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華
摘要:小學教育階段是學生在整個學習生涯中最為重要的階段,接收的知識也變的越來越多。英語是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科目,學好英語是每一位小學生的重點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閱讀部分是學好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小學教育中,以學生為中心的有效英語閱讀教學模式被廣泛推廣。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問題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3-0155-01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是人們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為了有效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zhì)量,相關教師需要認識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的價值,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方式。筆者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以供小學英語教師參考。
1.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學目標不確定
在素質(zhì)教育思想的引導下,我國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把閱讀教學的目標放在促進小學生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綜合運用能力方法,讓學生在積累詞匯等基礎知識的同時,可以對閱讀內(nèi)容深入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等等。但是我國小學英語教師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在閱讀教師中將閱讀教學的目標定位在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上,閱讀教學是為了滿足應試教育的需求,在這種錯誤的教學目標指引到,教師將學生變成了記憶的機器,讓學生記憶、背誦英語閱讀中的知識點、詞匯、經(jīng)典語句,忽視了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真正理解與掌握,從而導致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zhì)量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1.2閱讀教學方式落后
雖然我國在大力推行素質(zhì)教育,但是各個高校在招生考核中仍舊以學生的分數(shù)高低作為主考環(huán)節(jié),應試教育改革不徹底,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升學率,仍舊以知識教育為主。部分教師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仍舊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落后的閱讀教學方式容易讓小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打消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
1.3角色定位出現(xiàn)偏差
在以往的小學英語閱讀課堂中,教師占據(jù)了課堂中的主導地位,教師對知識的講解占據(jù)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學生在課堂中扮演的是聽眾的角色,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角色的定位成了知識的傳遞者與知識的接收者。教師課堂教學方式缺乏對學生學習需求的了解,課堂教學缺乏針對性,課堂教學設計完全是憑借教師的個人意愿與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
2.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特點
閱讀作為小學階段英語教學中的主要內(nèi)容,對于小學英語整體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具有直接的關系,需要相關教師予以重視。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閱讀內(nèi)容題材廣泛、閱讀教學內(nèi)容形式多樣化兩個方面。首先,英語不僅僅是一種語言文化,其中更是蘊含著一個國家與地域的文化、風土人情、天文地理知識等,與英語閱讀相關的文本很多,其中涉及到的內(nèi)容豐富多樣,如人物介紹類的、體育文化類的、民俗故事類等等,各種各樣的閱讀內(nèi)容題材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英語閱讀文化涵養(yǎng)。其次,英語閱讀的文本形式多樣化,豐富多樣的文本內(nèi)容形式猶如一場視覺盛宴,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需要根據(jù)同時內(nèi)容形式的特點有效引導學生高效閱讀,加深學生對英語文化的了解,運用多樣化的閱讀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3.有效教學策略
3.1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目標設置
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目標的設置中,需要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基礎上,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明確閱讀教學目標。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學生明確學習的方向,在此基礎上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語教學目標設置的第一步就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需要轉(zhuǎn)換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定位,發(fā)揮學生在閱讀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其中扮演引導與啟發(fā)的角色,轉(zhuǎn)變教師方式。其次教師需要設置學生綜合應用能力提升的目標,結(jié)合學生的不同層次發(fā)展情況,制定符合小學生學習需求的閱讀計劃與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習慣,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互動、探究,在生活與學習中運用英語閱讀小學習到的知識與人交流,教師需要為學生設置知識運用的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引導學生對學習心得加以分享與交流,做到虛心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3.2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選擇
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需要建立在醫(yī)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上,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注重閱讀教學中由淺人深、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原則,幫助學生樹立英語閱讀學習的自信。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方式上需要注重豐富多樣性,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如趣味化教學方式、生活化教學方式、情景化教學方式、師生互動教學方式等等。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多鼓勵學生,激勵性的語言可以幫助小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在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之后,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合理配置英語閱讀資源。將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并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層次,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針對性的閱讀指導方式,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增加學生學習難度,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與探索中掌握閱讀技巧,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此外,教師在閱讀方法設置上,可以和學生一起設置,與學生探討他們習慣的閱讀方式,在教學方法選擇中充分考量到學生的意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度。
4.結(jié)語
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思想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融人,對于教師閱讀教學目標的確立與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具有積極的作用,符合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zhì)量具有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