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瑩
摘 要:隨著信息經濟的日新月異,紡織檢測技術在紡織檢測領域的重要程度愈來愈高?,F代紡織檢測技術是以檢測儀器為基礎的,通過運用檢測儀器對紡織品的指標實施檢測,從而確定紡織品的質量水平是否達標。當前,紡織檢測技術已經成為紡織檢測領域質量控制必不可少的技術。
關鍵詞:紡織;實驗室管理;體會
引言
實驗室絕大多數檢測數據來自于儀器設備,它們是實驗室質量控制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CNAS-CL01:2006《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5.5.5和5.5.6條款中對實驗室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作出明確要求,因為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離不開儀器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工作。但儀器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工作往往被大多數實驗室忽視導致各種問題的發(fā)生,如設備故障、數據失準等。實驗證明,通過預防性的檢查和積極的保養(yǎng)能夠延長儀器設備使用壽命,不僅能夠節(jié)能降耗、提高效率,還可以降低檢測的風險。
1 紡織企業(yè)內部實驗室的分類與特點
1.1管理運行特點
(1)企業(yè)內部實驗室是母體組織的一部分,在母體組織管理體系內運作。母體承擔實驗室活動的法律責任。實驗室的許多日常工作如服務與供應品采購,新進人員招聘,抽樣與制樣,實驗廢棄物處理,設備維修等都由母體組織協(xié)助實施,如果母體組織已實施 ISO 9001 質量管理體系,實驗室的文件控制與設備管理等可采用與母體組織一致的編號等。(2)管理層由公司高層直接擔任。(3)客戶是母體組織的兄弟單位。(4)檢測合同評審及檢驗報告常采用約定的快捷方式,檢測時的樣品與修改后的樣品在實驗室常常是共存的。實驗室除了檢測數據外,還需要提供數據結果的解釋與說明,用以指導生產。有時還需承擔新產品、新材料的非標準方法的策劃與制訂等。(5)企業(yè)內部檢測實驗室承擔定期匯總檢測數據任務,分析存在的問題,作為企業(yè)質量績效管理的基礎。
1.2 技術運作特點
(1)大型紡織企業(yè)內部實驗室所包含的檢測種類繁多,實驗室基礎設施按檢測類別不同而各有要求,如恒溫恒濕室的建設應滿足 GB/T 6529-2008《紡織品 調濕試驗用標準大氣》與檢測標準方法的要求,應使用溫濕度記錄儀或類似設備連續(xù)監(jiān)控此實驗室或設備中的溫度和濕度。
(2)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穩(wěn)定性主要與人員的經驗及身體情況有關,紡織產品異味評定、起毛起球評級、色牢度評級、外觀評級等主觀性、操作性較強的檢測工作的人員進行相關技術能力的評價,統(tǒng)一感官評價與操作手法以確保其持續(xù)勝任。
2 紡織實驗室工作的優(yōu)化措施
2.1 企業(yè)內部檢測實驗室風險控制工作實例
按企業(yè)內部檢測實驗室存在的風險特點,檢測過程風險比較適合用 FEMA(潛在失效后果分析)的風險評估工具進行。通常對失效的可能性、嚴重性、檢出度(檢測出來的可能性)等三個方面進行量化,計算出風險優(yōu)先指數 RPN。對風險優(yōu)先指數 RPN 較高的潛在問題制定主動的預防措施,在實驗室內部加以實施。檢測過程的風險評估時機通常在管理體系的設計階段或結合內審、外審及客訴時,定期或不定期的組織實施。
企業(yè)內部檢測實驗室風險控制措施包括:消除風險源如必要時終止(停項整頓,重新驗證方法檢測能力,此期間暫不接受檢測任務),修正(主動收回有疑問的報告,修正重發(fā));規(guī)避風險如采取技術措施(增加必要設備設施,區(qū)域隔離等),以及培訓員工加強對檢測人員的質量監(jiān)督,采取適宜的質量控制活動;風險轉移如合同評審通知客戶風險取得同意;分擔風險如采取分包措施;風險減輕如人員多能,配備后備人員及承擔風險如評估后接受風險,暫不采取行動等。
2.2常見儀器設備維護保養(yǎng)
(1)電子天平
實驗室散落的纖維碎屑是影響天平壽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應定期用軟毛刷小心將天平托盤下的纖維碎屑掃出,清理時注意避免電子天平的重力傳感器受到外力碰撞。同時應注意更換天平內的防潮硅膠,保持良好的使用環(huán)境。
(2)烘箱
首先應確保電源可靠接地和檢查電線老化受損情況;其次定期檢查烘箱通風口的狀態(tài),確保暢通,可用吸塵器清潔排氣口的纖維和灰塵,以防短路事故的發(fā)生;同時注意觀察風機是否存在金屬摩擦等異響和其它異味,如有異常應立即停止,并安排專業(yè)人員維修。
(3)平磨類設備
該類設備主要有耐摩擦色牢度儀、馬丁代爾織物平磨儀等作平行運動的設備。應重點檢查設備的水平度和平行度,注意定期檢查設備的水平狀態(tài)并根據實際作相應調整。在對耐摩擦色牢度儀進行平行度檢查時,可將復寫紙夾持在試樣平臺上,按正常操作,然后根據復寫紙上磨痕的深淺程度確定設備的平行度狀態(tài)。馬丁代爾織物平磨儀可通過李莎茹圖形來檢查其對稱性并作相應調整。
2.3完善檢測機理
當前,我國運用較為廣泛的紡織品檢測儀器是棉花回潮率電測儀,該種設備在我國運用的穩(wěn)定性和溫度敏感性還比較低。因此,應快速與國際接軌,良好地化解穩(wěn)定性和靈敏度之間的矛盾,使得現有研究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速度加快,從而使科研和經濟效益有效地結合起來。并且,針對我國目前的檢測標準,應加快向多元化發(fā)展的進度,制定有效的紡織檢測要求,從而使得人力、物力之間的分配更加合理,進而促進檢測速度的提高。
2.4檢測自動化
傳統(tǒng)的測量單根纖維重量、長度的方法主要是安培法。與安培法相比,振動法在測量過程中的便捷程度會更高,其在檢測纖維長度、重量的過程中,操作往往比較簡單,由于其自動化程度較高,僅僅按住一個鍵就可以實施整體的密度檢測工作,并且檢測精準度也非常高?;谡駝臃ǖ膬?yōu)點,在國外的紡織檢測領域運用最為普遍的紡織檢測技術就是振動法。與傳統(tǒng)的紡織檢測技術相比,現代自動檢測技術可以快速地對大容量樣本實施檢測,基本不需要人工的參與,并且還能在最大程度上確保檢測的準確程度、效率。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提升紡織品的質量水平,加強對紡織檢測的運用程度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經濟社會的日新月異,提高對新型紡織檢測技術的運用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當代紡織企業(yè)應加強對現代紡織檢測技術的運用。
參考文獻
[1]高玉坤,張敏,黃志安,張英華.高校實驗室安全問題及管理措施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2,12(22):3017-3018.
[2]高遠,張惠芹,周驥平.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心理疏導體系的構建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3(21):756-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