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華
培養(yǎng)高素質合格人才,教師必須把培養(yǎng)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身體健康、心靈美好、具有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并有良好的習慣作為教育的主要任務。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是手段,“育”是目的。因此,我們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用科學知識教會學生求真,用教學藝術讓學生懂得求美,示范引領,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引導學生懂得求善。
一、關愛是助學生成長的源頭
從教以來,令筆者記憶深刻的是那一次執(zhí)教《圓錐的體積》。在探討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之間的關系中,為了便于觀察,筆者用紅墨水把容器的水染紅,結果引來了幾位男生的竊竊私語。其中有個男生說這些水好像女生的“那個”,六年級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的初期,對一些事情特別敏感,大部分同學都明白“那個”指什么,女孩子害羞得低下了頭,而男孩子則興奮地看著筆者。筆者看了看他們,然后面對全班同學,從容地說:“是的,月經是紅色的。這是我們女孩子長大的一個標志,同樣男孩子有男孩子的長大標志?!薄坝惺裁礃酥??”一下子好幾個男生異口同聲問道。這時全班學生都期待又興奮地看著筆者?!澳泻⒆佑泻斫Y,會長胡子等,你們想知道,我們組織一次生理健康學習。”“你們這樣比喻不好,影響了自己的形象,今后要注意,現在我們繼續(xù)實驗?!睕]有大聲地呵叱,理解學生的好奇心,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一場小風波就平息了。
張齊華老師在教學觀摩研討會上,特別提到要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他是把感情擺在了首位,這與白居易的“未成曲調先有情”如出一轍。
二、鼓勵是促學生進步的動力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點在于它的工作對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動著的個體。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常常鼓勵學生,如,“誰來說說”“你說的真不錯”“你的解法真好”……真誠的鼓勵,讓學生開心快樂,從而又促進學生爭取更好的表現。對于后進生,教育工作者要給予更多的關懷和熱情的鼓勵,因為他們更加需要。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復習課時,主要是以小組競賽的形式,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為了調動課堂氣氛課前兩分鐘組織一場說反話的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有一位學生的反應稍慢,在整齊宏亮的聲音中,只有她的與眾不同。全班所有的目光都注視著這個女孩,此時的她很害羞地低下了頭。平常的她學習成績在班上就非常一般,遇到這種局面后,就讓她更覺得不好意思,不敢抬頭了。而筆者就在此時抓住這個機會,在當時沒有說一句話,過十來秒之后筆得微笑地走到她面前,在她耳邊悄悄地說了兩句話:“我相信你這節(jié)課會有出色的表現,因為你在玩這個游戲時聲音特別的宏亮。”并握了握她的手,這下她的臉上出現了笑容,眼神里充滿了感激。其他學生都好奇地看著筆者,而筆者走到講臺前向各位同學示以一個微笑,這時所有的同學都笑了,教室又恢復了熱烈的氣氛。整節(jié)課下來,這位學生的表現非常出色,就因為一個小小的舉動,維護了她的尊嚴,給了她自信,讓她感受到師生之間的平等,生與生之間的平等,而不會因為平時學習成績差而在任何時候會影響自己。
三、多一點愛心,少一點冷漠
陶行知先生說過:“愛心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打到心的深處?!?/p>
“不放棄每一位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老師自身對學生的感染,同樣具有無形的德育滲透作用。
班上有一位姓左的男孩,性格比較內向,課堂很少舉手發(fā)言。在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時,筆者讓他出來板書練習。他聽到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用手一個勁地搓頭,有點不知所措地看著筆者。筆者微笑地看著他,他才很不情愿地走了出來。在黑板前站著看了好一會,拿粉筆的手有點抖,手心滿是汗,只做了第一步就做不下去了,急得眼圈都紅了,雙手搓來搓去。看到這個情景,筆才輕輕地走過去,用手摸摸他的頭,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聲地安慰他不要著急,慢慢地引導他往下做?!澳愕某朔谠E很熟練,比同學們快多了?!边m時的鼓勵,讓他重獲信心?!澳愣藛??”“嗯”很快他就把題做出來了?!巴瑢W們,這位同學做題正確,書寫工整美觀,我們要向他學習。”在熱烈的掌聲中,他流著淚笑了,這是他開心的眼淚,成功的喜悅溢于言表。因此,我們作為老師的為了教育好下一代,當有一份愛生如子的感情,老師的愛,可以讓學生的閃光點盡量發(fā)光,從而激發(fā)學習的自信心。
只有讓學生感受到愛的尊重,學生才能變得樂觀和自信;才能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的觀點;才能爭辯質疑,標新立異;才能生動活潑,大膽探索。
四、耐心引導,用心育人
一位教育專家講到“世上沒有任何兩粒沙子是一樣的,也沒有任何兩片相同的樹葉?!边@句話真是恰到好處地證明了我們每一個學生,我們所面對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有千差萬別的。由于家庭教育的差異,學生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有的孩子反應敏捷,學習能力強,懂得感恩; 也有個別孩子缺乏父母的關愛而形成任性,冷漠,孤僻以及自卑等。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與他們進行平等的溝通,尤其是有自卑心理的孩子,與同學相處會異常敏感,只要同學隨口一說,就懷疑說的是他,特別容易生氣受傷。要消除他的自卑感,教師就要經常勉勵,經常夸他,好孩子都是大家夸出來的。
班中小廖就是典型的問題生。都說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師。他父母對他的教育都是簡單而粗暴,因此他急躁而自卑。同學之間有點小矛盾,就馬上滿臉漲得通紅,脖子上的青筋都露出來,想都不想就揮拳相向??伤麉s是一個非常熱心的孩子,動手能力比班里許多同學都好。為了轉化他,筆者經常找他談話進行心理疏導。當他與同學發(fā)生矛盾,情緒激動時,輕輕握住他的手,讓他深呼吸放松自己,這樣的教育“無聲勝有聲”。同時讓他多為班做事,每天維護班中的綠色小植物,管理放學路隊,做路隊長,讓他擁有更多的正能量。經過反復地溝通,耐心地教育,小廖成了文明有禮,熱心做事,樂于助人的小班干。
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呼應。在新課程理念中,提倡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笆畟€指頭有長短”,每個指頭都有它的特長和用途。我們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充分認識和尊重十個手指的個性差異,并且要通過我們扎實有效的工作,保護好他們各自的特長,發(fā)揮好他們的用途,力爭他們的特長和用途有新的發(fā)展和進步。“因為喜歡你,所以愛上你的課。”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驕傲。
參考文獻: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2]教育部.數學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