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摘 ?要:2011版《初中體育課程標準》“課程定位”明確指出:“體育與健身課程,突出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因此,在強調(diào)體育課程加強學生體能發(fā)展的同時,學校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終身體育健身能力的培養(yǎng),而初中體育課程則需要更多地承擔起這項培養(yǎng)任務。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6-0106-01
按照中小學體育與健身課程的課程標準,從小學到中學的體育課程均設置了一系列的鍛煉內(nèi)容,鍛煉的內(nèi)容及其要求也符合循序漸進的原則。到了初中階段,通過多年的訓練,學生基本上具備了一定的運動能力,但長效的健身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培養(yǎng)。在初中,尤其是初二、初三年級,體育課程增加了許多的拓展體鍛的內(nèi)容,目的就是加強對學生終身鍛煉興趣和長效健身能力的培養(yǎng)。然而,在目前初中體育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由于受到高考壓力以及各種客觀原因的影響,學生進行體鍛的方式仍然比較單一,學生鍛煉的興趣和健身能力與課程標準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筆者在近幾年初三男生的體育課教學中,針對上述現(xiàn)狀,有意識地實施多種體鍛方式,開展多樣化訓練的嘗試,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并針對學生今后走向社會后進行體育鍛煉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增加了諸如乒乓球、羽毛球、網(wǎng)球等群眾性的運動項目,也有助于提高他們的長效健身能力。
在教學計劃的設計中,筆者首先安排一定量的基礎體能訓練和籃球、足球等常規(guī)化球類訓練,有意識地減少單、雙杠和技巧等在日常生活中實用性和操作性不強的訓練內(nèi)容。同時,安排了定量的課時,用視頻資料向?qū)W生介紹臺球、飛鏢、飛盤、保齡球、健美等時尚健身運動項目以及欣賞的方法;推廣在我校能開展的乒乓球、網(wǎng)球、羽毛球、游泳、太極拳等部分運動項目??紤]到學生興趣點的不同、體鍛運動項目的不同,課堂教學中采取分小組訓練活動的形式,分別開展多項體鍛活動,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在體育課常規(guī)運動項目的訓練中,可將學生按籃球、足球等項目的運動水平分成若干組,對不同組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訓練要求。在進行體育課拓展運動項目的學習與訓練時,則可按學生運動興趣愛好的不同,在學校運動設施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將他們分成籃球、足球、網(wǎng)球、乒乓球等多個小組,并按小組的不同運動項目,設計教學內(nèi)容和訓練內(nèi)容。訓練中,教師應作巡回指導。為推廣多種體鍛方式,還可適當安排幾個課時,讓不同小組的成員介紹本組運動項目的特點和常識,以擴展學生體鍛的興趣和提高學生健身的水平。
學生對開展多樣化的運動項目有很強的愿望,也反饋了他們對多種體鍛與健身方式的進一步的要求。筆者注意到,由于受教師本人能力、體育課時和運動設施的限制,采用多種體鍛方式改進體育教學以來,學生雖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提高了運動和健身的興趣,但仍處于較低層次的鍛煉水平,還不能較快地提高長效健身能力。筆者深感還有三個“需要”:
1.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運動與健身能力
由于教師本身運動與健身能力的局限,不少運動與健身項目尚停留在“知道”的層次,在向?qū)W生介紹和推廣時就不可能做很好的示范講解,直接影響到學生運動技能與健身能力的提高。因此,體育教師本人需要多學習,多鍛煉,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也需要學校和有關部門加大對教師這方面的培訓。例如,在廣播操教學中,當學生學習幾個連貫動作后,如果繼續(xù)在教師的統(tǒng)一安排指揮下進行集體或分組練習,雖然隊形整齊,但由于每個學生掌握動作的程度不同,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和要求,統(tǒng)得太死,效果較差。當我們運用了自由練習法后,學生們在規(guī)定的活動范圍內(nèi),自愿結(jié)合,自由練習,學生就好像是解脫了一種什么約束似的,三個一堆,五個一群,互幫互學,情緒高漲,活潑認真,頓時打破了原來的沉悶氣氛。
2.需要加大對學生體育與健身拓展課程的管理
學校在初中體育課教學的安排中,要盡可能地安排專業(yè)對口的教師,進行相關運動與健身項目的教授,以便相對地集中一段課時,組織相應的教學與鍛煉,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學習中能得到拓展性的指導,并拓展到課外鍛煉中,有效地提高運動與健身能力。例如,教學800米~1000米的自然地形跑走交替項目,我們帶領學生到公園野游,以長征的故事為線索,讓他們鉆山洞、過小橋、爬高坡、穿樹林、過草地,遵守規(guī)則進行競賽,愉快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3.需要與時俱進地更新體育基礎設施
我校運動設備還不盡如人意,比如,單杠過少,高度過低,雙杠過硬,籃球架質(zhì)量太差,網(wǎng)球場利用率過低,簡便實用的飛鏢、飛盤、滑板、輪滑等設施也沒有,等等。對已經(jīng)老化過時的運動設備需要及時更新,或加以改造,還需要盡可能地添置時尚運動與健身的設備,以利于開展更多樣化的運動與健身鍛煉。為運動隊進行力量訓練建立的健身房,白天也可以開放供學生進行力量和健美訓練。
總之,初中的體育與健身課程的教學改革,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實際需求,必須關注學生長效健身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學校體育教學應按照2011版《中學體育與健身課程標準》的要求,在課程內(nèi)容的設置和運動設施的建設上,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引導學生既專注課堂的學得,更珍視課外的習得,在學校、家庭、社會體育實踐中實現(xiàn)健身參與和價值取向的和諧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王硯濤.中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研究[J]田徑,2017(11)
[2]王崇.淺談順口溜在農(nóng)村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法制與社會,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