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莎
摘 ?要:幼小銜接與學前教育是當前初級啟蒙教育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實現幼兒教育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關鍵性因素。從學前教育和小學階段教育教學出現的銜接問題可以看出,加強幼小銜接,完善相關的教育教學制度對于幼兒自身的實際發(fā)展而言顯得尤為重要。幼小銜接不僅僅只是關系到幼兒的身心發(fā)展,還對我國初級啟蒙教育而言將會起到一定的影響。為此,本文就當前幼小銜接的現狀進行簡要分析,針對性提出加強幼小銜接的有效措施,從而能夠為學生的后續(xù)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幼小銜接;學前教育;改革與實踐
引言:
幼小銜接的問題是從幼兒園開始到學生的小學基礎性義務教育中的關鍵問題。在此時間段內,能夠較好地結束幼兒園學習模式,讓學生能夠進入到小學階段的初級教育教學中,代表著學生能夠適應小學階段的教學,并盡快開展高效性的學習與研究的重要因素。為此,筆者主要結合自身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對此內容進行簡要分析。
一、當前幼小銜接的現狀分析
由于學前教育發(fā)展在數量上急劇擴張,學前教育亂象叢生;公辦幼兒園入學難,民辦幼兒園學費漲幅過高;教育水平良莠不齊,令人擔憂,且民辦幼兒園游離在政府監(jiān)管之外。首先,師資薄弱,幼小銜接成空談。真正能夠有優(yōu)秀師資的幼兒園、小學鳳毛麟角。其次,家長觀念陳舊,家庭教育成阻力。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終身教師。再次,教師素質有待提高。多數幼小教師除了具備必要的人文專業(yè)知識外,還應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知識、教育改革的相關知識,體現了教師專業(yè)知識結構的優(yōu)化。但是目前幼小教師對相關學科的知識和教育改革趨勢以及教育科研知識的了解還比較膚淺,很多幼小教師對培養(yǎng)目標缺乏透徹理解,這勢必會出現幼小教師在教學中的知識斷層。
二、幼小銜接改善的措施和實踐策略
(一)增強聯系,促進彼此之間的理解
幼小銜接并不是一個單向的溝通和交流過程,幼兒園教師和小學教師應當彼此之間做好相應的教育交流,并通過交流會議或是進行聽課等形式來及時理解不同階段的教育內容和教學狀況。在相互之間的實際理解下,不同教師都能夠針對自身的實際教育教學內容來實現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合理做好相關知識內容的銜接,能夠讓處于過渡階段的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例如,在幼兒剛剛進入到小學階段開始進行學習時,小學教師就需要結合幼兒園的課堂教學氛圍和教學知識點內容的深淺程度進行簡要的課程調整,適當放緩知識的教育進程,降低課堂學習知識的難度,主要以復習幼兒小學階段的知識內容為主,以此來提升幼兒對于特定知識內容的接受程度。此外,小學教師還需要提升課堂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和積極性,讓幼兒能夠合理安排課上學習和課下復習的時間,由淺入深地進行課程難度的設置,讓學生能夠有一個接受的程度。教師通過不斷對后期教育工作內容進行完善,來保障教育過程和知識接受的連貫性,以此來讓幼兒能夠在過渡階段中能夠更好地進入到小學教育教學的實際氛圍當中。
(二)實現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內容不僅是當前一種主流的教育教學形式,還是進行良好課堂教學結構改善,促進課堂教學氛圍和教學質量提升的有效保障。但是就筆者的實際教育經驗進行總結來看,大部分教師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仍然將原有的應試教育思想作為自身的主流引導內容,在課堂上的教育教學也只是以提升分數為主要目的,學生難以在授課的過程中學習到有用的思維技巧和解題能力,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極為不利。在這種狀況下,幼兒教師就需要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體現,從而能夠加強幼小銜接工作,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就積極為學生普及小學教育的相關特點,模擬小學課堂教學形式進行高效性教學,并要求學生能夠嚴格進行自我規(guī)范。
(三)結合學生實際發(fā)展規(guī)律,提升學生的適應性
幼兒的發(fā)展是符合一定發(fā)展規(guī)律的,為此小學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注重對學生思維連續(xù)性和教育連續(xù)性特點的保持。在適應幼兒當前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基礎上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讓學生能夠從思維意識的角度做好自我提升和全面發(fā)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小銜接不僅僅代表著從幼兒園到小學階段的教育過渡,而是要進行教育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讓教師自身能夠轉變原有的課堂教育教學理念,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現狀和實際特點來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幼小銜接也受到了來自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的多方面影響,為此小學教師就需要從多角度探究銜接的有效措施,積極創(chuàng)新當前的教育教學模式,從而能夠在素質教育發(fā)展下加強幼小銜接的實際教育效果,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燕.基于幼小銜接角度看學前教育的改革與實踐[J].家教世界,2013(8):17-17.
[2]楊娜.學前教育中幼小銜接的分析和探討[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5(12期):158-158.
[3]蘭一心.基于“零起點”的幼小銜接--觀念改進與主動實踐--立足《指南》,科學實施幼兒教育[J].福建教育:小學版(A版),2015(7):12-14.
[4]沈怡.幼小銜接視角下的一年級數學教學實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3(1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