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軍
摘 ?要:目前,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在關注學生成績的同時,更多的是將注意力聚焦到了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方面?;诖?,體育作為提升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重要學科,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體育方面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鍛煉意識,能夠積極的進行體育方面的鍛煉。本文就圍繞如何提升學生體育課堂興趣展開論述,并提出一些策略來提升初中體育教學效率的高效化。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學生;興趣;培養(yǎng)策略
引言
從目前體育教學中來看,學生對體育課堂積極性不高。究其根本大多數(shù)是因為對體育教學興趣不高,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匱乏使得學生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诖?,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重視體育課堂教學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站在發(fā)展的角度去促使學生能夠重視起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從而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提升體育課程的教學水平。
一、培養(yǎng)中學生體育興趣的價值意義
一方面,體育課程的開展為初中階段學生繁重的課業(yè)增添了一絲活力。從另一方面來講,體育運動有助學生自身體能的提升,學生有強健的體魄可以減少疾病的發(fā)生機率,對于學生的成長是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構建輕松自由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施展自己的個性,積極參與課堂體育鍛煉,提升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體育鍛煉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起自己的愛好,能夠從多項體育運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如跑步、跳遠、游泳、籃球等,從而幫助學生能充分認知體育運動必要性。還能讓學生在鍛煉中磨練自己的意志,抗挫折意識、創(chuàng)造能力等品質(zhì)素養(yǎng),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提升自己“創(chuàng)造性”從而使學生的體育觀念深入內(nèi)心。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
1.課堂設計創(chuàng)新,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
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會遵循教學目標來展開教學,但是對于單一化的教學目標來講,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設立必要的“困難”,引導學生主動解決體育訓練中的困難,降低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偏見。例如可在“立定跳遠”的課程中設計必要的教學問題問題,具體可結合以下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
(1)基本講解:引導學生結合教學視頻了解基本跳遠技巧,包括擺臂方法,擺臂幅度,腿部準備姿勢等。同時需根據(jù)初中學生的身體極限和常規(guī)跳躍水平進行課堂講解,使學生對立定跳遠有一個初步的見解。
(2)分組訓練:教師在訓練中可以給學生設立一些不同級別的環(huán)節(jié),學生根據(jù)完成度來評定體育是否合格。標準可以分為三個標準,不合格、良、優(yōu)。當學生模擬視頻的技巧進行體育訓練時,教師需要全程記錄學生的實施進度,針對性為學生提出建議。對于跳躍成績不合格的學生而言,教師需要對學生予以鼓勵,通過不斷鼓勵,幫助學生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同時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如跳躍姿勢問題或運動能力問題,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所存在的問題制定出必要的訓練計劃。對于達標和優(yōu)秀兩部分學生而言,教師需要設計必要的獎勵,如可要求學生進行自由活動或為這部分學生講解感興趣的體育話題,包括體育精神、NBA等,有利于促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感知到運動的魅力。
2.融入信息化設備,創(chuàng)設體育教學情境
初中生的好奇心、探索能力較強,教師可將體育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探索的模式進行某一體育訓練項目。如“4*100接力”的體育教學中。首先,教師可將所有學生分成4人一隊的學習小組,引導學生自行使用信息化設備探索接力賽跑的規(guī)則和技巧。其次,教師需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初步實踐,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接力跑的跑步技巧。學生們通過自我探索,總結出了在接力中怎樣才能不掉棒,怎樣才能更快速進行傳交接力棒,并通過反復試驗驗證了接力的跑步技巧。此時,教師應要求學生以團隊的形式進行競爭,在比賽技術后總結勝利或失敗的原因,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最后,教師可引導學生觀看相關奧運賽事、包括跨欄、100米、跳高、4*100米/4*400米接力賽事情況。通過引導學生觀看運動員的跑步姿勢、跳躍姿勢,從而提升了學生昂然向上的品質(zhì),也逐漸增強了學生的體育意識??傊處熆衫眯畔⒒O備設立合理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此情境中進行實踐探知,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意識。
3.結合學生發(fā)育情況,探索必要的實踐方法
初中階段學生的素質(zhì)各不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在體育鍛煉中注重差異性教學,提升每個階段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確立差異性的學生群體之后就要將教學方法分層,要求在體育課堂每個層次的學生完成教學任務都不會有很大的壓力,同時又能產(chǎn)生足夠的學習興趣,使其體能、體育成績得到本質(zhì)的提升。興趣是開展體育課堂教學的第一要素,即使在學生分層后體育教師也要在教學中對每個學生進行觀察,明確他們的興趣愛好所在.并以此為切入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總的來說,對主動型的學生可以采用培優(yōu)式教學策略,訓練以兩人一組為主,這樣可以在教學中激發(fā)他們彼此的競技精神。訓練難度和強變逐漸增加,并且在期間穿插籃球比賽、足球比賽等娛樂活動,使訓練有張有弛。另外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加強對這部分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他們對體育運動知識、體育運動的歷史等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做到體智雙發(fā)展。
對平常型的學生要采用興趣式教學策略,主要的興趣激發(fā)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訓練,起初對他們的訓練不要求標準。慢慢的以一組為標準,在以后的訓練中采取競爭的方式,將教學內(nèi)容以多種有趣味性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這樣學生的競技技能得到全面性的提升。對被動性學生要采取帶動式教學策略,在教學中對于被動學生最好將這些學生安插在主動性學生中對主動型學生進行監(jiān)督。慢慢的,自己在這種氛圍的帶動下被動型選手的興趣就會提升很多。兩類學生在游戲或比賽中彼此交流、互相照顧、不離不棄、使被動型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和同學的關懷,為了不拖大家的“后腿”出于責任感,主動增加運動量,進而養(yǎng)成運動習慣。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制定教學方案的最終目的是讓每個學生對體育產(chǎn)生興趣的基礎上身體素質(zhì)都得到有效的提高。體育教學要想實現(xiàn)公平化教育就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體育中學有所長、學有所用。能夠完成上課目標不是最終目的,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體育中能夠提升自身身體素質(zhì),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代惠容.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探討[J].讀書文摘(中),2018(12):174-174.
[2] ?常超.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培養(yǎng)路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7):85-87.
[3] ?沙鑫.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3,3(09):78-79.
[4] ?蔣寶忠.試論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08):130-130.
[5] ?袁軍.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中考體育對初中體育教學的影響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