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摘 要】閱讀理解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的語文能力,也是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墒侨绻麅H僅依靠教材,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來說還遠遠不夠。這就要求學生必須通過課外閱讀來提升自己。課外閱讀一方面可以延展學生的知識面,積累更多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還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訓練其自主學習能力,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本文主要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作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問題現(xiàn)狀,提高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有效措施三個方面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30-0206-02
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
筆者通過實地走訪和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小學生在語文課外閱讀方面普遍存在下列問題:①閱讀興趣不高。②閱讀動機不明確。③課外閱讀缺乏針對性。
④與課本教學計劃契合度差。⑤家長重視程度不夠,缺乏有效監(jiān)督。這些問題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教學帶來了巨大阻力[1]。
二、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作用
對小學生而言,對書本外的知識廣泛涉獵會為學生帶來諸多益處,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不同于上課用的教材,國內有很多小學語文課外書的趣味性、可讀性很強,涉及的知識面也比較廣泛,能夠滿足不同學生對閱讀內容的差異性需求,因而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僅如此,小學生通過閱讀課外語文參考資料,還能夠加深自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會不斷地產生問題、解決問題,這種學習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小學生的好奇心,對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知識和語文規(guī)律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十分有利。
(二)幫助小學生及時復習鞏固課堂知識
語文課外書中的知識有很大一部分與小學生在語文課上學到的知識是重復的、有交集的。學生在閱讀語文課外書的過程中會不由自主地復習到課堂知識,這有助于夯實小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使他們在語文學習中溫故知新。另外,課外書中涉及的一些內容,往往對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能夠起到很好的補充和提高作用,這有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三)優(yōu)化小學生語文知識結構體系
小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獲取的知識,其來源僅僅是書本和語文老師,相對卷帙浩繁的課外閱讀書籍,語文課本知識所涉及的知識只是九牛一毛、冰山一角。閱讀語文課外書拓寬了學生的知識獲取渠道。特別是針對那些課堂上老師沒有講到的知識和教材上沒有涵蓋的知識點都是很好的補充。當學生通過課外書,了解了某個語文知識點的來龍去脈時,便能“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建構起系統(tǒng)化的知識框架。如此一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才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四)提升小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語文知識學習的最終目標是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對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需要學生在文化知識儲備與積累上達到足夠高的標準。因此,僅僅憑借課本知識和語文課堂教學的單向輸入還遠遠不夠,必須要借助課外閱讀進行補充。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我國古典文學名著、唐詩宋詞的習慣,循序漸進、日積月累,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2]。
三、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策略分析
小學生閱讀課外語文資料在學習語文中有積極的意義,考慮到現(xiàn)下小學生課外閱讀還普遍存在的問題,筆者總結出以下有效的應對策略,希望能給廣大師生帶來幫助。
(一)教師多推薦,增加課外閱讀導向性
小學生由于年齡還小,對自己應該讀哪些書,該怎樣讀都不夠清楚。學生家長由于大多數(shù)不在小學語文工作崗位上工作,對小學語文的教學特點和內容安排都還一知半解。因此,指導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重擔全部落在了語文老師身上。教師在推薦小學生課外閱讀內容的時候要注重課外書與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銜接,二者之間的跨度不能太大,否則學生很難接受。
除此之外,全班同學不一定都要讀某一本書,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人興趣進行區(qū)分,使每個同學都能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并能夠受益匪淺。
(二)家長要重視,監(jiān)督語文課外閱讀高質量完成
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都是在家里完成的,這時候家長的監(jiān)督作用就成了影響小學生課外閱讀質量的主要因素。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要善于維護孩子的閱讀習慣,不能破壞孩子的閱讀狀態(tài)。家長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在課外閱讀時的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當孩子遇到閱讀和理解障礙的時候,要引導孩子思考,讓孩子學會自主查閱相關資料去獨立解決問題,不要直接把答案和盤托出,否則將會使課外閱讀的價值大打折扣[3]。
(三)促進學生間的交流合作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給學生留下一些時間,用于在課堂上交流自己的課外閱讀收獲和個人感想。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既要及時糾正學生在知識理解上的錯誤,又要根據(jù)學生的閱讀反饋情況調整學生的閱讀內容。使學生能夠更好更優(yōu)質地利用語文課外參考書。當然,教師還要善于利用課外活動增進師生間的交流,如“我的枕邊書”“古典名著誦讀大賽”等,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參與度。
(四)閱讀寫作,雙管齊下
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兩大重要教學目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但是二者之間又存在某種內在的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直接關系到知識的輸入環(huán)節(jié),而寫作表達能力又直接關系到知識的輸出環(huán)節(jié),二者在邏輯上既有因果關系,又有遞進關系。如果小學語文教師能夠巧妙地利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和寫作表達之間的這層關系,把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訓練和寫作表達訓練結合在一起,勢必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時,要給學生解釋清楚閱讀與寫作的這層關系。要讓學生懂得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語文閱讀和語文習作均有重要作用。
三、結語
閱讀理解是學生進行知識輸入的主要途徑,推進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有助于提升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對小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生活意義重大。在義務教育小學教育階段的諸多學科中,語文是涉及閱讀理解內容最多的一門學科,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重要載體。這對小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上官艷艷.小學語文誦讀教學的作用及方法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16).
[2]馬有平.小學語文開放性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6(32).
[3]林丹.關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J].中國培訓,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