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字是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之一,由于寫字學習比較枯燥,不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容易造成寫字教學的有效性不高。因此,筆者對改進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的策略方法進行了積極探索:依據(jù)教材,科學施教;以點帶面,觸類旁通;直觀呈現(xiàn),引導探究;了解字理,遷移應用;多法激趣,助力增效。策略方法的探索創(chuàng)新,切實提高了語文寫字教學的成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字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 37-0048-04
[作者簡介]劉艷,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御窯小學(江蘇蘇州,215100)教導處副主任,一級教師。
寫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之一,同時寫好字也是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新課標特別強調了寫字教學的重要性,要求小學各年級在語文課上安排一定時間進行寫字訓練,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寫字訓練的指導,以提高寫字教學的有效性。然而,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對寫字教學不夠重視,采用的教學方法也比較單一,再加上學習寫字本身比較枯燥,小學生對學習寫字的興趣不高,造成寫字教學的效果不理想,影響了學生語文能力素養(yǎng)的提升。筆者結合部編版語文教材的教學實踐,對寫字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探索。
一、依據(jù)教材,科學施教
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對寫字教學的設計與安排更加科學,更加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識字寫字學習規(guī)律,充分考慮到了低年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對所寫漢字的先后順序進行了合理的安排。比如,一年級教材中安排了300個基本漢字,整個小學低年級要認識1600個常用漢字,只要求會寫其中800個左右的漢字。雖然新教材比以前要求的識字量有所減少,但是寫字教學內容安排更科學,實行“認寫分流,多認少寫”的原則,這樣的安排既是為了提高寫字教學的效果,也是為了讓學生盡快從識字寫字過渡到能夠獨立自主進行閱讀學習。因此,在小學低年級開展寫字教學,要依據(jù)新教材的編寫理念科學施教,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掌握部編版教材編寫理念。新教材中摒棄了過去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中的“認、講、用、寫”的“四會”教學理念,要求在低年級語文寫字教學中按照“認寫分流”的原則進行寫字教學,嚴格按照教材的要求進行寫字教學。例如,一年級上冊要求會寫100個漢字,下冊要求會寫200個漢字,這樣的學習目標很符合一年級小學生的寫字能力和身心特點。
2.科學實施寫字教學。由于低年級學生手部力量不夠,肌肉發(fā)育不全,用標準的姿勢握筆寫字有一定難度,難做到“橫平豎直”。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讓學生先從描一描、寫一寫來找到寫漢字筆畫的感覺,堅持每天練習一定時間,充分利用教材《語文園地》中的“書寫提示”欄目,從每次鞏固一種寫字筆畫開始訓練,逐漸增加難度,從而掌握寫字的基本筆畫規(guī)則,注重打牢寫字基礎,以提高后續(xù)練寫的效果。
二、以點帶面,觸類旁通
低年級學生學習的很多生字字形比較簡單,這就要求教師要有一雙慧眼,能夠找出漢字之間的相似規(guī)律,進行生字匹配、重組,幫助學生通過“一個漢字”的書寫,來發(fā)現(xiàn)“一類漢字”之間的聯(lián)系,從單字書寫發(fā)展到規(guī)律性批量書寫,這樣才能實現(xiàn)以點帶面,大幅度提高寫字教學效率。例如,在進行二年級《狐貍分奶酪》第二課時的生字教學時,可以選取“吵”和“咬”這兩個字形結構相似的生字,它們都是左右結構并且?guī)в锌谧峙缘淖郑源藖頌閷W生進行示范講解:
教學片段1:
師:熊哥兒倆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呢?
生:不開心了。
師:你怎么知道的?(出示下文狐貍說的話,聯(lián)系上下文指導通過“吵”理解“拌起嘴來”。)來看看,他們的心情有沒有發(fā)生變化?
師:那寫這個“吵”字要注意什么呢?
生1:口字旁要寫得小一點。
生2:“少”字左邊一點低,右邊一點高。
生3:“少”字一撇要長,伸到口字旁的下面。
教師范寫生字“吵”,邊寫邊說口訣:“口字小小橫線上,左點低右點高,一撇長長伸口下?!?/p>
課文教完后,再識寫“咬”字。
教學片段2:
師:熊哥兒倆還給大家?guī)砹藘蓚€生字寶寶,課件出示“吵”和“咬”,剛剛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吵”字的寫法,你能不能用這個方法來說說怎樣寫好“咬”字呢?
生1:“咬”也要寫得左窄右寬,口字旁也要寫得小小的。
生2:(通過輔助線發(fā)現(xiàn))右邊的“交”字書寫時也要注意左邊的撇低一點,右邊的點高一點。
生3:(通過輔助線發(fā)現(xiàn))“交”字下面的撇要伸到口字下方,而且一捺要低于一撇。
師總結:是的,寫“咬”這個字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筆畫之間的高低變化。
在寫字教學時,教師要有“歸類”的意識,發(fā)現(xiàn)生字之間的共同點,把相同結構的字歸納為一類,再將單個字的“知識點”組合為系統(tǒng)的“知識塊”,指導學生通過一字、一課的學習,系統(tǒng)地掌握這一類漢字的書寫要領,從而讓學生達到觸類旁通的學習效果。
三、直觀呈現(xiàn),引導探究
在寫字教學中,對于結構復雜的生字,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作用,為學生進行直觀的演示,引導學生正確地書寫,掌握生字的結構。如交互式電子白板在語文識字教學時具有“漢字筆畫”功能,利用這個功能就能方便、直觀地為學生演示漢字的偏旁部首或每個字的結構,使學生掌握漢字結構特點。例如,在部編版語文二下《青蛙賣泥塘》這篇課文的生字教學時,可以選取兩個“左中右”結構的生字“搬”和“倒”,教學過程如下:
教學片段3:
師:誰來說說,這兩個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它們都是左中右結構的字。
師:你關注到了它們的結構特點,那寫好這兩個字又該注意什么呢?
生:左中右三部分高低不同。
師:你關注到了高低的變化。再來看看中間部分,認識嗎?(用電子白板單獨呈現(xiàn)中間部分“至”“舟”)
生:至、舟。
師:這兩個獨體字,現(xiàn)在要放到這兩個合體字中,仔細看——你覺得怎么樣?(電子白板演示,“至”和“舟”毫無變化地進入到生字當中。)
生:這樣不好看。
師:那怎么改好看呢?
生:“至”底下的橫應該變成“提”,“舟”中間的橫另外一邊不要出頭太多。
生:中間部分還要寫得窄一些。
師總結:對呀。在寫左中右結構字的時候,筆畫收一收,各部分寫緊湊,字才能寫得更美觀。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師邊寫邊念:單人瘦瘦立左邊,小小短豎立中線,關鍵筆畫是一提,立刀筆直站右側。)
教師運用多媒體手段來進行合體字結構的直觀演示,并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左中右結構的字各部分的基本比例,讓學生發(fā)現(xiàn)漢字的結構美,既能使學生掌握每個字的結構比例,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在教學“搬”和“倒”這兩個“左中右”結構的生字時,不應過多拘泥于字形的寬窄與高低變化,而是要抓住關鍵點——中間部分獨體字的字形變化來教學。通過PPT的直觀演示,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獨體字進入到合體字中,字形要變瘦,有些筆畫要收,這樣整個字才能更緊湊、美觀。更重要的是,整個教學,是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的過程,教師只是起到引導、點撥、總結的作用,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有重要幫助。
四、了解字理,遷移應用
由于每個漢字都有悠久的歷史,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每個漢字都含有音、形、義三個方面的字理。在小學寫字教學中,教師為學生解析每個漢字的構字原理,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識字寫字,能夠達到“析形索義,因義記形”的目的,提高寫字教學的效率,掌握字理能讓學生更好地實現(xiàn)寫字能力的遷移。同時,在寫字教學中為學生講解字理,還能奠定學生漢字文化基礎,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小學生對漢字的感情,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字興趣。因此,教師在寫字教學中,應注重探究每個漢字的來源,掌握每個漢字中包含的歷史文化,運用一些典故、傳說、神話之類的小故事來吸引學生的寫字興趣,增強對漢字的記憶效果。特別是在學習新的偏旁時,既要讓學生認識偏旁,更要理解新偏旁的內涵,從而達到有效識記和遷移運用的效果。
例如,在部編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彩虹》這篇課文中,“虹”這個生字是要求掌握的二類字,“蟲字旁”也是本冊書后新出現(xiàn)要求掌握的偏旁,為了達到準確識記的教學目標,在出示課題后,我讓學生質疑為什么“彩虹”的“虹”是“蟲字旁”呢?順勢出示了“虹”的甲骨文,會觀察的學生馬上就發(fā)現(xiàn):像有兩個頭的龍。是的,甲骨文的“虹”,就像彩虹的樣子,古人認為,“虹”是一種能呼風喚雨的“大蟲”,在雨后下來喝水,所以,在造字時就用“蟲”作偏旁。這樣通過呈現(xiàn)字的演變過程來認識理解“虹”,學生今后再遇到“彩虹”這個詞,一定會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生動的“大蟲”形象,肯定不會再寫錯。
五、多法激趣,助力增效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有了濃厚的興趣才能讓學生愛上寫字,因此,教師在寫字教學中應運用多種方法來激發(fā)小學生的寫字興趣,從而提高寫字教學的效果。
1.符號增趣。教師可在田字格上增加“色塊、點、線、箭頭”等符號,進行輔助教學。這些直觀明了的符號,有效地刺激了學生的視覺神經(jīng),模糊的“寬窄”“收放”概念,都可以借助符號清晰起來。例如,一年級上冊《彎彎的月兒》中的“里”字教學,橫畫較多,教師利用多媒體在橫畫之間添加輔助線,讓學生感受強烈的視覺效果,體察漢字細節(jié),從而明白“均勻”的概念,在書寫時呈現(xiàn)出漢字的均勻之美,以此增加寫字興趣。
2.故事誘趣。聽故事是小學生的最愛,在寫字教學中,如果教師把寫字與漢字中包含的故事相聯(lián)系,運用故事來誘導學生喜愛寫字,就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字興趣。例如,在學習書寫“豎鉤”這個偏旁部首時,可先為學生講王羲之與鵝的歷史故事;再如學習“橫”這個偏旁部首時,可為學生講山海關“天下第一關”中的“一”字的來歷。
3.活動激趣。在低年級寫字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小學生愛動、愛玩的特點,把游戲活動與寫字教學相結合,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寫字興趣。例如,可以在學習了某個偏旁部首后,讓學生進行組字游戲;在學習了某個字后,組織學生尋找同一結構類型的漢字等游戲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寫字愉快又輕松,通過寓教于樂的活動能提高學生的寫字興趣。
4.評價融趣。對小學生在寫字活動中的表現(xiàn)進行激勵評價,是激發(fā)小學生寫字興趣的重要途徑和方法。由于每個小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表揚,根據(jù)學生這個心理特點,在寫字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通過科學正確的評價與激勵表揚,既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又能讓學生的心理得到滿足,增強學生在寫字中的快樂體驗。在評價中可采用師生共評、學生自評和互評,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寫字進步的地方,或與其他同學“比一比”自身的優(yōu)點和不足,讓學生掌握寫字的方法規(guī)律,從而提高寫字效果。
總之,寫字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寫好字也是學生語文能力素養(yǎng)的基本體現(xiàn),要提高寫字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改進和創(chuàng)新寫字教學方法,綜合運用多種策略開展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寫字的興趣,提高寫字教學的質量,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基礎。畫
[參考文獻]
[1]朱琳,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的有效策略[J].教書育人,2016(4):51.
[2]胡小生,小學低年級寫字教學有效性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2):45-46.
[3]陳春艷,小學一年級寫字教學策略探索[J].教育視界,2016(6):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