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花
摘要:目前“生本教學”引起了教師的興趣,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關注自己的課堂,越來越明顯地、有意識地把自己隱身于課堂,盡可能的讓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討論,課堂內開展互助學習,互相答疑、評點,依靠小組,放手讓學生學會預習、學會思考、學會評價,真正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組;合作;互助;提高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6-0088-01
怎么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上來?這是教師課堂教學的切入點。課堂的氣氛好固然那很重要,如果光是熱鬧,課后什么都忘記,這樣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真正理想的效果就是通過課堂的學習,讓學生真正掌握學習的技能,能夠舉一反三,領會教材的意圖,這樣就達到了學習的目的。
1.小組合作法
1.1 小組的組成
每個小組由4人組成,通過學習成績、表達能力、工作負責程度、書寫等綜合相應因素確定人選,1位綜合能力較好的學生擔任組長,具體的事務均他負責。小組內也有明確的分工:有記錄員、檢查員、匯報員等,這些職務輪流擔任,責任到人,在小組內實現(xiàn)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監(jiān)督,盡可能的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而且能夠做到取長補短,相互依賴。
1.2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習慣
每節(jié)課前各個小組要事先按照位置坐好,明確我們是一個小組,是一個團隊;其次,每次當堂檢測的結果作為小組的成績,到期末要進行考核,一個人好不是真的好,一個小組好才是真正好,組員之間進朽捆綁。再者就是,在匯報討論結果的時候,發(fā)言人必須要明確以“我們組認為”、“我們組經過討論,一致認為”等作為開場自,始終要讓學生明自,這不是個人的觀點,而是組內的結論。
當然,學生之間的合作是基于自己個人對教材了解的基礎之上的,學生沒有對教材有相應的理解,組內合作只是聽個別同學的闡述,而不是自己真正參與到小組合作當中。因此,學生合作前的自主學習非常重要。
2.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策略
2.1 創(chuàng)設合作的機會
一個小組、一個團隊只有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真正實現(xiàn)合作。教師要千方百計地創(chuàng)設機會給學生,做到學生能自己解決的,教師不去講解。比方說:平時的當堂訓練、階段檢測,基本上錯誤不多的內容,學生完全可以自己在小組內合作解決,不需要教師的講解;再比方說,收集資料,組長在組內事先經過分工,你找哪一塊,我找哪一塊,要明確,在讓后再組內進行整合,交流、討論,列出比較完整的內容,這樣會事半功倍。例如,在拍手歌一課,學生自己進行安排:一位同學負責搜集有關拍手的素材,另一位同學則負責搜索身邊關于歌曲的素材。通過情景一致,分小組進行語文學習,這樣對教材內容掌握得差不多了。課堂上教師稍微補充下就可以了。
2.2 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意識
有些學生在聽課或聽同學發(fā)言的時候,很容易在做自己的事情,不管別人回答的正確與否,什么地方有問題,他都不去聽,這對學習來說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學習的途徑有很多種,善于傾聽他人的發(fā)言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有時候會勝過自己看書。俗話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彪m然沒有如此嚴重,但是,在傾聽同學發(fā)言時,最主要的是能夠集中注意力,在腦海里分析發(fā)言是否完整,有無錯誤,實際上也是一個思考、記憶的過程。小組合作輪流發(fā)言,要明自你發(fā)言的時候,也有很多同學在傾聽,那別人發(fā)言的時候你也必須很聽。因此,學會了傾聽,對課堂的效率有了很大的促進。
2.3 教師參與小組討論當中
這就要求教師要轉換角色,放下原來的架子,放下所謂的“師道尊嚴”,走進學生,和學生一起參與到討論當中,要讓學生覺得老師沒有架子,和我們學生沒有距離。老師和學生要成為朋友,這樣,學生有問題會向你請教,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習慣,就是:有問題可以隨時找老師,找同學。這樣同樣學生之間有問題,就可以相互討論,形成這樣一種良好的氛圍。而且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當中,可以了解學生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認知的進程等等,從而靈活地調整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2.4 持之以恒,教學組內互相協(xié)作
小組合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今天想小組合作就可以合作的,可能形式上是有合作的形式,但是效果卻不明顯。不是經常開展小組合作,教師也不能真正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而言,偶爾的小組合作只不過是一場表演罷了,無法讓學生真正找到合適的自主學習的方法,因此,小組合作應該盡可能的天天開展,在實踐的摸索過程中不斷完善。比如說,有時候小組內的成員不善于溝通等,就應該及時調整相應的人員,當然,這也是基于教師對小組、以及全班學生的學習、愛好、性格等各個方面都有一個比較清楚的了解。
教學組內的教師要互相協(xié)作,每位教師都要根據(jù)自己學科情況組成相應的學習小組。對學生,特別是對小組長要經常性的開展培訓,對他們要進行必要的指導。比如說,如何引導組員靜心自主學習,如何設置問題,如何與組員開展溝通,如何密切與組員之間的關系等等。并且應該讓組長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相關的建議,對教師調整后面的教學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3.結語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形成了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組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也樂于傾聽他人的意見,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從而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fā)展,最終達到使學生學會、會學、樂學的目標,進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勁竹.合作學習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5):94-95.
[2]賴桂萍.合作學習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江西教育,2017(3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