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慧芬
摘要:新課改理念深入教學的今天,我國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越來越關注。學校是人才培養(yǎng)的搖籃,我們一線教育從業(yè)者有必要也有義務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只有將這兩個問題解決,才能給學生一個成功的未來,同時為社會提供素質型的人才。因此,我以多年實踐教學經驗,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深入探討促進高中生身心健康的策略與方法。
關鍵詞:高中體育;新課改;身心健康
身體健康不用多說,需要大家擁有愛鍛煉的好習慣,具備健康的體魄。而心理健康指的是個人自我心理的健康,以及與社會和諧相處的態(tài)度與過程,這兩種健康我們都可以借助體育教學來幫助學生達成。高中時期由于受到高考的壓力,正處于黃金成長階段的高中生其性格特點、心理品質逐漸趨于成人化,因此對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yǎng)十分重要。我們應該從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入手,結合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心理走向正軌,讓大家能夠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心理也得到滋養(yǎng),適應時代的步伐,滿足社會對新人才的需求。
一、體育教學益于身心健康
第一,對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體育教學可謂是高中教學中唯一的室外活動課,需要大家克服惡劣氣候、動作難度、意外傷害等種種因素的影響,以及個體客觀因素,疲勞、畏懼、恒心等。體育活動教學要想成功,就需要學生克服客觀主觀因素的制約,要讓學生認識到成功的身心鍛煉是與汗水和努力成正比的,所以說高中體育教學活動的意義不容忽視,它不僅培養(yǎng)了大家的頑強品質、吃苦耐勞的精神與堅強意志,同時也讓學生的大腦疲勞得到緩解。
第二,體育教學對合作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體育與競技是共同存在的相互體,競技就是相互之間同等起點的競爭,我們借助競爭來達到激勵大家自我動機提升的目的。合作則是競爭中團隊集體模式下相互配合參與競賽的過程。在這一活動中能夠激發(fā)學生競爭意識、成就感、進取心,收獲的不僅僅是勝利,還有團隊精神、意識、友誼、信任、快樂。第三,人際關系的改善。體育活動的魅力在于它不是一個人在運動,更多時候是大家集體的鍛煉,原本疏遠的距離因運動而拉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進行良好的溝通,學生潛意識里的親密感得到一定的激發(fā)。體育鍛煉的同時還可以收獲對他人的信任,對同伴的認同。
二、開展體育活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一)師生關系的升級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與教師之間一直都有距離感,大多只有敬愛但沒有信任與交心。我們應該認真地組織好每一次體育活動,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心理變化,意識到學生的正當需求。同時也應該放下身段多與學生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我們應不吝贊賞和鼓勵的話語,用民主的方式讓大家來選擇活動項目,要讓學生意識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這對師生之間良好關系的建立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讓學生能夠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與健康向上的原動力。
(二)體育活動項目的選擇
不同的體育項目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對于學生不同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也有所區(qū)別。耐力長跑、球類競技大多屬于集體類項目,可有效培養(yǎng)學生集體觀念和合作意識,尤其是對一些學生內心孤僻不愿意交流等問題有良好效果。游泳、溜冰、跳馬等項目一定程度上需要學生克服膽怯心理,要讓他們敢于面對困難,消除自卑膽怯的心理障礙。羽毛球、網球、跳遠等項目能夠有效消除學生優(yōu)柔寡斷、選擇困難等心理障礙,促使學生能夠做事更加直接果斷。下棋、飛鏢、打太極等項目對于學業(yè)壓力巨大的高中生來說能夠起到陶冶情操、緩解用腦壓力、放松神經、改善焦慮心態(tài)等多種緩解釋放壓力的作用。
(三)榜樣的力量
體育教學一般來說沒有特定的教材,尤其是對心理方面的教育,所以說為了讓體育鍛煉更加豐富全面,同時又能調動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勇敢向前、挑戰(zhàn)自我、吃苦耐勞的心理素質,教師需要多下功夫,認真鉆研教學方法。我使用的方法是借助榜樣的力量來達成這一目標。我國是體育大國,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我國運動健兒為國爭光的新聞。教師可以用最新的事跡來強化學生的運動精神,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生拼搏向上的精神。
(四)因材施教
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考慮到學生各自的獨特性,以及喜好與能力的差別,應當充分挖掘學生的優(yōu)勢,進行一課多項目和分層鍛煉相結合的課堂教學,要讓學生意識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注與重視,能夠接受他們的意見與建議,從而讓學生從內心認同教師,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和對教師的距離感,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擅長的項目來收獲友誼與自信,并且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塑造良好的體育素養(yǎng)。
三、結語
高中體育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與輔助教育,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身體得到鍛煉,還應該在心理上給予學生積極向上的科學指導,從而幫助學生克服各種心理問題,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田福軍.在高中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研究[J].學周刊,2019(30):153.
[2] 張偉民.高中體育教學中健康教育的實施現狀及改善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1):115-117+119.
[3] 孫兵.淺談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健康教育策略[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5(11):106-107.
[4] 楊程.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思路與方法創(chuàng)新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4):63+65.
(作者單位:溫州市第二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