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丹莉
摘 要:小學數學課堂過程巡查貫穿于整個課堂,是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形成學習習慣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獲取課堂學習信息的重要途徑。通過有效的過程巡查,教師可以及時地調整教學,促進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針對當前課堂中仍有巡而不視、巡而不記、巡而不輔、巡而不變等問題,提出有效對策,以構建精彩又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關鍵詞:過程巡查 小學數學課堂 有效教學 學習態(tài)度
小學數學課堂過程巡查是指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處在自主學習或者自主活動時,教師走下講臺,觀察學生的思考結果、聆聽學生思考的過程、點撥學生學習中的困惑、收集典型方法的教學行為。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是否重視過程巡查,教師能否采取有效巡查措施,教師是否會根據巡查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對策,顯得十分重要。
一、小學數學課堂過程巡查中的問題
筆者進行了相關的調查,也獲取了一系列的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得出一些結論,同時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
(1)重形式輕實效
通過對課堂教學活動的觀察,在4節(jié)課13個巡查環(huán)節(jié)中,有兩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只是在學生中間行走,并未真正觀察學生學習情況,占總巡查時間的15.3%。通過課后與教師交流得知,因教學時有情緒緊張,教師利用巡查時間思考如何完成下一個教學流程。平時也有部分教師認為巡查作用不大,很多情況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來推斷,因此出現學生練習,教師游蕩的場面。同時,教師在巡查時并未真正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對學習進行分析、篩選,選擇出典型信息??梢娊處熢诿鎸W生豐富的學習資源時,不能有意識地抓住、記住典型信息,反饋信息雜亂不堪。
(2)未圍繞目標巡查
從調查表中可以看出,4節(jié)課13個巡查場景中,以對話交流方式輔導學生的只占30%,一個巡查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指導的學生數均只有1到2名,約占班級人數4%,輔導收益學生數量少。而在70%的巡查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并未關注到學習困難學生群體,沒有利用巡查時機,當場解決學困生的學習障礙,導致了后續(xù)教學中,學困生無法跟上學習步伐。
(3)巡查后續(xù)無措施
教學巡查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學生學習信息,靈活調整教學方式,進行合理的教學應對。但從調查表中可以看出,巡查過后依據課件進行后續(xù)教學的占47%。可見教師并沒有采納巡查中發(fā)現的學習信息,而是按照原定教學設計進行教學,沒有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做任何調整,只為完成自己的教學流程,過程巡查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價值。
二、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之過程巡查的策略實施
教師的課堂過程巡查總體呈現出低效狀態(tài),那么在平時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該如何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采取相應的過程巡查策略呢?筆者就自己具體的教學實例,作了以下思考與實踐:
1.通過巡查調整教學目標
教學面對的學生卻是復雜多變的,有效的教學還需要教師通過課間巡查去了解學生真實、鮮活的變化,敏銳地找到學生現實的知識起點,靈活地調整教學目標,改變教學策略,做到以學定教。
(1)發(fā)現障礙,降低目標
在實際的教學中常常會出現“邏輯起點”和“現實起點”不符的情況。課前教學設計時由于高估了學生的起點,導致實際教學中學生產生障礙,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巡查及時發(fā)現,根據變化,及時降低目標。
(2)尋找典型 ,直達目標
當教師創(chuàng)設了一個開放的問題情境時,有時學生呈現出的答案是五彩繽紛的,它們或是角度不同、或是內容不一、或是數量不等。作為教師應該通過巡查去收集一些有利于知識建構的學習信息,擯棄一些與目標達成無關的信息。抓住典型引導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對比、交流,準確深刻地理解把握知識的本質特征,促進學習目標的有效達成。
2.通過巡查調節(jié)教學節(jié)奏
由于學生知識經驗、思維方式、情感體驗和成人不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會出現許多無法預知的情況。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選擇合適的方法,捕捉利用生成性教育資源,及時靈活調節(jié)教學節(jié)奏和步調,進行正確的教學反饋。
(1)尋盲點,腳步慢一慢
所謂“盲點”是在正常思維中不容易被注意到但實際運用中又往往會影響學生正確地思考。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知識“盲點”如果積聚多了,未能及時疏通、挑明,未解決的知識難點就越來越多,會使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越來越缺乏信心,造成學習上的惡性循環(huán)。
(2)尋錯點,腳步停一停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是正常的。作為教師必須用數學資源的眼光來看待這些錯例,有效合理地加以利用。
《認識時間》教學中,當學生在學具鐘上撥“9時55分”時,筆者開始巡查,看到全班44個人,大約15個孩子是撥正確的,多數的孩子撥出的時刻都是8時55分。隨之引導“這里有兩個不同的答案,到底哪個是對的呢?”讓學生進行一次針對性的思維碰撞,學生頭腦中的認知逐漸清晰……認識接近整時的時刻是教學的一個難點,孩子們容易將接近整時的時刻看成是多一個小時或少一個小時的時刻。巡查時筆者有意識地抓住學生的典型錯誤和正確答案一起呈現,停下教學的腳步,引導學生對比、思考、交流突破了“8時55分、9時55分”易混淆的難點。
3.通過巡查調整教學方式
在教學設計時,教師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期望達到教學效果都會進行預設。每個教師都希望預設的教學方式是最適合學生需求的,但實際操作中常常會事與愿違。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巡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
(1)遇冷調熱,更換學習方式
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對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預設了一定的教學方法,并希望這些方法能實現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但在課堂實踐中,這些方法并不都全部都能達到預想的效果。
(2)遇堵則疏,豐富教學方式
在課堂教學預設時教師由于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估計過高,導致在教學設計時教學手段過于簡單、單一,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障礙,學習進程受阻,學習效果欠佳。教師在教學巡查時要及時觀察思考學生習題過慢、學習氣氛沉悶等學習效果不佳的原因,豐富教學手段,化解認知難點,通過小步驟、多梯度的教學方法來實現教學優(yōu)化。
如上《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練習課時,孩子們不能很好地建立起拼成之后圖形的表象造成學習困難。通過巡查發(fā)現這一現象后筆者立刻調整策略,增加拼一拼、指一指、摸一摸、想一想等活動,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文字轉化作圖形,化抽象為直觀,把數學問題具體化。孩子們馬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遇繁則刪,簡化教學方式
在課堂教學預設時,為了追求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在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很多的學習活動。然而學生因為已經掌握了相關知識對教學參與熱情不高,游離在課堂教學之外,課堂教學秩序混亂。教師在教學巡查時應及時根據教學教學現狀刪減過于繁雜的教學手段,用最為簡潔的教學手段來達成教學目標。
三、實施過程巡查策略之研究成效
通過過程巡查,對學生獲得的數學學習能力進而高效的學習會起到助力劑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過程巡查,獲取當堂的信息反饋,增進師生的情感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
總之,過程巡查是小學數學課堂必要和重要的常規(guī)教學行為,只要我們能夠深切地感悟與認同“課堂過程巡查”,這一常規(guī)教學行為必將讓我們的課堂教學輕松并富有成效。
參考文獻:
[1]楊慶余.《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張書俠.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與實踐[J].《才智》.2014年20期
[3]徐貞姣.新課程下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J].新課程(教研),2011 年 0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