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提出后更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好的最適合的教育,就需要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對于體育教學來說更需要因材施教,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積極性和學習動力都不相同。所以,一定要讓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得到發(fā)揮,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發(fā)展。
關鍵詞:因材施教;中學體育教學;運用策略
引言: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對于中學體育并不重視,體育教學只是其他文化課的附屬品,很多文化課也會占用體育教學的時間,使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進步受到了阻礙。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更加重視,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能夠對體育教學中起到促進作用,所以本文就將對中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應用因材施教進行相關的探討。
1.運用因材施教的意義
對于中學學生來說,他們屬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通過有效的鍛煉學生使他們的體育能力得以增強,能夠使將來的發(fā)展更有激基礎。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讓不同的學生對體育教學都有一定的積極性,體育的熱情得以發(fā)揮。這需要教師明確每一個學生的興趣以及實際特點,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例如一些比較內向的學生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體育教學方式,讓他們逐漸喜歡運動,喜歡戶外,這樣能夠實現(xiàn)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而對于一些好動的學生可以鍛煉其專業(yè)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鍛煉,使愛好變得更加積極和主動[1]。同時,因材施教也能夠讓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得以提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不斷鉆研與備課,能夠對學生的性格合愛好進行掌握。制定教學方案來進行教學,也可以通過學生的變化來進行調整制定教案,能夠對教師得到有效的提高。對于從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來說,因材施教更能發(fā)揮教師的潛能,也更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2.應用因材施教教學方法的具體措施
2.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中學體育課堂上,一定要通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夠使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得以具體的發(fā)揮。體育教師一般都比較嚴厲,對于學生來說過于嚴厲可能會影響其積極性,所以體育教師要明確在教學中的指導和幫助作用,通過善于親近和關心學生來實現(xiàn)二者關系,通過密切的溝通和交流能夠讓學生們得到有效地發(fā)揮,不斷的縮短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感,讓教師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這樣才能真正的發(fā)揮因材施教的教學效果。同時很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文化素養(yǎng)以及道德情操等都不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對教師有尊敬感,也要有一種作為朋友的感覺,這樣在體育課以及戶外運動時才能更加和諧,讓學生對教師的信賴感增強,例如在一些體育課堂中可以加入相應的體育游戲,例如丟沙包,兩人三足等,不僅能增強學生的運動能力,也能夠讓集體能力和團隊意識增強,讓課堂的趣味性以及師生間的互動加強,促進了師生之間的和諧。
2.2消除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負面情緒
在中學階段學生的思想和心理上都不是很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力不從心的情況,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可以通過鍛煉學生來達到對學生學文化課的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從學生的內心到外部行動來具體的進行心理指導和體育指導,讓學生們在體育鍛煉中體會到運動的重要性以及體會到學習的含義。為了進一步時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特點來增強學生的承受能力,讓學生們在體育運動中具有較強的抗壓能力[2]。需要通過適度的鼓勵和表揚進行激勵,讓學生在心理上的壓力得以釋放,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們在肯定自己的過程中提高運動效果,所以作為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們鍛煉身體,更需要通過身心教育來使學生們達到健康和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2.3提高學生對體育的積極性
對于中學學生來說,他們的生長環(huán)境以及體育愛好等都不同,為了進一步提高因材施教效果,需要對學生們進行技能分組教學,通過分組教學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來提升學生的能力。有一些體育水平較好的學生,可以設置一些較難的教學目標和任務,讓他們在突破自己的過程中來實現(xiàn)體育效果的提升,而對于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應該通過一些循序漸進的鍛煉,逐漸加大教學的難度,讓他們對于當前能力保持的同時還能夠不斷地提高體育水平[3]。技能分組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學生對于體育的熱情,讓他們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和優(yōu)勢進而更加有針對性地補齊、例如在籃球的教學過程中,一些男同學對于球類的掌握比較好,可以讓他們通過比賽的形式來進行鍛煉,而對于一些女同學和對籃球不夠掌握的同學,可以通過基礎的運球和理論知識來進行鍛煉,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的練習學生們的籃球水平,也能夠讓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熱情得以激發(fā)。
結語:綜上所述,因材施教是一種對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很好促進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體育能力得到增強,也能夠讓當前教學的教學效果得到提升。因材施教不僅能夠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增強,也能讓學生的體能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和精力等得到鍛煉,對我國各個領域的教育發(fā)展都有著明顯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洪澳.體育教學中如何對學生因材施教[J].運動,2017(02):81-82+90.
[2]金秀平.因材施教理念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青少年體育,2015(01):92-93.
[3]陳康.因材施教,各有所獲——淺談中學體育分層教學[J].當代體育科技,2013,3(07):64-65
作者簡介:耿加春(1977.1-),男,漢族,江蘇揚州高郵市人,福建師范大學體育教育本科,江蘇高郵外國語學校體育教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