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丹
摘 要:閱讀是學生搜集信息資料,積累素材的重要過程,寫作則是對閱讀搜集的寫作中素材進行創(chuàng)造性加工的主要過程。不難發(fā)現(xiàn),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則是閱讀的升華形式。構建閱讀與寫作有機結(jié)合的教學模式,閱讀中有寫作,寫作中有閱讀,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筆者結(jié)合多年教學經(jīng)驗,就如何構建閱讀與寫作有機結(jié)合教學模式提出幾點淺薄的意見,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策略和方法
初中階段是發(fā)展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黃金時期。學生可以通過閱讀來拓展視野,也可以通過寫作來表達情感。所以,構建初中閱讀與寫作有機結(jié)合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語文發(fā)展有積極的影響。因此,語文教師應當采用適當?shù)姆椒?,將兩者緊密聯(lián)系起來,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墒?,具體該如何去做呢?
一、初中語文構建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結(jié)合的重要意義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lián)系?!辈浑y看出,閱讀與寫作有緊密的聯(lián)系。當把閱讀活動與寫作活動結(jié)合到一起,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由于寫作需要靈感,這也迫使著學生主動去鉆研文本,增強自身的情感認知。同時,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jié)合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解決學生積累少的問題。初中生寫作難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學生“胸中無詞”,缺乏素材積累。所以,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jié)合,讓學生以語文教材中的文章為素材,在促進學生理解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應用能力。此外,開展寫作訓練也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進行寫作中的過程實質(zhì)就是宣泄情感,表達自我的重要過程。學生利用寫作素材進行遣詞造句的時候,會將自己的情感加入到寫作當中去,這對于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有積極的影響。
總體來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升華階段。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的有積極結(jié)合,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也幫助學生實現(xiàn)了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并行發(fā)展。
二、構建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結(jié)合的幾點策略
1.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閱讀中開展寫作
初中生正值花季,生理和心里都不太成熟,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階段。他們會依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開展各種活動。因此,在教學中,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實際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營造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以刺激學生的閱讀欲望,從而使學生在欣賞、品鑒和評價文章的時候,能夠受到美的熏陶。例如,在教學《秋天的還年》一文時,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范讀錄音”和播放一些感人至深的生活圖片。引導學生聆聽和觀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激發(fā)他們的閱讀主動性。隨后,語文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讓學生結(jié)合實際生活,將自身對“母愛”最深的感觸寫在紙上。最后,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寫作成果進行收繳,挑選一些言之有物、情感真摯的作品進行表揚,給予一定的肯定。讓學生逐步明白,雖然文章稚嫩,但是只要言之有物,就是一篇好文章,從而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激情和寫作激情。
2.課堂小練筆的有效應用
語文教材中不乏辭藻華麗、感人肺腑的優(yōu)秀文章。語文教材本身就是優(yōu)秀的寫作素材,值得廣大語文教師合理去運用。在閱讀教學中,適當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適當開展課堂小練筆,讀中有寫,寫中有讀,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也能讓學生學習到優(yōu)秀文章的寫作技巧、寫作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1)仿寫句子和段落
模仿是初中生一項重要能力。日常生活中,初中生經(jīng)常不自覺的模仿老師的口吻、其它學生的動作以及影視劇中的一些片段等等。模仿的過程也是不斷豐富認識,提升自身的過程。所以,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模仿潛能,帶領學生對語文教材中一些語段進行仿寫練習。截取語文教材中的一段文本,讓學生仿寫句型、仿寫結(jié)構、仿寫風格,逐步提升學生遣詞造句的功力,同時,也能讓學生得到全新的閱讀感悟;
(2)擴寫和續(xù)寫練習
初中生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寫作需要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需要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加入。初中語文教材中,好多文章都會留有“留白”部分。作者為了達到某種寫作效果,有意識地省略了這部分的描寫。語文教師可以精心挑選出文章的留白部分,組織學生進行擴寫或者續(xù)編。
擴寫和續(xù)編都需要學生去聯(lián)系原文,這也迫使著學生開展自主閱讀,更深入的理解文章的思想。例如,在教學《丑小鴨》一文時,文中對種田人與丑小鴨的初次相遇并沒有用過多的筆墨去進行描寫,這顯然是一個大的“留白”。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從“種田人救回丑小鴨的心態(tài)”這一角度進行擴寫和續(xù)寫,從而解放學生的思想,讓學生的情感在寫作中到升華。
3.巧妙設計,強化讀寫感悟
每一次閱讀都是對思想的熏陶,每一次寫作都是情感的再一次升華。由于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由于生活環(huán)境、成長經(jīng)歷等方面的不同,這也決定了他們對于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感悟。由于學生思想和心理都不太成熟,所以,這就需要教師能夠精心設計,讓學生的情感升華朝著“真善美”這唯一的方向去發(fā)展。以《春》一文為例,文中對春天的美麗景象描寫淋漓盡致。但是,學生腦中春天的記憶卻大不相同。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春天給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描述出來,告訴學生,不要局限于《春》這篇課文,寫出自己獨特的情感,最真摯的情感,這便是“最美”。學生在閱讀了《春》一文,會在腦中勾起共鳴,或勾起不快,只要將真摯情感落實到筆下,這便是閱讀理解的一次全新突破,也是寫作中的一次完美升華。
總之,以上僅是筆者的粗鄙見解,旨在拋磚引玉,望廣大語文教育者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閆靜.讓生活化語文閱讀教學綻放光彩[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09).
[2]張霞茹.試議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方法[J].學周刊,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