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潔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時期。語文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點部分,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開展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就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并沒有順利進行。本文將針對當下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做出相關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學教育;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
引言: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主要還是以打基礎為主,即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語文能力,積累一些語文基礎知識,其中閱讀能力就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語文技能之一。語文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技能和基礎語文素養(yǎng)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育工作者在這一過程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積極地挖掘教學改革新方式,提高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一、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氛圍比較沉悶
問題:在當下許多小學六年級語文課堂上,部分老師仍然沿用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即“填鴨式”教學模式,基本沿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用到的教學工具僅限于黑板、粉筆和教材。而且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良好地體現,因為課堂通常被教師一個人“霸占”,學生并沒有很多主動發(fā)揮的空間。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心智尚未發(fā)展成熟,過于單一的教學模式不能夠很好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以至于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學生由于課程枯燥而走神的現象。學生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在一個頻道上,師生間缺乏合理的互動,導致課堂氣氛沉悶。
解決對策: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現代信息技術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名詞,而是逐漸進入到我們生活中的每一處,教育領域也不例外。近年來,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方面已經基本得到了普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積極地應用這些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課文《開國大典》的教學為例,僅僅憑借文字可能沒有辦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開國大典的意義。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放一些關于開國大典的相關視頻,讓學生親眼看到當時的盛況,可以更好地讓學生理解文章所要講述的內容和抒發(fā)的感情。
二、沒有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教學方式落后
問題: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發(fā)展,提出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即在教學活動中老師要充分尊重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下,老師的任務就是把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學生的任務就是努力掌握老師傳授的知識,忽視了學生在課堂過程中的表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是臺上的老師一個人在侃侃而談,臺下的學生可能在很機械地聽,還有可能已經走神了,嚴重降低了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
解決對策:教師應當積極地轉換教學理念,以全新的教學理念作為教學行為的指導思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課堂的主導權交還給學生自己,讓學生做自己閱讀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地尊重學生自身的閱讀感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的只是引導學生進行更好地閱讀,而不能夠干涉學生的閱讀結果。教師應當留給學生充分的自主閱讀和自主思考的時間,然后還可以讓學生在班級內分享討論自己的閱讀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閱讀課文《狼牙山五壯士》,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思考這五個不同的人物形象,他們之間的相似點、不同點等,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體會,用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思維局限性嚴重,沒有拓展思維
問題:在目前部分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的教學思維還比較保守,一味地墨守成規(guī),認為語文教學的教學目標只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然后順利地應付考試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語文的重視程度也不夠,而是將更多的學習精力花在數學或外語上。語文這門學科的靈活性比較強,與數學和外語的學習不同,語文并沒有一個很清晰的對與錯的概念,而是更多地講究感性思維。在閱讀過程中,學生的閱讀體驗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唯一的答案。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夠僅僅局限于課本上,而是要努力為學生打開視野,開拓思維。
解決對策:在教學過程中,課本上的授課內容不能變成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全部,應當只是一個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定離不開一些重點篇目和片段的死記硬背,但是教師需要明確一點,即死記硬背的目的并不是單純地記住會背會默寫,而是讓學生能夠獲得語文知識的積累。以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課文《少年閏土》的教學為例,這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教學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這個契機,讓學生對于魯迅這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重要作者有一個基礎的了解,了解魯迅的一些重要作品,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完這篇文章以后將魯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也嘗試著讀一讀,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
結束語:六年級階段的學生經過了較長一段時間的小學教育,已經形成了初步的主動學習意識,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要做的就是努力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好奇心和強烈的興趣。教師要積極主動地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鍛煉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提高小學六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賈雙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9):254.
[2]王亞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30):78-79.
[3]張程紅. 淺談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及解決對策[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4]王雪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教師,2018(S2):36.
[5]林少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