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摘 要:新課程標準提出了更高的教學目標,對陳舊的教學理念進行了調整,要求教師以全新的思想、方法設計新型課堂,達到多元化的教育目標,提高課程效益。在此背景下,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也需要做出很大變動。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課程理念下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特征,提出了幾點具體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
引言:
低年級學生智力水平較低,認知薄弱,學習基礎不足,因此識字教學的開展受到了很多條件的限制。但是擴充識字量是學生順利完成閱讀、朗讀、寫作等語文學習任務的前提,打下這一基礎尤為重要。教師要沖破重重阻礙,利用新課程的指導,高質量完成低年級識字教學任務。
一、新課程理念下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特點
新課程與傳統(tǒng)的教學大綱相比,增加了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在整個小學階段中,學生需達到的識字總量約為3500個,而在低年級階段就要求學生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而且將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作為新課程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新課程特別指出,小學低年級應強化對漢語拼音的教學,實現(xiàn)漢語拼音的工具性與運用性,使學生將漢語拼音與英文字母進行區(qū)分[1]。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引導學生以自身喜愛的方式學習,綜合運用各種趣味教學法改善過去效率低下、枯燥呆板的識字教學。由于小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課堂上較為好動,所以有時即使教師花費了很大的心思,但是教學效果卻并不盡如人意。鑒于此種現(xiàn)象,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為了提高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的有效性,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學習并嘗試將趣味教學法引進課堂,既可保證教學任務按時完成,又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新課程下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措施
1.游戲法教學
如果讓學生通過讀和寫來掌握漢字,那么學生不僅會產生抵觸情緒,掌握的有限內容也會很容易忘記。怎樣讓學生想學,并且在學習的同時留下深刻印象,這是教育者需要研究的問題。游戲由于有著很強的趣味性,能夠讓學生在感受到愉悅的同時,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在游戲中穿插知識,同樣能夠被他們所牢記。因此,基于小學生興趣特征,教師要熟練設計各類游戲教育活動,讓學生們在盡情釋放天性的同時,完成學習任務。
游戲教學法的類型是非常多的,如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玩換部首游戲,即利用形聲字形旁的區(qū)別和聲旁的聯(lián)系將漢字串聯(lián)起來。這樣,學生通過換部首游戲,就可以發(fā)現(xiàn)學習形聲字的秘訣:聲旁表音,形旁表義;聲旁不變,換上不同的形旁就可以組成一組音與形相近的字。這樣的游戲訓練,既可以達到復習與鞏固所學漢字的目的,又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漢字的樂趣,真正地愛上識字。再如,常見的啄木鳥醫(yī)生給大樹看病的游戲,教師預先畫好一棵大樹,在大樹的葉子上貼上一些學過的漢字,將某些易錯的漢字進行處理,讓學生扮演啄木鳥去給大樹找出“害蟲”,并將“害蟲”進行改正[2]。
2.畫圖法教學
作為小學教師,我們要了解學生的思維特征,在此基礎上才能設計出更具實效性的教學模式。低齡兒童主要利用形象化思維來思考問題,記憶知識,他們需要對所學內容建立起形象化的感知。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完成漢字從抽象、無規(guī)律到形象化的轉換過程,使他們掌握起來更輕松,記憶得更牢固??紤]到許多漢字本身是由一些形象性的簡易畫演變而來的,教師可以通過畫圖的方式使?jié)h字回歸原味,為學生提供一個形象感知的媒介。例如在學習“天、人、山、水、木”等結構簡單的獨體字時,都可以將其形象化為相應的圖形和畫面。另外,簡筆畫較為形象而且操作簡單,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漢字的字形,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如在學習“洗、拍、扔、跑”等動詞時,可先讓學生模仿動作,讓學生在腦海里對漢字進行一個身體配畫,讓靜止的漢字生動起來,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3.溫故知新教學法
不斷接觸新的生字,使學生產生了很強的厭倦甚至恐懼感。小學生還無法自主總結漢字規(guī)律,因此每接觸新的內容,都需要重新去記憶。其實,漢字之間有很強的聯(lián)系,教師利用這種聯(lián)系,可以在學生已經掌握的漢字基礎上,引申出生僻字,讓他們通過聯(lián)想的方式去學習和記憶,效率明顯要高得多。此方法教學需遵循“+”“―”或變換偏旁與筆畫的原則,“+”法意思為在學生較為熟悉的漢字上添加偏旁或筆畫組成新字,如“大” →“太”,“水” →“冰”;“―”意為在熟字的基礎上通過減偏旁或筆畫變成新字,如“拍” → “白”,“灑” →“西”;在熟字的基礎上改變偏旁組成新字,如“跑” →“泡”、“休” →“林”等[3]。以上這些操作方式是對熟字的一種再復習,縮小了記憶的范圍,降低了對新字字形記憶的難度,有效地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三、結束語
總之,低年級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學生能否打好這一基礎,對于接下來的學習產生直接影響。教師必須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特殊性,從他們的思維特征,學習特征出發(fā),制定出科學的教學方案。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小學生語言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新課標的理念下,不斷改進課堂教學的方法,結合學生思維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與想象力,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真正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契合,這對語文教學與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偉麗,殷永清,李曉琳.保定市小學低年級字理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北方文學(下旬刊),2017(4):085.
[2]古敏娟."字理識字法"在低年段識字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界,2017(19):038.
[3]王佳.字理識字法在低年級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8(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