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曉燕 張淑梅
摘? 要:文學領域的“空間轉向”為弗吉尼亞·伍爾夫的《達洛維夫人》主人公克拉麗莎形象研究提供新的視野和方法。通過對社會空間和個人空間下達洛維夫人生活細節(jié)的研究,本文揭示了達洛維夫人在不同空間下強烈的主體意識以及形象的聯(lián)系和交融。
關鍵詞:達洛維夫人;社會空間;個體空間;主體意識
作者簡介:屈曉燕(1994.4-),女,河北省張家口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張淑梅(1972.10-),女,河北省唐山人,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30--02
弗吉尼亞·伍爾夫是英國二十世紀著名的小說家、文學批評家,是現代主義小說的先鋒,又因意識流創(chuàng)作和女性主義創(chuàng)作享譽世界。小說《達洛維夫人》是伍爾夫運用意識流手法描繪現代西方社會一戰(zhàn)后社會和人們精神世界的巨大轉變以及“房中天使”的生活境遇。小說描繪了女主人公克拉麗莎一天的生活,然而展先給讀者的卻是達洛維夫人的一生。
空間批評是一種基于20世紀80年代文化地理學、文化研究等后現代理論發(fā)展起來,涉及人文、地理、政治、社會等多個學科,具有跨學科性、開放性的文學批評方法。空間批評的早期奠基者主要包括亨利·列斐伏爾、米歇爾·??隆⑦~克·克朗、菲利普·韋格納、愛德華·索亞等學者。1974年,列斐伏爾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社會)空間是一種(社會)生產”的觀點,開啟了文學領域引人矚目的“空間轉向”。[1]空間不再是一個承載社會關系的靜止的容器,而是一種動態(tài)的生產模式。空間敘事打破現代小說的傳統(tǒng)敘事結構,超越了空間的單純的地理意義。同時,伍爾夫運用意識流手法打破小說的時空界限,弱化情節(jié),在人物塑造方面具有高度濃縮性,由此可見伍爾夫對文本空間運用的先見之明?!爱斀衽灾髁x詩學要么只強調外部世界對女性的壓抑,要么只關注女性主體的內部屬性?!盵2]本文運用空間批評,分別從社會空間和個人空間兩個方面探索達洛維夫人在不同空間下自我的壓抑、斗爭的獨特生存經驗。
一、社會空間下的掙扎
社會空間是最初由亨利·列斐伏爾提出,強調空間的社會涵義,體現時間、空間、社會關系的統(tǒng)一,并起決定性作用。隨后??聫恼魏蜋嗔Φ慕嵌确治隹臻g的社會屬性,將社會空間視為社會關系和權力角逐的場域。社會空間不僅指文本中的場所和地點,還包括人物間交往交流而成的非物質空間。
《達洛維夫人》中的社會空間是一戰(zhàn)帶來的巨大破壞、戰(zhàn)后籠罩在英國社會的懷疑焦慮的精神陰影以及長期以來主宰著女性生存的父權制傳統(tǒng)。小說開頭第一句“達洛維夫人說她自己去買花”,看似平淡的一句,卻道出了“家中天使”克拉麗莎的自我意志和勇氣,她勇敢選擇邁入男性主宰的大街。在斯克羅普·珀維斯看來,達洛維夫人是“可愛的”、“有點像只小鳥”、“輕盈活潑”。雖不免淪為男性眼中的“他者”和客體,卻透露出她身上獨特的堅忍和活力。在等待過馬路時,克拉麗莎感到自己像個隱形人,“剩下的唯有達洛維夫人自己,甚至連克拉麗莎都不存在了,只剩下理查德·達洛維夫人?!盵3]即使克拉麗莎是位指揮若定的女主人,但在繁忙世俗的大街上,她只是一位女性,家中的特權并不能賦予她在外同樣的權力。
多年后與昔日情人彼得·沃爾什的交流不復往日精神上的默契,克拉麗莎認為沃爾什的人生充滿失敗,在物欲橫流的年代選擇前往印度,卻惹得一身麻煩,甚至譏諷“那些印度女人也許能理解吧——那些傻乎乎的、漂亮的、膚淺的女人”。 [3]在克拉麗莎看來,彼得的人生是失敗的,同時慶幸自己當年的選擇。她靠著敏銳的女性直覺,明白自己的人生訴求,在遇到理查德·達洛維時,盡管聽到他對自己熱愛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大放厥詞,仍然為達洛維的“無比誠實”和“有主見”所傾倒。多年的倫敦生活早已磨礪了克拉麗莎的棱角,她世故、過分關心身份地位,當得知自己沒有被布魯頓夫人邀請到午餐會而慌張顫抖,不能容忍上流社會中對自己的不尊重和無視。
小說對克拉麗莎刻畫的精彩之處還在于宴會的舉辦。宴會上充斥著上流社會的觥籌交錯和嬌奢權威,達洛維夫人穿梭在人群之中,熟稔地和每一位到臨的客人寒暄,首相大人的到來更是為宴會的成功舉辦而增輝。當克拉麗莎得知一位年輕人自殺后,她不禁走進一間小房間,思忖著那位年輕人的生命,同時,她清醒地告訴自己她要回到派對中去,即使外面的世界將她困在家中一隅。社會空間下的達洛維夫人盡管是被壓抑的、注視著的,同時,她并沒有服從社會制度和習俗的制約,她勇敢、充滿活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努力彰顯個人價值。
二、個體空間下的反抗
個體空間概念來源于對社會空間概念的闡釋,相比社會空間,更側重“內部”,即人物的生活特征和個人心理?!靶≌f中的個體空間指的是具有人物典型特征的場所以及個人心理空間?!盵4]同時,小說中的個體空間與社會、文化緊密相關,具有獨特性、差異性、主觀性。
作為成功躋身上流社會的達洛維夫人,在井然有序的家宅中體會到了極大的滿足感。她是發(fā)號施令的達洛維夫人,掌管家中大小一切事物。當她從擁擠喧囂的大街回到家中,“她感覺自己像個遠離塵囂的修女”,女仆裙擺的窸窣聲、廚娘的口哨聲、打字機的咔噠聲,這些美妙的時刻都暗示著達洛維夫人管理家庭事務的成功,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滿足感。除此之外,達洛維夫人還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閣樓上的房間。伍爾夫曾指出:“一個女人如果想寫小說一定要有錢,還要有一間自己的屋子?!?[5]對于克拉麗莎來說,雖然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不能在經濟上獲得獨立,但卻是她精神自由馳騁的圣地。當克拉麗莎回到這間屋子,她可以褪去華麗的衣物,閱讀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馬爾博男爵的《回憶錄》、關于莫斯科大撤退的描述。并帶著生完孩子后依舊保留的處女感,回憶自己的青蔥歲月,回憶那個總是風風火火充滿激情的薩利·西頓。然而昔日熱烈真摯的情感被克拉麗莎深深壓抑在記憶的遠處,往昔的情感已毫無意義,不過是漫長人生中的浮光掠影罷了。
克拉麗莎的個人空間盡管圈于家宅之中、閣樓房間之中,她卻不忘構建自己獨特自由的精神世界?!皳碛歇毩⒁庾R的主體意識的人是懂得反省的,而反省是一個人能夠看清自身地位、掌控自身命運的前提。”[6]同時,她深知這樣的生活得益于丈夫達洛維先生的支持,“他就是她生活的基礎”。暢游在舒適安穩(wěn)的閣樓房間時,克拉麗莎也不忘準備晚宴,縫補衣裙、安排事務,她樂于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這些瑣碎之中。無論個人世界如何獨特精彩,也要同現實世界緊密聯(lián)系。
通過空間批評分析弗吉尼亞·伍爾夫小說中達洛維夫人的形象可以發(fā)現,社會空間和個人空間下達洛維夫人的形象不是分離割裂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交融。克拉麗莎并沒有一味受到外部世界打壓而放棄反抗,更沒有完全喪失主體性。她游走在家宅內外,依靠女性的強大直覺和特殊經驗,保護自己的主體性不被消磨,保持同社會的聯(lián)系。運用空間理論分析《達洛維夫人》利于讀者深入了解克拉麗莎的形象,為當代社會構建和諧理想的兩性關系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LEFEBVR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 New Jersey: Wiley-Blackwell.
[2]王建香, 2002. 論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女性主義詩學思想形態(tài)[J]. 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6(6): 66-70.
[3]弗吉尼亞·伍爾夫, 姜向明譯. 2014. 達洛維夫人[M]. 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4]吳慶軍. 2008. 空間批評下的喬伊斯小說解讀[J].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 (2): 77.
[5]弗吉尼亞·伍爾夫. 2001. 伍爾芙隨筆全集[M].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魏來貴, 王菊麗, 2017. 突破他者重圍——論《達洛維夫人》中的女性自我構建[J]. 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34: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