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摘要: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教師常注重學生詞匯的掌握和對語法的運用,導致學生會寫英語,但難以開口與人交流。面對中職英語口語的教學現(xiàn)狀,本文對如何探尋行之有效的教學途徑來培養(yǎng)和提高中職學生的口語能力,談了一些粗淺看法。
關鍵詞: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培養(yǎng)途徑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際間的交流合作日益頻繁,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之一,其學習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不言而喻。其中,英語口語作為交流思想、傳遞信息,與人進行溝通交際的最基本能力,顯得更為重要。如何尋找有效的教學途徑來培養(yǎng)和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也就成為我們英語教師關注的重要課題。
一、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中職學生文化基礎相對薄弱
經過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我們發(fā)現(xiàn),中職學生的文化基礎不如高中學生的扎實,英語基礎更是薄弱,是導致他們英語口語能力弱的根本原因。英語基礎知識的缺乏導致了不少學生在口語訓練時容易產生畏懼情緒,不敢開口說,怕說錯、說不好而被同學取笑,怕被老師批評,使得學生開口說英語成了一大難題。同時,中職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必要語言環(huán)境,除了課堂以外很少有接觸英語的機會,他們認為和外國人進行交流的機會很少,主觀上不夠重視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缺乏了學習目標與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和熱情不高,課堂參與不積極,也導致了他們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越來越弱。
(二)傳統(tǒng)教學理念影響頗深
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職業(yè)院校的教師往往重視學生結業(yè)成績和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側重學生對英語詞匯的認知和記憶,對口語訓練并沒有進行系統(tǒng)有效的教學和訓練,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英語后出現(xiàn)會寫不會說的現(xiàn)象,忽視了他們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其實,現(xiàn)行的英語教材都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存在說寫脫節(jié)的教學情況。多數(shù)傳統(tǒng)的口語教學方法也是老師以完成授課任務為目標,忽視了語言學習的真正目標,即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和運用。課堂上,老師如獨角戲,一個人講的口干舌燥,學生如聽天書,精疲力竭,實際口語練習的機會少之又少,學生失去了鍛煉的機會,影響了他們對英語口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培養(yǎng)中職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途徑
(一)轉變觀念重視英語口語教學
在新課改中,重點提出了在教學中教師教英語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學生能夠運用英語與外國人進行交流,而不是為了應對考試。中職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時刻謹記英語教學目標到底是什么,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采取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中職學生能開口說英語,真正提升中職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同時,在日常英語教學中,中職英語教師要想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有一個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要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因為學生的聽的能力與口語交際能力也就是說的能力,兩者是互相影響且密不可分的。學生只有聽力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才能聽懂別人說的話,聽懂了才能去說去表達,這是與人交流的基本前提和基本條件。所以,要想切實提高中職學生的口語水平,建議我們英語教師在日常授課過程中堅使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當教師堅持在課堂上說英語的時候,學生就會一點點的習慣適應,逐漸提高自身聽的能力,不懂的句子漸漸聽懂了,開口說也就有了依據和保證,才能使學生自愿進行口頭模仿,激發(fā)他們說英語的欲望。
(二)激發(fā)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能夠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學生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自愿去鉆研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中職生的語言思維發(fā)展尚未成熟,他們對英語的認知能力遠遠不夠,在學習時會顯得比其他學科要困難的多,這更容易使他們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那如何培養(yǎng)中職學生對英語口語學習的興趣呢?教師可以合理運用教學策略、教具創(chuàng)設一個口語交際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口語描述和對話等,提升口語交際能力。例如看圖說詞,即利用豐富多彩的掛圖教具讓學生盡可能地說出圖中呈現(xiàn)出的英語單詞。再如播放介紹世界旅游見聞趣事的英語原聲視頻,世界名著英語原聲電影,世界名人傳記英語原聲紀錄片等。這些豐富多彩的全新視聽享受,讓學生通過看、聽、說更直觀的進入英語學習的情景中,有效的集中了學生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對于中職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帶著學生學唱英文歌、學說英文繞口令,使學生置身于寬松的學習氛圍中,有利于熟悉英語的習慣表達,讓學生積極參與口語學習。對于中職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定期舉辦英語特色活動,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兩課時的時間舉辦英語辯論會,提前告訴學生辯論主題以及分好正方、反方,然后在辯論會中,讓學生運用英語進行辯論,可以在學生辯論的過程中增加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能靈活運用英語與同學進行交流。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口語交際情境時要注意所設情境的主題要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相聯(lián)系,并且要合理地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督促學生進入到情境中,讓學生產生興趣,自主的去進行對話,提高對英語單詞的正確發(fā)音和語感養(yǎng)成,從而綜合提升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三)積極評價鼓勵學生說英語
針對中職學生的性格特點,作為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的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既然是口語教學,我們有責任幫助孩子們大膽的開口說出來。因為張口說才是培養(yǎng)口語能力第一步。同時,針對學生英語口語練習時出現(xiàn)的錯誤,我們要減少批評,注意糾正錯誤的時機和方式,尤其當學生出現(xiàn)緊張、害羞等情緒時,切勿盲目中斷學生的說話,我們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熱情的鼓勵他們,引導他們正確說下去,增強他們說英語的自信。當學生能用英語正確表達自己想說的話時,教師要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使學生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獲得成就感,增強他們英語口語練習的積極性和繼續(xù)學習的動力。
(四)英語教師進行示范朗讀
朗讀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口語的基礎,也是重要手段。朗讀可以促進學生語言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進行正確的領讀,學生跟著教師進行模仿跟讀,教師讀一句,學生跟讀一句,要求學生要模仿教師的發(fā)音、語調、停頓、重音等等。而教師對朗讀要設定要求,第一遍要糾正學生正確發(fā)音,第二遍要學生模仿正確語調,第三遍要學生流利的進行朗讀。同時,教師也可以播放教材配套音頻來做示范,音頻放一遍,學生跟讀一遍。學生一般在聽讀三遍后,對英語課文會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認識。教師還可以按照需求讓全班學生進行集體朗讀。集體朗讀對個別口語有困難的學生有啟發(fā)和幫助作用。教師還可以指定英語口語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示范朗讀,或與學生進行對讀,加大鼓勵。通過日積月累的朗讀,學生逐步習慣英語口語的語音語調、習慣用法等等,潛移默化中加強了中職學生的英語語感。
通過以上教學方法的實施,我們在教學中有效激發(fā)了中職學生對英語口語的學習興趣,調動了他們開口說英語的積極性,增強了自信心,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運用,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堅持進行英語口語訓練,同時多增加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和話題,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婕.淺析高職英語聽力、口語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思考[J].安徽文學.2009.(05).
[2] 黨桂菊.提高中職英語口語教學效果的方法和實踐[J].河南農業(yè).2012.(10).
[3] 劉燕.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J].教育觀察.2017.(18).
(作者單位:天津市公用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