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密
現(xiàn)實中,評課議課堅守自我立場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我以為,評課要堅守以下四大立場:
一是教材立場。文本是客觀存在,有其不同的社會價值,如怡情、消遣、教化功能,但作為教學文本,必須充分發(fā)揮其教育教學價值,充分體現(xiàn)教材的編寫立場,包括知識意義和思想意義。教師對教學文本解讀得對與錯、優(yōu)與劣、深與淺、多與寡、舊與新,都必須在把握教材編寫的立場上進行,具體體現(xiàn)在落實預習、文本、例題、思考探究、積累拓展等基本要求,落實單元教學目標要點,體現(xiàn)單元訓練重難點。適當?shù)纳钆c廣是可以的,但最終以實現(xiàn)課程標準、提升學生素養(yǎng)為旨歸。那種隨意發(fā)揮、任意增刪文本教學價值的做法是無視教材編寫的有序化和科學化,特別是語文、數(shù)學、政治的文本價值多、廣、深,每次評課必須加以辨識、研討與改進。
二是教師立場。每位教師對文本的解讀千差萬別,關鍵在于正確與適度,這是為了在相應學段更精準地傳道、授業(yè)、解惑、育人。教師系統(tǒng)地研讀一系列文本很有必要,目的在于深入淺出或由淺入深地用好此文本,讓學生借此習得知識與方法,發(fā)展思維與能力,從而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若教得太多、太廣、太深,教師的立場就明顯太過了。
三是學生立場。對于公開課,授課教師和評課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立場。教師教學的一系列設計、講授、訓練都要指向學生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某一方面,如指向某一能力、方法、思維、情感、價值觀,題型設置難易度、訓練量、目標達成度如何,題干設置是否易于學生理解,講解點評是否有針對性,該堂課有多少學生顯性或隱性互動等,這是基于學生立場評課的重要指標。
四是教研立場。一些個別文本缺乏教研價值,而一旦作為公開課的教學文本,其教研價值便應運而生。教研價值的大小輕重,取決于評議教師的課改意識,取決于橫向比較的廣度與縱向挖掘的深度。教研員由于見多識廣,其評課必然更具教研視野,對于同一文本教學問題的設置、教學流程的預設、教學資源的生成、教學互動的評價、教學觀念的體現(xiàn)等方方面面的點評,可能更具學術視野,更能引領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而一線教師評課議課更關注的是,每個知識點的傳授是否到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否更具邏輯性,每個文本重難點的教學與訓練方法是否先進,在具體操作上的改進建議會讓教師更加受益。
我們要堅守評課的四大立場,無論教師評議如何眾說紛紜,只要抓住了評課的“綱”,就能淘沙取金,主動吸取,把一次次評課意見有效地用于改進自己的“教”和指導學生的“學”上,從而走上專業(yè)成長的快車道。
(本文來源:《中國教師報》2019年1月9日第4版,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