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紹華
【摘要】小學語文是基礎中的基礎學科,而閱讀又是這一學科中基礎的部分,注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充實學生的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F階段語文閱讀教學狀況并不樂觀,需要以新課程為背景研究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豐富學生對作品的情感體驗。本文的研究從筆者語文教學經驗出發(fā),分析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提出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為老師們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
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中都需要語文老師的指導。小學階段語文的內容極為豐富,對于小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如何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成為現階段語文老師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教學重視閱讀教學的意義
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閱讀教學于學生當下和長遠發(fā)展都非常關鍵。閱讀是小學階段語文考試中重要的考察部分之一,閱讀量的缺失會影響學生的寫作,而閱讀理解能力的缺乏又影響育人溝通,基于此,重視閱讀教學意義重大。
1.適應新課標的具體要求
新課程標準下的閱讀教學目標之一,就是提高學生理解能力與欣賞能力,重視學生對作品的體驗,感受文章的表現形式。強化閱讀教學需要學生感受文章的表現形式,語文老師能夠優(yōu)化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深層次地理解文章。強化和重視閱讀教學,能夠適應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和教學改革相適應。
2.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
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學生從教材文章的表現形式與語言形式著手。強化對小學生的閱讀為學生審美和鑒賞力的提升奠定基礎。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夠實現思想水平的提升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對學生審美能力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3.有利于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閱讀部分的學習和整個語文學科學習息息相關,重視閱讀能夠為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還能為口語交際部分打下堅定基礎。課外閱讀和課外閱讀雙管齊下,能夠讓學生獲得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二、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分析
基于多年教學實踐和經驗總結,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課內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分析
(1)實現背誦與默寫的有機結合
語文學科是以語言的練習為主要任務,做好字詞句和課文的背誦是練習學生語感的重要方式。教學實踐過程中,語文老師要重視背誦的意義。默寫是強化學生記憶和語感的重要方式,單純的背誦是“華而不實”的,以形式豐富的默寫考察學生的把握狀況,可以是以簡單的填空形式,也可以是課文默寫比賽的形式。例如,在學習五年級的《秋思》一詩時,語文老師要讓學生背誦后默寫,能夠將此詩句句烙印在學生腦海中,一方面可以助力學生在未來相關話題的寫作中用此為點睛之筆,另一方面還能學生更好地體驗學生對家鄉(xiāng)思念之情,感受作者濃濃的鄉(xiāng)愁。
(2)實現訓練與引導的有機結合
實現訓練與引導的有機結合,主要有以下兩點:首先,梳理好各個單元的閱讀重點,小學生對之前文章會逐步產生模糊的記憶,需要老師把握單元的結構、重點篇目多次閱讀,能夠真正吃透重點文章。其次,要以教材中的文章為基礎開展閱讀方法的訓練。小學生閱讀的范圍存在一定局限性,語文老師需要以教材內容為基礎進行練習以實現溫故知新。閱讀實踐是將方法內化為個人閱讀技巧的方式,語文老師恰到好處的點撥能夠鍛煉學生閱讀的思維能力。
2.課外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分析
課內閱讀主要依靠教材中有限的文章,而課外閱讀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誠然,提升學生閱讀能力需要課外閱讀的作用,激發(fā)小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興趣。
(1)實現“情”與“趣”的有機結合
“情”與“趣”的結合中,能夠實現從“閱讀”到“悅讀”的轉變,語文老師需要激發(fā)小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在“循循善誘”中實現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閱讀的體驗有趣,小學生才會形成長期的閱讀興趣,將原本用于玩樂的時間“勻”給閱讀一部分,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學習五年級的《鯨》一文時,語文老師借助多媒體設備展現鯨這種動物的外觀,顯著特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創(chuàng)造氛圍,提升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2)實現閱讀與交流的有機結合
單純的閱讀并不能有效提升小學生的素養(yǎng),需要與交流相結合提升學生閱讀的能力。第一,要培養(yǎng)小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閱讀這種個人行為決定了其閱讀范圍的狹隘性,小學生的自主閱讀需要與學生、老師溝通交流,分享想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閱讀與交流交叉進行能夠檢查學生閱讀的效果,激勵小學生繼續(xù)閱讀的積極性。例如,語文老師可以以班級為單位組織“閱讀之星評選”“閱讀知識競賽”等有趣的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交流閱讀成果的機會。趣味活動的開展激發(fā)了小學生閱讀和交流的積極性,能夠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與人溝通能力。
(3)實現閱讀與創(chuàng)造的有機結合
人們的進步和發(fā)展需要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力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課外閱讀教學除了要發(fā)揮拓寬視野和提升審美的作用,更關鍵的是挖掘小學生的潛力。語文老師展現學生創(chuàng)造力要應用多樣化的方式,如將學生閱讀后創(chuàng)作的形式多樣作品以壁報形式展示,以激發(fā)小學生的成就感。例如,在學習五年級《狼牙山五壯士》一文后,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相關的史實資料并通過多樣化的形式表達所想和所感,實現閱讀與創(chuàng)造的有機結合。
(4)實現閱讀與展示的有機結合
年幼的小學生是單純又可愛的,他們渴望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認可,語文老師適當地組織多樣化形式的實踐活動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例如,針對小學生渴望表現自我的特征,老師可以設計“經典篇章我來讀”的趣味活動,晨讀階段中拿出幾分鐘時間由學生輪流表現自我,或誦讀優(yōu)秀的故事,或誦讀優(yōu)美的篇章。針對小學生不知道該讀什么書的問題,語文老師可以舉辦“今天我來推薦書”的活動,學生作為小小“薦書人”,用豐富的語言吸引其他同學閱讀自己推薦的圖書,在這樣形式多樣的展示當中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滋味,愈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和閱讀。
書籍是人類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營養(yǎng)品。面對年幼的小學生,語文老師要把握教材中豐富的篇章,用引人入勝的深邃意境,凝練生動的優(yōu)美詞句,強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吸引學生深入閱讀,突破教材的限制發(fā)揮課外閱讀的魅力,學生能夠在書海里遨游,實現精神世界的豐富和審美能力的提升。作為一名基礎教育工作者,語文老師應責無旁貸地引導孩子去感受祖國歷史文化的源遠流長,讓學生讀好書,好讀書。
參考文獻:
[1]蘇宏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討[J].課外語文(下),2016(12):148.
[2]張紅星.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32):231.
[3]張梅芹.深入解讀文本,拓展閱讀體驗——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