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圖瑞
【摘要】“六課型”是以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目的、課程內容、教學方式等為依據(jù)開展的新型課程活動,對指導綜合實踐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傲n型”的教學理論對小學綜合實踐教學具有方向性和指導性。筆者針對每一課型的特殊視角,在綜合實踐教學中總結出“趣、導 、實、活、細、新”的六字訣竅,教學由此變得更簡潔,課堂流程更清晰,學生學習更得要領。
【關鍵詞】趣;導;實;活;細;新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開放性非常強的課程,重實踐探究,重親自操作,重方法總結。在“選題課”“開題課”“活動策劃課”“方法指導課”“階段研討課”“成果展評課”中運用“趣、導 、實、活、細、新”的方法,活用課型,更有效地引領學生開展活動。
一、選題課“趣”引路
《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指出:“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xiàn)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tài)。這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币虼耍谶x題時,要遵循“切實可行”的原則,把握好“感興趣”“有價值”“能研究”三個關鍵要素,指導學生選題。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感興趣”是學生一切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真正動力,“趣”味做足,選題課必將成功。
中秋節(jié)前夕,正好上“中秋節(jié)”的綜合實踐活動。筆者圍繞一個“趣”字,進行了精心設計。我首先給學生帶來了一首藏頭詩:我是一只螢光棒 \ 非常想給人光芒\月亮不與日爭光\亮月懸掛夜空上\賽過太陽夜晚藏\月亮就是我榜樣\亮度雖小志高強。然后,讓學生尋找這首詩的特別之處。孩子們在一次次的碰撞中,終于有一位孩子發(fā)現(xiàn)了每一行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是“我非月亮賽月亮”,教室里一片歡騰。
一首小小的藏頭詩使學生趣味盎然,熱情高漲,以“中秋佳節(jié)”為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開題課“導”為先
開題課在整個實踐活動過程中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務是圍繞主題確定具體的研究內容,學生因為學習能力不足和相應經驗的欠缺,對自己的開題研究會過于受以往經驗的影響,研究停留在不斷重復上,缺乏創(chuàng)新,研究價值不高。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jù)教材設定的主題提出一些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并以此為基礎生成適合學生興趣和特長的研究小主題。
執(zhí)教開題課——《生活中的規(guī)則》,筆者導放相結合,指導學生在開題課上確立研究小主題的課堂實錄。
師:今天老師在樓道拐彎處幾乎被一個往前沖的學生撞到,你能怎樣約束他不跑?
生:制定走路規(guī)則。
師:對,你們小組就往這個方向研究,給自己的研究取個響亮的名號。
師:生活中的規(guī)則,除了走路規(guī)則還可以有什么規(guī)則值得研究呢?
一石激起千層浪,“爬山,遛狗,踩草坪,大聲喊叫……”各種規(guī)則都成了孩子們研究的小主題。
巧引妙導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金鑰匙。開題課型中,教師的導是綜合實踐活動成功的關鍵。
三、活動策劃課要落“實”
學生依據(jù)自己的興趣選定并確立研究的小主題后,就開始著手制定研究計劃。學生定計劃必須考慮研究過程中的變化,因此活動策劃課要做足“實”字。 在設計活動策劃課時,要精心準備,未雨綢繆。我在上《話說中秋》活動策劃課時這樣落到實處:
一是展示一份詳細的活動方案表范例,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撰寫活動方案。范例引路,有樣可學 ,提高效率。二是教師提出要求,各小組動手商議撰寫活動方案。三是評議方案再開展活動。附:花燈組的活動方案表。
該方案有明顯的不足,不僅沒有明確的分工與合作的安排,活動的流程也沒有。當碰到實際問題執(zhí)行不了時更沒有應急的預案。在激烈的評議中花燈小組改進了方案,其他小組也完善了方案。
活動策劃課扎實了,后續(xù)工作才能有條不紊地去開展。
四、方法指導課做“活”
“方法指導課是一種特殊的課型,它既可作為獨立的課型形態(tài)存在,也可以成為其它課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睂W生在活動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離不開教師的具體指導和幫助。在方法指導上,教師要深入觀察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況,緊緊抓住核心問題采取實用且靈活多變的有效方法去幫助學生。“活”是這一課型的關鍵詞。下面是我在方法指導課上的一段教學札記:
本次活動主題是“中秋風俗”,要求各小組依靠小組的力量解決問題,不能僅僅依賴老師。中秋風俗小組講述了他們在準備展示成果中遇到的問題,如資料過多,難以篩選。我先讓他們尋求其他小組的幫助。但由于本次活動要進行評獎,他們沒有得到很好的幫助,看到這一組成員的能力相對較弱。于是,我改變了活動規(guī)則,提出兩小組合作的將加分,這下,“中秋詩詞誦”小組主動與他們合作。幫助該小組把資料分成圖片、文字和影音三大類進行展示。
五、階段研討課突出“細”
在階段研討課中教師要做到布置的任務細、要求細、跟蹤指導點撥細。在研究“鞋”的主題活動中。教師在開課時就追問學生:你們喜歡自己腳上穿的鞋嗎?竟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說不喜歡。但“鞋”的主題還是要研究的。我便讓學生列出不喜歡的理由,越多越好。與此同時,喜歡鞋的也不示弱,彼此還辯論起來。我也要這群學生寫出喜歡的理由,越多越好。然后,要求他們各自進行具體研究。還有幾位學習能力相對比較差的學生,對以上兩個方面都難以研究,我就鼓勵他們:“我們有了校服,還沒有校鞋,你們當一回設計師,設計一雙漂漂亮亮的校鞋,不會畫圖就用文字描述?!比蝿占毣饺巳擞惺伦隽?。后來的成果展示PK中,不喜歡鞋子的一方獲得了全面勝利,但是每一個學生都經歷了自我探究的活動過程。教師留心細節(jié),以此生成的教學真正體現(xiàn)了以學定教,這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尤為重要。
六、成果展評課追求“新”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綜合實踐活動的展評課同樣要突出新。
一是新在學生結論的獨特新。不可否認學生研究可能會有稚嫩可笑之處,但它們凝聚了學生的心血和汗水,應得到最崇高的尊重。學生展示研究成果會獲得成功的愉悅。教師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要讓學生的研究在豹尾中結束,這個豹尾就是鼓勵學生有獨創(chuàng)性的新見解。
二是新在展示形式有創(chuàng)新。小主題的設計、圖表文字的呈現(xiàn)等,教師要大膽放手,鼓勵學生想出不同的法子,以自己的方式,有創(chuàng)意地展現(xiàn)自己的成果。如《校園綠化設計》,學生調查,訪問,討論,繪圖,做足了功夫。最后的成果展示更是各盡所能,真有點“語不驚人誓不休”的豪情。例如“美名”小組的同學看了學校家長開放日展示的平面圖后覺得有的名字不合心意,重新給校道取了美名,樟路的樟樹綠葉賞心——葉葉璐,風鈴路則鮮花悅目——花花路……
教學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涉及面廣,綜合性強。
我們在教學設計與實施中做好六字要訣這個基本功,一定能讓學生在具體實踐活動中凸顯個性,全面發(fā)展。綜合實踐活動課定將是快樂的、鮮活的、豐富多彩的。
【參考文獻】
[1]陳碧瑜.東莞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六課型”課型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綜合實踐活動研究.2013.7(總第40期).
[2]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標準.
[3]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