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蕭紅作為我國杰出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不僅體現(xiàn)了時代的特點,也巧妙地與女性主義相結合,在她的創(chuàng)作中通過細膩的文字,將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困境、經(jīng)歷展現(xiàn)出來。她的作品體現(xiàn)了強烈的女性意識。本文就從幾個方面對其作品中的女性主義意識進行分析。
關鍵詞:蕭紅;小說作品;女性意識
作者簡介:張拴剛(1975.11-),男,漢族,河南三門峽人,大學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女性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30-0-02
一、女性意識在蕭紅小說中的體現(xiàn)
第一,比較同情女性艱難的生存狀態(tài),作家蕭紅有著強烈的性別意識,其對北中國眾多社會底層婦女艱難的生存狀態(tài)給予了廣泛的關注,所以蕭紅的作品一般通過社會生存的視角,對女性艱辛的生存與卑微的生命進行了刻畫,也就是關注人類生存的困難境地。蕭紅主要關注女性的生活血淚史,從女性的角度出發(fā),表達對她們的同情之心,同時深刻批判與反思女性長期以來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及蔑視。在蕭紅早期創(chuàng)作的小說中,就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一定的女性意識,主要體現(xiàn)為作家對廣大女性悲憫的關懷以及同情。小說中地主對已經(jīng)懷有身孕的王阿姨進行壓榨,王阿姨被逼走上絕路,最后只留下孤獨與可憐的小環(huán)以及同她一樣有著悲慘命名的王姓妹子們,她們都是被命運拋棄的一群人,最終迎來的是悲慘的命運。對此,作家蕭紅對他們艱難的生存境遇與悲慘的人生表示深深的同情與悲憫。
第二,為女性生育經(jīng)歷的苦痛表示感嘆。蕭紅生育的孩子因多種原因最終離她而去,遭受的苦難可想而知,在《五月的刑罰》當中,蕭紅講訴了其生育的痛苦,此篇小說也是蕭紅專門為女性生育而編撰的。事實上,生育是一件極其偉大的事情,然而蕭紅卻將其稱之為女性生育的無意識,值生育年齡的女性受到了多重傷害,可謂是酷刑。在文中蕭紅描述了自身生育的全過程,表達出了女性生育的痛苦。與動物無意識的生育過程基本相同,若無愛情的支撐,就只剩下肉體交配和痛苦。蕭紅以自身的經(jīng)歷并站在女性的立場,對生育過程進行了描述,不僅要經(jīng)受生育苦痛的折磨,還要受到男人的欺凌。此外,蕭紅還在《王阿姨的死》當中將女性生育比作成動物生育,又在《生死場》當中描述了五姑姑痛苦的生育過程,既難受又讓人感覺惡心。生育本身是一件極其偉大的事情,男人并不具備此條件而是女性獨有的,但是女人卻不得不為此經(jīng)歷痛苦,不僅如此女人還要經(jīng)歷男人的欺凌,讓蕭紅為女人的經(jīng)歷表示感嘆。蕭紅將女人生育與動物生育相比較,是具有一定諷刺意味的,動物繁衍生息與女性生養(yǎng)下一代,蕭紅故意將兩者放在一起,是為了加強諷刺的效果。蕭紅期望描述女性生育經(jīng)歷的苦痛,來讓人們認識到女性生存的不易,是無意義的循環(huán),也是無價值的毀滅,從這一點能夠看出蕭紅對女性生育經(jīng)歷的苦痛發(fā)出的感嘆和不平,也表現(xiàn)出了蕭紅身上悲憤的女性意識。
此外,作者無情地控訴了女性沒有愛情的婚姻。因為蕭紅的情感經(jīng)歷了很多坎坷,并非一帆風順,獨立自由的婚姻愛情是蕭紅一生的追求,為此她投入了自己的真感情,但是最終等來的后果卻是男性的背叛與拋棄,因此作者在追求愛情婚姻過程中細微的情感變化,通過女性愛情婚姻的視角,對婚姻中女性受到的男性的欺壓與摧殘進行深入的刻畫,通過文字描寫無情地控訴男性的行為,此種女性敏感是男性作家不具備的。
二、蕭紅小說中女性意識的特征
一方面,作家蕭紅作品中底層敘述是女性意識最顯著的特點。蕭紅的一生是關注社會底層婦女艱苦生存、命運悲慘、文化處境與精神悲劇的一生,底層敘述的特點非常鮮明,這也是蕭紅關注女性意識獨有的特征。很明顯,不同于新文化運動時期女性作家描寫青年知識女性以及對上層貴婦愛情生活的關注,她們一般以愛情作為引子,女性苦悶與憂慮的愛琴婚姻是他們描寫的主要內容,對他們婚姻生活中內心世界的變化進行窺探。與18世紀30-40年代部分女性作家呈現(xiàn)女性意識逐漸減弱的情況不同,這部分女作家更關注外部世界,很多作家的社會與政治意識都超過了女性意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就是丁玲。丁玲的創(chuàng)作時期的劃分、人生經(jīng)歷都與幾大歷史時期密切相關,在堅持女性主體意識上,丁玲首先表現(xiàn)出鮮明的女性意識,然后女心意識逐漸弱化,最后女性意識蕩然無存。而且與以都市女性日常生存活動作為突破口而被廣為人知的張愛玲不同,落寞的封建舊女性不同形態(tài)的人生與病態(tài)心理是丁玲的關注點。蕭紅以落后、愚昧、艱苦與閉塞的中國北方廣袤的鄉(xiāng)土世界作為描寫對象,對廣大的社會底層女性進行深入的刻畫。憑借女性獨有的敏感,對閉塞的農村與女性艱難的生存狀態(tài)、整個中華民族壓抑的狀態(tài)進行描寫。作家蕭紅脫離了主流政治與社會意識的束縛,通過自身的親身體驗對女性生育承受的痛苦進行描寫,通過女性獨有的感受形象描述女性內心世界細微的變化,相比關注上層社會的女性作家,蕭紅主要關注底層社會女性的命運,她對中國北方底層女性凌亂的日?,嵤?,生活的單調性,悲慘的命運與艱苦的生活等進行了深刻的描寫,是女性意識接地氣的體現(xiàn),所以蕭紅所敘述的社會底層女性艱難的生存體現(xiàn)了她女性意識中包含著濃烈的生存意識。小說《王阿嫂之死》中主人公王阿嫂凄慘的人生,《生死場》中丈夫拋棄了癱瘓的月英,導致她最終凄慘的離開人世,麻面婆在迷糊的情況下被二里半打罵的同情,金枝被逼迫陷于無奈的境地等。小說《生死場》蘊藏著中華民族堅韌的性格,小說深刻地描寫了我國北方黑土地上與動物生存方式比較相似的人們的生存狀態(tài),同時描寫了這些人對生老病死不斷輪回的態(tài)度,從側面反映說明作者蕭紅比較關注生命,同時深刻地思考國民性。通過她的描寫,女性地地位是極為卑微的,還比不上動植物,同時女性具有麻木的一面,因為麻木,她們不得不在艱難的生存環(huán)境中茍且地生活著。蕭紅憑借男性作家不具備的體驗對底層社會女性艱難的生存環(huán)境與悲慘的命運進行深刻地描寫,表現(xiàn)出強烈的生命意識。許多小說作品都表現(xiàn)出作者明顯的女性意識,并且此種蘊藏著濃厚的生命意識的女性意識極為厚重,蕭紅投入畢生精力,用文字的方式描寫了社會底層廣大女性艱難的生存狀態(tài),同時深刻地反思女性悲慘的命運與活著的價值,對女性所處的文化處境與精神世界的悲劇進行追問,通過底層敘述的維度是蕭紅女性意識最顯著的特征,因此決定了她的女性意識與沉甸甸的生命意識融為一體。
是與男權的抗爭,同時也是在批判男人的無情。在蕭紅的一生中,經(jīng)歷了社會階級和男權主義的雙重壓迫,以至于其生活無法穩(wěn)定,情感接連受挫且身受病痛的折磨。蕭紅整個人生都在對抗男權,起初蕭紅父親干預了其婚姻,但是其勇敢擺脫,為了讓女性的尊嚴得到保護而與蕭軍徹底分開。在蕭軍的帶領下,蕭紅進入到了文學創(chuàng)作當中,但是蕭紅始終無法接受蕭軍的大男子主義。正因如此,蕭紅在接觸創(chuàng)作時就以性別作為切入點,從女性的角度來體會社會底層婦女所經(jīng)歷的苦痛,描述女性生活中所遭受的傷害和痛苦,以及在婚姻當中遭受的苦難,是對男權文化表示批判。
三、蕭紅小說中女性意識的文學史價值及意義
在蕭紅的小說中能夠深深地體會到女性意識,一方面將女性記憶留在了現(xiàn)代文學當中,另一方面也刺激了當代女性文學發(fā)展,由此可見蕭紅的小說起到了刺激當代女性文學成長的作用,有著較強的文學史價值。蕭紅生活的年代為三四十年代,由于當時文化背景比較特殊且家庭思想十分封建,在此背景下讓蕭紅的女性意識愈加強烈,她的一生都在為喚醒女性意識和解放女性而努力。此外,蕭紅邊緣化敘述的方式讓其能夠切實體會到女性的感受,也能敏感的接受到女性心理的變化。女性文學是新時期當中當代文學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女性邊緣化敘述導致其無法以主流文化對女性經(jīng)驗和身體進行描述,包括女性經(jīng)歷的生育痛、欲望以及面臨的困難等,女性文學在新時期開始穩(wěn)定發(fā)展。例如,以林白和陳染為代表的女性作家,在其小說中能夠明確地感受到小女人的形象,是更加深入的批判和解剖男性,使用女性話語結構的形式來搶奪女性該有的權利,用中國文學語言來說這是反傳統(tǒng)敘述,是用女性的切身體會來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也可以表示為女性軀體寫作。在蕭紅的小說中表現(xiàn)出的女性意識,有著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也有著豐富的文學史價值。在蕭紅的小說中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底層女性生活的苦痛,蕭紅也在小說中對關注了她們的生命意義,切實描述了她們對抗命運和生死的過程,是一種喚起女性意識覺醒和尊嚴的方式,同時也是反思女性經(jīng)歷此種困境的原因,真切的批判了男性和女性的不平等,希望通過此種方式喚起女性崛起開始關注自身。以閱讀蕭紅小說的形式來提升女性的意識,建立獨立于男性的意識,勇于走出婚姻困境并在社會上找到自我價值,與不平等的社會秩序進行對抗,奪回自身應享有的權益。只有女性主體足夠強大,才能讓女性能夠在婚姻當中要求靈魂的平等,從而讓女性能夠在婚姻方面擁有選擇權,若不滿足現(xiàn)有的婚姻,能夠解除婚約并不會因此受到非議,一夫一妻制度必須將三妻四妾的封建制度取而代之,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此外,女性積極參與到社會活動當中來,不受家庭的束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放受家庭束縛的女性。作為基本國策之一的男女平等,許多女性與男性享有平等的學習機會,在學習與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肩負起大量的社會工作與重大的社會責任。每個領域的存在與發(fā)展都離不開女性的支持,她們中有的人是政治領袖,有的人是商業(yè)精英,文化學者以及娛樂明星等。在各自的崗位上,她們全面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與優(yōu)勢,為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貢獻力量。在社會創(chuàng)造的經(jīng)濟利益中,女性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進而確立了女性在社會中的經(jīng)濟地位,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的局面發(fā)生了較大改變,在推動社會發(fā)展與進步的過程中,女性享有與男性平等的地位,同時做出的貢獻也是巨大的。
參考文獻:
[1]方宏蕾. 蕭紅與林芙美子詩歌女性意識比較[D].重慶師范大學,2018.
[2]吳慧理. 論蕭紅作品的審美意蘊[D].淮北師范大學,2018.
[3]林嘉欣. 論蕭紅作品中的生命書寫與生存追問[D].廣州大學,2017.
[4]吳師蘭.淺談蕭紅小說創(chuàng)作的女性主義色彩[J].遼寧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jīng)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03):45-47.
[5]劉馨逸. 蕭紅小說藝術的情緒與節(jié)奏[D].華中科技大學,2016.
[6]陳瑩. 論蕭紅小說中的女性苦難敘事[D].廣西師范學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