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非非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因此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指導和鼓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初中化學要求學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基本知識去學習化學中的基本概念,并且實驗在初中化學中占的比例非常的大,化學課本中有許多需要通過做實驗得出結論的例子,因此,初中化學對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一些趣味性化學實驗,帶領學生去認識化學、學習化學、應用化學,本文將主要探討趣味性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趣味性化學實驗;初中化學;教學過程
一、根據教材選擇和設計合適的趣味性化學實驗
在開展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之前,教師要專研教材和考試大綱,明白那些實驗是需要學生掌握的,那些實驗是屬于課外探究的,只有這樣才能把握好教學過程中的重點。教師在選擇實驗時,一定要遵循三個原則,第一是考試大綱要求的,學生是必須掌握的,第二是符合學生認知和可操作的,如果靠學生的能力不能完成這個實驗,那么開展這個實驗是沒有必要的。第三實驗一定要對學生具有促進作用。設計實驗是整個實驗過程的核心,初中生的知識儲備還不完善,抽象思維能力也不足,因此,在設計實驗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然后學生自主探究,通過查資料或者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然后根據這些問題來自主設計。如燒不壞的手帕實驗,老師可以先提出問題,在日常的生活中,手帕遇到火會發(fā)生什么現象,然后用20毫升酒精和10毫升水浸泡手帕,讓學生們思考點燃后會發(fā)生什么現象,經過簡單的思考后,老師點燃浸泡后的手帕,看到手帕完好無損后,學生必然會感到驚奇,并研究手帕沒有燒壞的原因,這樣聯(lián)系實際生活的實驗課,對于學生來說會有很大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
二、創(chuàng)設開展實驗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課本就是來源于生活,所以初中化學學習的基本材料就是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把生活實例與理論相結合,多多引入生活情境使得學生有更深刻的體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最好采用先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然后提出問題同學討論得出結論最后再應用于生活的講解模式。例如教師在進行鐵生銹的實驗之前,可以引入生活中鐵生銹的現象,為什么在家外面的鐵制品就比家里面的鐵制品生銹快?鐵生銹和什么有關?引入生活中的現象一定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學生也會認真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單純依靠口頭講述,學生很難明白抽象的知識和概念,但是通過多媒體課件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播放視頻和圖片使抽象的物體更加具體,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概念。例如教師在講解鐵生銹的實驗時,以可以通過多媒體模擬鐵生銹的具體過程,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可以加深多概念的理解和記憶。
三、在實驗過程中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
進行演示實驗是初中化學教學最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因為實驗不僅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使學生親眼看到一些化學反應的現象,從而可以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帶入課堂,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探究“酸和堿會發(fā)生什么反應時”可以將實驗室的藥品帶入課堂進行演示實驗,在探究“酸和堿會發(fā)生什么反應時”,教師可以首先提問學生濃氨水是什么性?鹽酸是什么性?可以通過什么方式來證明你說的正確?濃氨水和鹽酸兩個反應后會有什么現象發(fā)生?然后在帶領學生完成實驗。將實驗藥品帶入課堂肯定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學生也會不斷的思考,從而很好的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課堂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感覺到通過合作解決問題的快樂和成就感,從而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并且也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二氧化碳的性質時,可以準備一些二氧化碳的溶解液和紫色石蕊試劑,然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驗。小組一號負責實驗操作,小組二號負責觀察實驗現象和記錄數據,小組三號負責補充,小組四號負責匯報實驗結果。在實驗過程中會發(fā)現滴入二氧化碳的溶解液中會發(fā)現溶解液會由無色變?yōu)榧t色,因此可以判斷二氧化碳的溶解液顯酸性。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通過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實驗,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思維,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四、解決問題,總結實驗
在學生完成實驗之后,教師一定要對學生做的實驗進行總結評價,在討論完之后,教師要求各個小組在重新做一遍實驗,并且總結出導致實驗誤差的主要原因。例如,在蠟燭燃燒的實驗當中,教師在開始實驗之前首先要讓學生對蠟燭的燃燒性質進行猜測,然后根據實驗的結果來驗證及補充學生的猜測。教師通過演示蠟燭不同燃燒火柴的位置不同,讓學生明白蠟燭的火焰并不是一樣大小的,而是外焰溫度最高。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拓展實驗,例如把燒杯蓋住蠟燭,讓學生觀察出現的現象并思考原因。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會只把課本上的答案當做唯一的標準,可以從自己實驗的結果來更清楚實驗的本質。這種方式對于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是最好的方式,而且通過這樣的方式還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的去了解化學的魅力所在。最忌諱的就是,教師進行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以課本的實驗結論作為唯一的標準。要知道其實在課堂實驗操作的過程中是受到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響的,例如實驗室的儀器老舊的問題。很有可能因為實驗室儀器老舊的問題引起最終實驗數據的不準確,這個時候教師一定要靈活應變。
五、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情景創(chuàng)建趣味實驗
不管學習哪一門學科,其主要目的都是為了能夠應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而初中化學其實是一門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十分緊密的學科,所以在應用趣味性實驗的時候,最好能夠從生活中常見的事例出發(fā)。通過常見的生活例子,學生在學習時會有較大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的動力,除此之外對于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也是有著一定幫助的。例如,教師可以向打完籃球的同學提出“衣服上的汗?jié)n如何消除”這一問題,在學生提出不同的方案以后,教師可以進行當場的驗證實驗??梢葬槍W生提出的不同方案進行操作,看最終的效果到底哪個比較好。如果都沒有比較好的效果后,教師可以按照正確的方式進行操作演示,讓學生感受到不同方法的效果差距。相信這時候的學習早已經對此有了很大的好奇心,接下來教師就可以進行原理的講解。通過一個生活中最常見的事情出發(fā),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正式學習理論知識開始就已經創(chuàng)建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是學習好化學的前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多開展一些趣味性化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當然,除了趣味性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當中的應用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索,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 王仕財.初中化學實驗課堂趣味實驗教學策略探析[J].新課程,2013,(12).
[2] 穆瑞龍.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