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馮昶瑞
摘要: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信息化技術得到快速發(fā)展,信息化教學運用于教學中已是大勢所趨,成為一種必然。一個典型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微課在實踐教學中得到了大量運用。通過流媒體的形式微課能夠在教學中體現其精髓所在。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手段,與高等數學課程有機融合在一起,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化、形象化、動態(tài)化的理解抽象化的知識。目前我國教學改革的重點是如何將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高度有機結合在一起。微課通過學情分析,明確教學設計,使得這種教學理念在實踐中得到充分展現。微課的主要載體是視頻,某種程度上如何利用視頻的形式,結合微課的教學理念,將高等數學學習的方法和理念合理的展現出來,在教學中已成為需要高校教師研究和探索的課題。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高等數學;微課設計;教學活動
中圖分類號:G21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0316822
一、前言
在知識更新時間差愈來愈短的信息化時代,微課、慕課、等便捷的教學形式在高校課堂大顯身手,在課前導入、課堂優(yōu)化、重點難點突破、拓展延伸等方面做出了重大創(chuàng)新,廣泛得到師生的一致好評。將微課設計運用到高等數學教學中,既可以提高學生們對高數學習的積極性,亦可以促進教師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但是和高數傳統的面對面教學方式相比較而言,又有著不能長時間吸引學生注意力和使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有效發(fā)揮的缺陷。因此,如何將微課與傳統教學模式相互融合并取長補短,在高數課程中運用微課教學,并使之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得到提升并讓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如何讓高等數學和新的技術得到有效的融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在實踐中得到檢驗。
二、高等數學課程中學生面臨的主要困境
1.學習習慣和方法錯誤在多年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們已經習慣了題海戰(zhàn)術,對高等數學課程亦是如此,對大量做題、題海戰(zhàn)術報有極高關注度,而忽視對教材的閱讀和理解。將教材僅僅視為查找公式定理的工具書,誠然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解。大學課堂對學生連續(xù)學習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學生在極短時間內快速吸收相關知識掌握解題技能,跟上任課教師的節(jié)奏。實際上,高等數學的學習課前預習、課上積極思考非茶館重要,適當習題輔助知識吸收即可,單純大量刷題效果并不顯著。課前不預習,課上隨意聽一聽,課后不復習,刷題也只是依葫蘆畫瓢而已,根本達不到深刻理解知識的地步。
2.對高等數學的認識不到位
高等數學是一門公共基礎課,是很多專業(yè)必須掌握的工具,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影響。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效果并未達到預期效果。究其原因,現在的中學數學教材對高等數學略有涉及,受高考試題影響,極限、定積分、導數等高等數學內容學生們在中學就有所涉獵。大一新生在看到教材之后,會下意識地認為內容都已經學習過造成掉以輕心,對之后的學習不以為意。實際上,為了應付商考,老師們多數沒有對這些概念進行推理,只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考個好成績而已。學生對這些概念理論一知半解甚至有些是誤解,只是較高成績的存在,讓學生認為已經完全吃透這些概念,恰恰相反,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重視程度離教學要求相差甚遠。
3.時間管理能力缺乏
進入大學學習以前,學生的學習生活受到教師的嚴格管理,教師提出具體的措施,學生執(zhí)行即可,因此學生對老師有極強的依賴性。在大學及以后的學習生涯中,實行教管分離,更多的老師只參與教學工作,除了上課時間沒有更多的交集,對此,學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面對突然多出的大量時間不知如何安排。面對抽象的高等數學,時間一長趕不上進度,接著缺乏教師的督促,學生容易喪失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再加上學生理解吸收的能力不一致,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很難全部兼顧到,長此以往,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微課的特點
1.適應學生的性格特征
大學生群體思維相對活躍,較其他人群而言,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相對較高,他們在課外利用信息渠道獲取與課堂教學具有同等力度甚至更高,且對課內知識能起到幫助甚至強化理解的知識。大學生剛剛脫離強硬的教育模式,對自我意識有強烈的需求,他們對不拘一格富有個性的教學模式有很強的偏好。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平板、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大范圍得到普及,大學生獲取知識、信息和學習的方式都發(fā)生了時移俗易的變化,采用微課形式進行學習已成為很是平常的事情。
2.適應高等數學的課程特點
高等數學課程具有嚴密的邏輯關系并且內容高度抽象,它的顯著特點就是定義多、公式多、定理多、題目多和學習難度大。通過文字、動畫、語音、圖像等媒介,微課將其知識點進行整合和分類,為教學和學習的模式改革提供了新方向,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大有裨益。學生通過微課可以自主控制學習進度,并對微課視頻反復觀看,加深理解。
面對在課堂上受時間因素影響不宜展開的定理和例題,微課是一個適宜的解決方式,幫助便繁為簡,找到突破點。
三、高等數學微課設計的要點
1.注重趣味性和應用性
學生對高等數學的普遍認知是其知識抽象,在現實生活中沒有過多實用價值。教師要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如何將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講述地生動有趣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高等數學的教材中,經常使用“一尺之棰”這個故事來引入無窮級數的概念,這個故事本身與現實生活沒有共通之處,趣味性也不足,但在諾芝悖論阿基里斯追烏龜這個典故中,則使用了“永久債券”這個例子。在無窮級數這個概念中引用“一尺之棰”和“永久債券”,本質上是一致的。但是“永久債券”既提及了金融學知識說明了級數的實際應用價值,也幫助學生復習了貼現的概念,可謂是一舉兩得。
2.注重選材實用性
高等數學微課主要分為概念形微課和技能型微課兩種。實踐證明,學生對將二者進行結合類似游戲刷技能點式的學習接受度更高,實用效果顯著。例如講解極限計算時可以將固定知識點進行拆分:極限的四則運算,洛必達法則,復合函數的極限運算,無窮小比較與等價量替換,夾逼原理和第一個極限等。針對每個點都制作
一份微課視頻并配備練習試題,就可以幫助學生通過自學就可以掌握極限運算。通過這樣的訓練在結合課堂教學,便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潛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3.避免形式化設計
實踐證明,學生對簡單化形式的微課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教學設計內容過關即可。所謂只在形式上徒有其表的微課不是人人買帳,并且耗費大量精力制作眩目的微課對普通教師來說也是不切實際的。另外微課講解,面對課件內容應避免簡單的重復,內容上應該通俗易懂,語言也應當飽含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