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食品安全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也關系大眾的利益和健康,對食品的質量進行控制,保證食品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對經濟建設以及社會穩(wěn)定都是至關重要的。食品檢驗是關系食品安全的重要工作,對其展開嚴格的質量管理,提升質量控制的意識,取得食品檢驗的準確結果,對不合格的產品達到及時發(fā)現以及處理,對食品加工進行監(jiān)管,能夠更好地保障大眾的利益以及生命安全。本文著重對食品檢驗的結果以及質量管理進行分析,以期對食品檢驗的開展提供幫助,促進食品行業(yè)的穩(wěn)定安全發(fā)展。
[關鍵詞]食品;檢驗結果;精確度
中圖分類號:R155.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0521
食品檢驗是依據食品產品的安全標準展開的全方位、復合型檢驗。經過食品檢驗后出具檢驗報告,對食品安全質量是否合格進行判定。檢驗項目符合安全標準,就會判定為合格的產品;檢驗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就會判定為不合格食品,不允許出現在市場上。食品檢驗是非常強調技術性的工作,在食品檢驗工作的實際開展中,需要對各方面加強控制,促進食品檢驗的合理開展,積極對食品檢驗中的各類因素進行控制,讓消費者可以購買到真正安全的產品。
1? 食品檢驗抽樣過程控制
在食品檢驗中進行抽樣是第一道工序,也是非常關鍵的步驟。食品檢驗中選擇的樣品需要具備足夠的代表性,否則食品檢驗出現的數據即便是非常準確的,也是無法作為參考的指標,無法保證食品檢驗的結果能起到判定的作用。食品檢驗選擇的樣品是否合理,關系食品檢驗的整體質量,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結合產品的類型,在食品檢驗前進行抽樣,制定科學的方案。需要對抽樣的產品以及方法展開科學的規(guī)劃,其中包括抽樣的數量、地點、封存以及運輸的方式、人員等,對相關的證件進行檢查,然后對抽樣單進行填寫,確認被抽樣單位。如果在市場上展開抽樣活動,需要當場與被檢驗的企業(yè)聯系,然后對樣品展開確認[1]。
(2)抽樣人員要具備足夠的專業(yè)素質以及職業(yè)道德,這是保證食品檢驗中抽樣環(huán)節(jié)符合要求的基礎。需要對抽樣人員展開認真培訓,使其掌握抽樣的實際要領,在抽樣中要堅持工作原則,不能出現弄虛作假的現象。抽樣的方式通常為隨機抽樣,但是在產品的抽樣中,需要在上、中、下等不同的部分進行取樣。為了讓微生物檢驗的要求得到滿足,在食品檢驗的抽樣中,樣品需要保證不會受到污染,樣品的運輸以及貯存中要注意溫度等條件的控制,通常冷凍飲品以及速凍產品在貯存以及運輸過程中溫度要控制在-18℃以下。另外,食品檢驗中不可以有抽樣人員參與,檢驗與抽樣是相互分離的。
2? 食品檢驗過程控制
2.1? 檢驗人員應具備相應資格和能力
食品檢驗的人員一定要經過技術培訓,保證技能合格,并持證上崗,對于產品標準以及檢驗方法都要足夠熟悉,具備檢驗經驗。很多的食品檢驗人員并不注重標準,而是按照自己的經驗進行檢驗,導致檢驗的數據容易出現偏差。在食品檢驗的實際開展中,要展開平行試驗以及空白試驗,必要的情況下需要對樣品加標測回收率展開檢驗。微生物檢驗中需要保證無菌的操作過程[2]。
2.2? 樣品實施盲樣
食品檢驗人員需要展開盲樣檢驗,樣品有唯一的標識,對樣品進行識別,防止出現樣品的混淆。樣品的制備也是非常關鍵的步驟,固體樣需要進行粉碎,液體樣需要注意混合均勻,防止樣品出現不混合均勻的檢驗,影響食品檢驗的最終結果。在微生物檢驗中需要注意樣品要保持完好,樣品的貯存也要符合規(guī)定。樣品如果需要進行冷藏或者冷凍,一定要滿足溫度要求,防止出現樣品被污染的情況,導致食品檢驗的結果受到影響[3]。
2.3? 科學使用檢測方法
食品檢驗需要依據食品標準中嚴格規(guī)定的檢驗方法,加強對檢驗方法的更新,保證檢驗方法是有效的。如果在標準中規(guī)定了多種檢驗方法,需要優(yōu)先使用第一種方法。
2.4? 選擇合適的設備儀器
在食品檢驗中需要選擇合適的儀器設備,檢驗標準中對儀器設備也是有所規(guī)定的,要保證食品檢驗設備的精度以及性能符合實際要求。同時,設備也要依據規(guī)定展開校準以及檢定,不能對設備超期使用,如果一些設備使用非常頻繁,需要定期對設備儀器進行檢驗和維護[4]。
2.5? 選擇合適的標準物質和試劑
在食品檢驗中,標準物質以及試劑的純度需要滿足實際的要求。對標準物質進行選擇,要對合格證書進行審查,保證標準物質的可追溯性。如果食品檢驗中采用的是進口的標準物質,要對標準物質展開實驗室對比,完成對標準物質的驗證。標準物質以及試劑的貯存也要符合實際要求,防止出現物質失效的情況[5]。
2.6? 制定出合理的食品檢驗流程
對樣品進行收取,登記編號,樣品要有唯一的標識,下達檢驗計劃,領取樣品進行制備,完成對樣品的二次編號;對樣品進行前處理,按照項目分別進行處理,展開分析實驗;對食品檢驗的數據進行處理,上報原始記錄,歸納后編制食品檢驗報告,按照規(guī)定對食品檢驗進行審核和蓋章。
3? 食品檢驗實驗室誤差的控制
食品檢驗的主要開展目的,是為了獲取足夠準確的結果,即便是在食品檢驗中使用的是現階段最可靠的檢驗和分析方法,設備和儀器保持最高的精密度,對食品檢驗中的各類操作足夠熟練和細致,得到的結果也難以與真實值保持完全的一致。誤差在食品檢驗中是客觀存在的,如果可以對食品檢驗中的誤差規(guī)律有足夠的掌握,就能將誤差控制到最小的程度,還要了解食品檢驗誤差的成因,找到避免誤差的方法[6]。
系統(tǒng)誤差(可測誤差)是指在分析和操作中一些經常性的原因造成的誤差,在食品檢驗的重復測定中,這些誤差會重復表現,對結果會產生一些固定的影響,可以使用相關方法,將其控制在可以忽略的程度上。在食品檢驗和分析中,系統(tǒng)誤差的主要成因:首先是設備儀器方面出現的問題,比如設備儀器本身的精密度不夠、使用的是沒有經過嚴格校正的砝碼和容量瓶;其次是方法上存在的問題,這種系統(tǒng)誤差是因為分析方法不夠合理,比如在滴定中沒有保證反應完全,理論終點以及滴定終點并未實現完全符合,或者是沒有對條件展開嚴格控制,導致食品檢驗的結果誤差;再次是試劑誤差,試劑誤差是由于試劑的純度不夠,有雜質,或者試劑不符合其他的參數;最后是在食品檢驗中,操作人員未保證操作的準確性以及精密性,對食品檢驗中的各類操作沒有做到足夠熟練,或者是一些經驗習慣導致操作不規(guī)范[7-8]。
除了系統(tǒng)誤差,在食品檢驗中也有一些是偶然誤差。偶然誤差是指在食品檢驗中,測定值因為各類因素的影響,出現隨機變動造成的誤差。在食品檢驗中,環(huán)境溫度及濕度等都會對食品檢驗的結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讓食品檢驗的分析結果出現波動。出現偶然誤差往往是因為食品檢驗中一些隨機因素,所以誤差的方向及大小都沒有規(guī)律性,無法測量,也難以進行校正。偶然誤差是食品檢驗中的不可測誤差,是客觀存在的,難以控制、無法避免[9]。
4? 食品檢驗結果精確度控制
對食品檢驗的結果展開質量控制,主要是將誤差大小作為主要的衡量標準,食品檢驗的結果高低是用準確度進行體現的,是測定值和真實值的符合程度。食品檢驗中誤差越小,準確度就越高,要想讓食品檢驗的結果更加理想,就要對食品檢驗中的各類誤差展開嚴格控制,對食品檢驗的誤差采取合理的預防措施,讓誤差減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現階段,食品檢驗中的誤差無法避免,但是可以采取措施盡量對其進行控制[10]。
5? 結? 論
食品檢驗關系食品安全,現階段食品檢驗的整體水平在不斷提升,人們對食品質量的要求也在提升。社會在不斷進步,食品檢驗的整體質量需要不斷提升,滿足人們的客觀需求,讓食品行業(yè)的運行更加安全和合理,使消費者的效益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肖聰偉.進出口食品中環(huán)己基氨基磺酸鈉測定的不確定度評定[J].食品安全導刊,2018(25):58-60.
[2]陳曉敏,蔡展帆,章錦涵,等.食品安全標準中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進展[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8(12):2887-2893.
[3]樊惠華.食品檢驗機構實驗室資質認定工作安排——以榆林市食品檢驗檢測中心為例[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8(11):2661-2664.
[4]張柳茵.食品分析技術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農業(yè)部“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食品分析》書評[J].食品科學,2018(6):322.
[5]張全美,王守卿.食品安全問題及食品檢測發(fā)展方向探究[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8(9):37-38+50.
[6]劉向芳.我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現狀及應對策略探討[J].食品安全導刊,2019(8):30.
[7]龔國珍,李志全.第三方食品檢驗實驗室管理以及質量控制研究[J].檢驗檢疫學刊,2019(1):87-88.
[8]李朝靜,丁暉,尹建軍.食品檢驗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實施及應用探討[J].食品安全導刊,2019(Z1):64-68.
[9]張全美,王守卿.食品檢測的發(fā)展現狀及其展望探析[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8(10):39-40+98.
[10]孫國政,錢敏,趙文寶,何海寧.食品檢驗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研究分析[J].中國檢驗檢測,2019(2):77-80.
收稿日期:2019-04-22
作者簡介:焦繼紅,女,大專,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食品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