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
摘要: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至關重要。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提高對語文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同時可以對學習好其他科目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本文主要針對當下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方式進行的分析和探究,希望可以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及推動學生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5-0157-01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環(huán)節(jié)。閱讀能力對于小學生學習語文專業(yè)知識至關重要。閱讀能力的提升可以提高小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及運用能力。但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占據(jù)主導地位,忽略了對學生自己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缺乏的獨立解決問題與思考的能力。以下我們將從幾個方面分析如何優(yōu)化當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的相關策略。
1.關于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必要性分析
1.1 完成教學目標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深化和改革,新課標對我國當下小學階段學生閱讀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感知能力、理解閱讀材料的能力、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當下小學生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要教會學生如何的對所學內容進行更深的理解和感受,并擁有欣賞文章、評價文章、運用文章的能力。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運用科學的、合理的教學方法,豐富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提高閱讀能力,促進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1.2 提高鑒賞能力
在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積極地引導學生掌握所學文章的語言表現(xiàn)形式和謀篇布局策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專業(yè)的基礎知識,以備在后續(xù)的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加以運用。教師在課堂上引領學生對所學的課文內容進行大聲的朗讀與賞析,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手法以及情感表達方式。隨著閱讀學習的深入,學生會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和審美體系,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1.3 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良好的閱讀可以為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上,寫作和閱讀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尤其在小學階段,小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都需要進一步提高,閱讀是他們獲得更多信息和積累知識的主要學習方法,換一種說法就是閱讀是“輸入”的過程,寫作是“輸出”的過程。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積累一些名言警句和創(chuàng)作技巧,這樣在今后的寫作過程中才能“如魚得水”,避免無話可說的現(xiàn)象,同時還可以拓寬自己的情感體驗,提高文學素養(yǎng)。
2.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方式
2.1 幫助學社建立主體意識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多占據(jù)課堂的主導地位,學生大多是被動的接受教師灌輸式的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意識薄弱,長期下來,學生缺乏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遇到問題也不愿以積極地分析和探索,而是習慣地等待教師來解決。教師要想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首先,就要讓學生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意義,然后讓學生愿意主動地學習閱讀,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其次,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把課堂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自己作為優(yōu)秀的引導者,在學生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審時度勢”,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困難,并積極地給與幫助。這樣有利于學生建立主體意識,促進學生培養(yǎng)獨立閱讀和思考的能力。
2.2 增加拓展閱讀量
在小學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不應該僅把課本兒上的內容作為學生的閱讀材料,而應該根據(jù)所授內容結合本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興趣和愛好等,適當?shù)貙﹂喿x范圍進行擴展。例如在教授《后羿射日》這一文學內容時,教師給利用PPT等教學形式給學生展示《后羿與嫦娥》的相關文學內容,讓學生們進行閱讀,積極地引導學生了解更多的優(yōu)秀文章,體會更多的文學感受。同時,在課下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讓學生增加閱讀量,給學生提高獨立閱讀以及思考問題能力的機會,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2.3 豐富教學活動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學氛圍相對來說比較壓抑。教師一人說教,學生被動接受,導致學生主觀學習的能動性不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豐富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新一些豐富的、生動的、活躍的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貼近生活的、合理的教學情境。同時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并討論,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小學生閱讀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3.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促進小學生鑒賞能力、寫作能力,拓展學生的文學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建立主體意識,同時要運用科學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活動,努力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徐迪艷.“四手抓閱讀,能力趨提升”——淺析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讀與寫,2018,15(28):63.
[2]赤紅英.淺談小學語文對話式閱讀教學思路[J].情感讀本,2016,(23):72.
[3]郭明果.淺析如何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6,(25):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