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麗
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要求教師要把學習的自主權交回到學生手上,課堂教學要安排充足的時間組織學生思考和討論,要讓學生知道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應該達到的目標。問題教學是新課改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應用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問題教學不僅能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起到啟發(fā)和提示的作用,還能夠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更好地獨立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在生物教學中學習知識的興趣與效率,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在生物教學中巧妙地設計問題,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是構建高效生物課堂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高中生物;問題教學模式;應用策略
引言: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新課程改革速度也越來越快,問題教學在高中的生物教學也逐漸被廣大教師重視和使用。問題是探究的前提,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保障。探究問題教學模式,是指通過老師設定的一些情境與主題,設計系列問題,然后讓學生在這些主題之下展開探索與研究,在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教學質量。課改下的高中生物課堂要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思考探究,以確保學生在主動求知、獨立思考中輕松地掌握生物必備知識,培養(yǎng)學生關鍵能力,形成學科素養(yǎng)和核心價值。
一、高中生物教學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影響
在高中生物教學的課堂里,很多教師對于課程的教學還是之前的傳統(tǒng)觀念與思維,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學生們以實驗為基礎的實踐學習,教師講授給學生的理論知識太多,不能通過系列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甚至很多學校的生物課堂里并沒有很明確的教學目標,更不能讓學生重視起對探究性學習的重要含義,很多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忽略了通過問題引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互動和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導致了學生們對上課的積極性和興趣大幅度的降低,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們的成績和學習效率。
二、高中生物教學探究問題教學模式的策略研究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問題教學模式可以通過提出系列趣味性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們了解生物這門課所研究的方法與研究對象,激發(fā)學生們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自我思考能力。例如我們在進行“生物的遺傳與變異”的這一章的生物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調查性的學習與研究,并提出問題保證學生們的實際行動能力與觀察探究能力,這樣既能帶動學生們對生物學習的高度專注力又能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科目的熱愛。值得注意的是,在問題的選擇上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提出的問題,通過設計探究式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們對學習的思考能力。問題教學的模式,可以讓學生們更加容易地理解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以確保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練習、自主探究中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在提高生物課堂效率的同時,也確保生物學科價值得以最大化實現(xiàn),同時,也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三、問題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實際案例
在高中生物這門學科的教學中,我們主要的教學目的就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和主動求知的過程中系統(tǒng)掌握生物基礎知識,了解生物研究的方法與策略,讓學生學會研究生物學的方法,掌握學習生物學的思維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生物素養(yǎng)。問題教學是高中生物教學中至關重要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對學生的生物知識水平以及生物門課的教學質量有著深刻的影響。
例如在《基因突變》的教學中,我們就可以設計一系列的問題,通過提出1.誰在變?2.怎么變?3.變的結果意義是什么?4.變有何特點?5.新基因的產(chǎn)生使得生物性狀發(fā)生變化,自然環(huán)境會選擇哪種個體留存下來?6.基因突變對生物進化有何意義?提出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同時采用學生自學為主的教學程序,讓學生在尋找問題答案的同時能形象地理解基因突變概念,歸納總結基因突變特點及意義。通過問題的設置來啟發(fā)學生思考,在課堂上通過互相討論,學生的思維被充分調動起來,在思考中體會生物學概念形成過程中所蘊涵的基本方法,通過學生討論、比較分析達到歸納總結理解基因突變特點的目的。通過問題教學法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討論、歸納、總結,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理解基因突變的抽象概念,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和歸納總結的綜合思維能力、合作交流及類比遷移能力,最終樹立“一分為二”看問題的哲學觀點。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一節(jié)中的利用“問題探討”欄目提出“你是怎樣區(qū)分氣泡和細胞的?光學顯微鏡下能看見細胞膜嗎?”點出學生原有知識中的疑惑,將學生的思維帶回到曾經(jīng)學過的有關細胞知識中,激起學生對有關細胞膜問題的思考。借此,教師可以再取一個雞蛋并打破置于培養(yǎng)皿中,并指導學生觀察,告訴學生“卵黃是雞的卵細胞,卵黃膜是卵細胞的細胞膜”。接著根據(jù):“科學家用電子顯微鏡清晰地觀察到細胞膜之前,已經(jīng)能夠確定細胞膜的存在了”,啟發(fā)學生推測,科學家是怎樣確定細胞膜存在的。這種問題情景的設置引起學生的思考和大膽推測、討論,甚至爭論,為進一步探究細胞膜的學習打開興趣之門。
總之,問題教學在高中生物科目教學中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作為課堂的引導者、組織者,只要教師能夠多思考,多研究,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值得探究的問題,以問題為契機,精心設計使學生產(chǎn)生渴望解決問題的急切心理,進而引導學生去分析和解決問題,釋疑解惑,就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生物的興趣,進而促進學生進行自主、主動學習,實現(xiàn)課程教學目標,最終提高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成瑾.問題教學法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綠色科技,2018.03:236-238
[2]李孫武.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問題教學法”的應用[J]. 新課程(中旬). 2013(05):68
[3]柯木根.淺談“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西部科技. 2010(1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