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超麗
摘 ?要:教師和學生的生活中需要大量閱讀,積累語言文字材料和精神內容,并以語文課堂為“語言運用”和精神成長的平臺,實現(xiàn)學生語文學習進入良性循環(huán)。改善教師只重視教材,只重視文本解讀的狹隘語文教學觀,嘗試語文課程的科學建構,嘗試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
關鍵詞:閱讀環(huán)境;閱讀情境;閱讀評價;閱讀成果
在浦江縣“大語文觀”下的課程改革戰(zhàn)略部署下,檀溪中心小學著力于為學生開辟和創(chuàng)造“大閱讀”的機會和任務,讓學生在學校要求和教師指導下大量閱讀,積累語言文字材料和精神內容,并以語文課堂為“語言運用”和精神成長的平臺,實現(xiàn)學生語文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上升。
一、閱讀環(huán)境生態(tài)建設
環(huán)境生態(tài)建設主要包含了圖書館、閱覽室以及閱讀走廊書吧等場所的建設。它是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環(huán)境基礎,是必不可少的外在條件。雖然良好的環(huán)境基礎并不一定帶來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但在良好的環(huán)境生態(tài)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能夠自然而然地幫助學生樹立閱讀意識。
(一)圖書館、閱覽室建設
圖書館、閱覽室是閱讀環(huán)境生態(tài)建設最重要的場所,是知識的海洋,學生的第二教室。寬亮、舒心、富有人文氣息的圖書館、閱覽室必然會吸引學生的關注,學生愿意去圖書館、閱覽室,樂于在圖書館、閱覽室閱讀。
書籍是圖書館的靈魂。檀溪中小農(nóng)村讀書館藏書的來源主要有三條途徑:學校經(jīng)費購買、政策性配送、學生社區(qū)共享或捐贈。光有圖書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優(yōu)秀的圖書管理員,做好書籍的登記、借閱、整理等工作。
(二)班級讀書角建設
讀書角是課外閱讀環(huán)境建設的重要陣地,是學生最方便借閱書籍的地方,能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為班級增添濃濃的書香氣息。每個班級都要根據(jù)班級特點建立各具特色的班級圖書角,書語亭、翠微閣、書香齋等各種各樣的名字應運而生。
(三)走廊書吧建設
圖書館、班級圖書角都是固定在室內,閱讀更應該變成一種隨處可見、無處不在的閱讀行為,處處有閱讀,處處有書香。因此,在學校的各個公共場所、童玩區(qū)設立閱讀點也顯得十分必要。
通過“圖書館、閱覽室——班級讀書角——走廊書吧”的建設,實現(xiàn)學校開放式閱讀,讓書香飄滿整個校園。
二、閱讀活動生態(tài)建設
活動生態(tài)建設就是通過豐富多彩的閱讀實踐活動推進學生課外閱讀素養(yǎng)的發(fā)展。在轟轟烈烈的閱讀活動中,學生無形中就被帶入閱讀的氛圍,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在活動中得以激發(fā)。
(一)常規(guī)性系列活動
1.每天的閱讀常規(guī)活動
晨讀,課外閱讀要落到實處,給學生固定的閱讀時間。在學校的課程表上具體地安排學生每日晨讀的具體時間,從時間上對學生的每天早晨的閱讀時間予以保證,規(guī)定為30分鐘。午閱,每天學生中午用餐后到下午正課之間的時間為讀報時間。暮省,教師鼓勵學生建立自己的閱讀筆記,對自己閱讀的書目、每日閱讀的頁數(shù)進行記錄,還可以寫下自己閱讀之后的收獲和感受。
2.每周的經(jīng)典導讀
升旗是每周固定的全校性大型活動,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結束后,帶領學生進行經(jīng)典導讀。每周一句名家名言,每學期一共20句。導讀活動由學校骨干教師輪流主持,負責介紹名句出處、解讀名句的內涵、學習名句所要傳達的精神以及帶領全校師生集體誦讀名句。
3.單周三課外閱讀課
在每個單周周三下午設置課外閱讀課,由班主任老師擔任指導者。課外閱讀課的形式可以是較為豐富的,閱讀的范圍可以包括經(jīng)典誦讀、名著賞析、好書推薦、名著電影欣賞、話劇表演、讀者交流會等等。
在以上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中,可以采用閱讀存折、閱讀書簽等形式督促孩子閱讀,并從中獲得閱讀帶來的快樂。
(二)評價性系列活動
學生的閱讀行為帶有隨意性,因此,必須予以不斷的強化和鼓勵,才能讓學生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閱讀習慣。那么,評價性的激勵手段就顯得必不可少了。
1.校長有約
學生個人而言,每周檢查一次閱讀存折和閱讀筆記,認真閱讀就獎勵一張書簽,集齊八張書簽就能兌換一個小心愿,集齊十五張書簽就能拿到一張校長讀書借閱卡,學生憑著校長讀書借閱卡可以去校長室借閱讀書,如果有學生集齊二十張書簽就有機會收到校長的邀請,共進午餐。
2.書香班級
每天學校設立專門閱讀監(jiān)督崗,每天在晨讀、午閱間進行巡視。如果班級學生認真閱讀,就獎勵一張笑臉,每張笑臉在班級四項競賽中進行兌換獎勵積分。為了鼓勵各個班級的“書香”建設,學校設立“書香”班級獎。
3.書香家庭
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形成離不開每個家庭的支持,需要每個父母的參與。其中親子閱讀是書香家庭的重點項目。
設置班級閱讀群,建立一個家校之間、家長之間、生生之間的網(wǎng)絡互動平臺。邀請班級中有閱讀興趣和組織能力的家長擔任群管理員,學生可以在線分享閱讀成果,推薦自己看過的好書,互換書籍閱讀。教師給家長提供選書的建議,并定期向家長推薦書目。
三、閱讀活動初見成效
(一)快速閱讀
讓學生讀得更快,是互文閱讀帶來的最顯著變化。學生要在一節(jié)課中閱讀至少兩篇文章,完成相關的閱讀任務,倒逼學生想方設法提高閱讀速度。經(jīng)常進行這種限時性的閱讀訓練,學生的跳讀、掃讀等快速閱讀能力、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快速概括歸納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
(二)整合信息
單篇閱讀因受文本信息單一的限制,很難實施整合信息的閱讀訓練。在互文閱讀當中,因信息豐富、多元,學生很自然地就使用整合的策略開展閱讀活動。比如,用范恩圖比較,用概念圖統(tǒng)整以及連結、辨析、猜測和穿越,在閱讀中實踐了整合信息的具體策略。
四、閱讀水平穩(wěn)步提升
(一)縱向比較
與自身相比,前幾年,大大小小的比賽不少,一開始孩子參與的積極性較高,但局限于自身的閱讀水平,成效不高。孩子逐漸失去了信心,也沒了興趣。自從學校大力開展大閱讀活動之后,老師和孩子都慢慢掌握了閱讀方法,信心倍增,趕超了前幾年的自身比總和。
(二)橫向比較
與相關農(nóng)村學校相比,農(nóng)村學校受家庭教育影響,基本處于閱讀貧瘠階段。從前幾年來看,孩子的閱讀水平雖有差異,但不算明顯。但從近幾年來看,本校孩子由于閱讀能力的提升,各項競賽獲獎面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王麗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54.
[2]姚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8(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