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潔
我是一名70后的二胎媽媽,也是一名從教23年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在陪伴兩個兒子的成長的過程中,越來越深地感觸到:“家庭是品德教育的主陣地,家長是主要的教育者。”因為孩子從小就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家長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幼兒期孩子學(xué)習(xí)模仿別人的動作和行為是他們的主要學(xué)習(xí)方式。作為媽媽深刻理解了“孩子的一面鏡子,時時刻刻提醒我是孩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我們是孩子的生命成長的第一位老師”。
記得有一次,孩子走獨木橋,我坐在了獨木橋旁邊。走獨木橋的人不多,只有一個小男孩,胖乎乎的,看上去挺強(qiáng)壯的。開始他倆各自從獨木橋的一頭出發(fā)走到中間,只見那個小男孩雙手在胸前一插,顯示出決不讓步的樣子,兒子毫不猶豫地做出讓步讓他先過去;兩人走到頭又一次返回獨木橋,走到中間,小男孩仍然不讓步的樣子,兒子看了看,停了幾秒鐘,又一次跳下去讓他先過;同樣的第三次兩人再一次在中間碰頭,小男孩仍然不讓,兒子先是回頭看我,這時我馬上把頭朝另一個方向看去,假裝看不見。只見兒子站在那里一動不動,又回頭看了我?guī)状?,干脆騎坐在了獨木橋上,只見那小孩跳下并離開了獨木橋。
在回家的路上,我問孩子走獨木橋之事他是怎么想的?兒子說:“我都讓了他兩次了,他一次都不讓我。”我激動地抱起兒子說“做得對”。孩子是一個既懂得謙讓又不失原則的孩子,這件事讓我相信孩子有能力解決他自己成長中遇到的問題。
一次孩子在家和姥姥姥爺一起看電視,姥姥拿出了一袋以前吃過了的燒餅,里面只有兩個,這時姥姥姥爺都在,孩子先拿出一個給了經(jīng)??醋o(hù)他的姥姥,另一個他拿在手里停頓了一下掰開,給了姥爺一塊,自己吃一塊。
這件事告訴我孩子在別人與自己利益受到?jīng)_突時有自己的處理方式,同時這件事告訴我孩子用自已理解的方式在尊敬老人。
還有一次婆婆傷了腰椎,臥床休息,每天我晚飯后都要給婆婆擦洗,然后才帶孩子回我們的小家。有一次婆婆心疼地說:“今天沒有出汗,就不擦了。”我猶豫了一下,就喊著孩子回家!可是孩子卻說:“媽媽你忘了一件事,還沒有給奶奶洗腳呢?”得到兒子的提醒,我馬上端了水給婆婆擦洗。
這件事告訴我,我們做事要從一而終,時刻注意孩子們就在身邊,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愛國家從愛家鄉(xiāng)開始,愛家鄉(xiāng)從尊敬父母開始。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何談愛國?
樹人先樹德,一個人如果沒有好的品德,能力越強(qiáng)可能對社會的危害就更大。作為家長我們應(yīng)該肩負(fù)起孩子品德教育的任務(wù),時時事事為孩子樹立榜樣,我們應(yīng)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家尊敬父母,說話和聲細(xì)語,與伴侶交流平心靜氣,碰上孩子教育上的問題不當(dāng)孩子的面交流,營造和諧有愛的家庭氛圍,為孩子當(dāng)好人生的第一任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