中。 這兩題都是細節(jié)查詢題,在文中可以清晰地找到答案,但有時候在購物廣告類型的題目設置中,命題人員會考查學生對特別細節(jié)的閱讀,比如說家庭包,某一家人(大人、小孩、老人)一共需要用多少費用來進行考核,其中包括一些打折的,免費的。有時候也會考查時間,比如說工作日和雙休日公園、圖書館、博物館開放的時間不同,考查學生能否選擇正確的出行時間。
第二篇文章,選自黑布林系列叢書的Black Beauty,考查學生課外閱讀能力,難度系數(shù)★★★,第64題作者寫那句話的目的是為了什么?(To express how the horse was eager to get help.)第65題,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correct order about the story?這一題是中考常見的一道排序題,故事中5件事,它的正確順序,只有認真看完全書的,才有可能正確作答。這一題考查學生是否有真正閱讀全書。
從以上試題的分析可以看出,閱讀理解的題型主要包括細節(jié)查詢、詞義猜測、大意概括、排序、推測等題型,所以我們在平常的教學中必須有目的地對這些能力進行培養(yǎng),主要注意兩個方面。
一、閱讀
初中生閱讀理解的能力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有效訓練,閱讀材料題材廣泛,涉及學生生活、廣告海報、文學作品、科技發(fā)明、心靈雞湯等方方面面,在大量的閱讀之后,不但可以學習英語知識,拓寬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學生心靈,而且學生的理解能力也會得到提高。每天不少于兩篇的閱讀理解練習,可以讓學生得到必須的練習,閱讀材料的難度,必須符合中考要求,限時閱讀既能控制閱讀時間,又能有效檢查閱讀理解的程度,不失為有效方法。教師只有找到了學生真正不會的題目,貼近了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找到學生理解的盲點,并且做出具體的講解,才能對學生有切實有效的幫助。沒有量的積累,就不會有質(zhì)的飛躍。
二、理解
首先,要擴大學生的詞匯量,“集中識字+適時鞏固”,在短時間內(nèi)集中學習全部初中和部分高中單詞,按照記憶規(guī)律每周重復一次。僅僅按照新課標要求的初中學生掌握1600個單詞遠遠不夠,積累詞匯的另一個方法是單詞本,學生遇到生詞后全部記錄到專用的本子上,每個周末自主鞏固,在學生詞匯量積累足夠之后,學生才會理解,懂得文章的大意。其次,學會分析句子結構,現(xiàn)在的文章結構復雜長句難句多,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找到句子的主干分析當中的主句和從句,讓學生學會把握句子的主要意思。再次,講解解題技巧。有時候,在科技類說明文的閱讀當中,經(jīng)??疾閷δ硞€詞的理解,結合上下文特別是該生詞前后出現(xiàn)的詞語意思,即使不能理解準確的含義,也可以知道其詞性和大概含義,褒義還是貶義,考查時間順序事情、發(fā)生的順序或者操作規(guī)程的順序時,先找到第一個和最后一個,抓兩頭,帶中間,這樣常常能做到事半功倍;閱讀時,抓住開頭或者結尾的主題句對理解文章大有幫助;在文章讀不通的時候結合題目去理解文章比硬讀文章既省時又有效;不要糾結于人名、地名的讀音,用首字母代替。最后,引入競爭機制,同伴既是助手又是對手,學霸就在身邊,每個學生自己確立自己的競爭對手,班級經(jīng)常進行展示、評比,在榜樣的力量激勵下,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成長。
總之,中考就是初三教學的指揮棒,試卷怎么考平時就要怎么練,答好閱讀理解題,必須多讀、巧讀和善于思考。要不斷擴大詞匯量,拓寬閱讀面,提高閱讀速度,同時也要探索和總結適合自己的方法,實踐出真知,多練出效益。路漫漫其修遠兮,這是一個長期習得和有序科學訓練的過程,苦在其中,樂在其中。
參考文獻:
[1]李娌.初中數(shù)學閱讀理解題的教學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
[2]唐雪晶.中考語文閱讀分析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