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軍
摘 要:物理學是一項實踐性與實用性極強的學科,對自然界的法則與規(guī)律進行研究。我國教學在初中開始開設物理學科,但學科內容較淺,僅僅是讓初中學生對物理學有一個簡單的認識與了解,為以后的高中物理與大學物理的學習打下基礎。但也正是由于這一原因導致了我國很多的初中學校對初中物理并不十分重視,從而導致了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初中物理教學效果較差等情況發(fā)生。本篇論文,介紹了初中物理教學問題的相關解決方法,希望可以改善我國的初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不足之處;解決對策
1 引言
物理需要極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將抽象的問題與實際相結合變得具體化。初中物理作為學生物理學習生涯的初始階段,是學生打下堅實基礎的黃金時期。但由于初中物理學科所教授的內容較淺,導致了較多的初中學校與初中教師對初中物理并不重視,最終導致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十分不理想,對學生高中、大學的物理學習損害極為嚴重。如何有效的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已經成為了初中物理教學的首要任務。
2 現(xiàn)階段我國初中物理教學的不足之處
2.1 初中學校與初中物理教師對于初中物理并不重視
在初中教學中,還是以數(shù)學、語文、英語作為主課,其它的歷史、政治、地理、生物等課也被稱作為副科。再加上初中物理所講的內容較淺,真正涉及到的物理專業(yè)內容也較少。這也就導致了專業(yè)的物理人才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并無用武之地,越來越多物理學科畢業(yè)的人才不愿從事初中物理教學工作。時間一長,初中物理教師的水平明顯下降,學校自然而然對初中物理的重視程度也有所下降。另外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也導致了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嚴重的影響了初中物理的教學效果,造成了不良的惡性循環(huán),導致初中物理學科教學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2.2 初中學生對于初中物理學習缺少必要的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在進行學習時最大的動力就是學習興趣。初中學生對于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科內容往往能夠十分認真的學習,且學校效果較好。由于初中物理所教授的內容較淺,如果實踐性較差,那么學生將會喪失對于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另外物理教學的內容應充分的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這樣也可以增加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于物理的探索。如果物理學科偏離生活較遠,學生的興趣也不會太高。
2.3 學校缺少物理學科時間教學的專業(yè)器材
由于物理學科是一項實踐性極強的學科,為了保證教學效果,學校必須為學生配備專業(yè)的時間教學器材。由于學校的不重視,導致了用于物理時間教學的經費并不充裕,只能由教師進行演示教學,學生進行觀看。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有些學校設置了專業(yè)的物理實驗室,但內部儀器過于老舊沒有及時的更新,這類的物理實驗室形同虛設。有些學校更是直接取消了物理實踐教學,只是進行簡單的理論知識講解,這些情況都嚴重的破壞了初中物理的教學效果,也大大的損害了學生對于初中物理學習的意愿。
3 有效解決初中物理教學問題的具體方法
3.1 學校與初中物理教師加強對于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視程度
雖然初中物理進行是對學生進行一個啟發(fā),使學生了解物理,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但初中物理在學生整個的物理學習生涯中所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由于物理學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學科,物理學與我們生活的聯(lián)系也十分緊密,在高中與大學中,物理學科將成為一項極其重要的學科,其重要性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語文與英語。首相,學校與初中物理教師應明確初中物理學科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的教學任務與課程安排中增加物理學科的課程比重,學校還需要增加在物理學科教學方面的資金投入,用于進行物理實驗器材的購買,物理實驗對于提升物理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極大的幫助作用。
3.2 加強課堂教學的豐富性與趣味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想要有效的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學效果,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于物理有了興趣,自然就會進行主動學習。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過于枯燥,僅僅是由教師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知識灌輸,學生被動的學習與接受,久而久之的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興趣,導致學習能力的下降。而物理學并不是一項十分抽象的學科,他可以將絕大多數(shù)問題用實際物理表示出來。如在學習,光的傳播章節(jié)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利用實際的透鏡與平面鏡為學生進行試驗,將課本上的內容真實的展現(xiàn)給學生看。孩子的好奇心都是很強的,當發(fā)現(xiàn)一些自己不懂的現(xiàn)象時,就會產生對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認真聽講,課堂的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效果都會得到不小的提升。
3.3 合理增加初中物理的實驗實踐教學課程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物理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通過物理實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并且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我們知道,以往的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通常是教師做實驗,而學生只在講臺下觀看,并沒有參與實驗過程,顯然這樣會大大阻礙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形成。 因此,便需要在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實驗過程。 例如,對于“ 摩擦起電”這一現(xiàn)象,教師便可設計實驗,讓學生拿塑料尺子在衣服上摩擦,然后再讓學生用塑料尺子與碎紙屑相接觸,并觀察碎紙屑是否被吸住,這樣一來,便讓學生參與了整個實驗過程。又如,在有關“ 慣性”知識講解過程中,教師扮演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在紙條上放幾粒棋子,然后指導學生快速將紙條抽走,以此讓學生觀察棋子是否會倒下。
4 結語
物理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但由于初中教學對物理學的定位,導致了初中物理變得十分“雞肋”。初中學校對于初中物理并不重視,學生對于初中物理的學習興趣也不高,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更是缺少了必要的實踐課程。這些都導致了初中物理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只有有效的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夠使得初中物理學科發(fā)揮出真正的教學效果,為學生日后的高中、大學物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飛 . 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15):144-147.
[2] 蔡欣.淺談高校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大家,2012(18):184-186.
[3] 王京玉.找準癥結,對癥下藥: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