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蘭紅
【摘要】班主任是連接學生、家長、班級、學校和社會的溝通橋梁,尤其是班級管理的核心骨干力量,也是學生形成健全人格的積極引導者。由于初中學生處于人生的成長叛逆期,故班主任在學生思想引導上的價值意義更為突出,這就需要班主任老師具備良好的班級管理教育藝術,做學生人格成長的引路人。本文試從初中生人格成長的角度,論述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藝術。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教育藝術
依據(jù)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的八階段理論,初中學生正處于人格發(fā)展的“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沖突”的發(fā)展階段。初中孩子叛逆的原因是對自我存在的覺醒,其關注“他人眼中的自我”,急迫尋找自我的角色身份,尋找自我在集體中的位置,“如果這種自我感覺與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覺相稱,很明顯這將為一個人的生涯增添絢麗的色彩?!背踔袑W生是人格發(fā)展的關鍵期,初中班主任老師在班級管理中的教育藝術對于學生人格以及價值觀觀念能否健全發(fā)展至關重要。
一、守護學生的心理健康
初中班主任老師是一個班集體的靈魂,也是良性班級管理氛圍的積極推動者,更是學生心理健康的守護者。班主任作為整個班集體的大家長,關注處于叛逆期的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是初中班主任老師班級管理教育藝術的重要領域。初中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是生理的急速發(fā)展和心理的相對遲緩相沖突,一方面身體的發(fā)展讓初中學生逐漸走向成人化,不喜歡別人認為自己還是兒童,本能地以成人的口吻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初中學生是身體帶動心理的被動發(fā)展,往往在為人處世上還帶有童真氣息,較少冷靜思考,更多是“跟著感覺走”。
在這個人格成長的關鍵期,如果對于孩子進行放任自由,學生的人格成長將隨著接觸環(huán)境的不同而產(chǎn)生相當大的差異,甚至于個別孩子會吸收社會不良風氣而走上不歸路。學生在學校里接觸最多的是班主任老師,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也是班主任老師,故班主任老師應該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動向,常態(tài)化教育與臨時性活動相結合,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適時進行溝通交流,利用人類優(yōu)秀的思想價值成果影響學生,塑造學生。由于學生在這一時期不具備成人的辨?zhèn)闻袛嗄芰?,所以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進行是非真?zhèn)蔚呐袛?,吸取文化精華,遠離文化糟粕,知其然亦之氣所以然,知其利曉其弊,純凈學生的心理,時刻守護和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搭建和諧的溝通橋梁
學生角色同一性的混亂帶來了認知領域的沖突,不同的認知心理造成學生對同一事物的看法各異,在這種情況下容易出現(xiàn)師生、生生、親子乃至于家校等等方面的沖突,作為授業(yè)師長固然有打壓平息沖突的權威和能力,但是這種平息沖突的方式無異于油紙包火,終究會在某一時刻徹底爆發(fā),進而無論是學校,還是學生的心理都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然而,在這種情形下,良性有效地溝通卻是化解沖突的最佳辦法,班主任老師因其角色的特殊性,能動地利用自我的班級管理藝術,搭建和諧的溝通環(huán)境,化解不同認知之間的矛盾。
比如,班主任老師可以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活動的創(chuàng)設,在集體的榮譽中增強生生、師生之間的信任,通過尋找共同的興趣、愛好、習慣,找到“相似的伙伴”,在共同認知搭建的基礎上,走進彼此不同的認知世界,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求同存異,進而達到集體成員之間的信任與和諧。在此基礎上,教師在進行集體溝通的時候,關注特殊孩子的成長,利用班集體的力量,盡可能地抵消掉學生來自家庭、社會等方面的負面困擾,讓其在集體中得到關愛,得到尊重,在集體中獲得一個角色的認同,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歸宿。當然,這些只是一些基本的理論,更多地是在班級管理的具體情境中,在關注學生人格成長的前提下,尋找有針對性的具體方法措施是必要的,這體現(xiàn)著初中班主任老師高超的班級管理藝術。
三、創(chuàng)建良好的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是一個班集體的文化底蘊的外顯,是班級凝聚力的最終體現(xiàn)。班級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環(huán)境文化、學習文化、活動文化等等。班主任老師作為班集體中的大家長,充分信任每一位同學,使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一個人都是班集體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班級的日常有制度管,學習和活動都有常態(tài)化的行進方式,這樣一來,班集體就是按照一個良性發(fā)展到團隊在運轉,每一個同學都鍛煉了自身的責任感和擔當,每一位同學都需要和其他同學彼此合作才能高效率地完成一項任務,學生們也就學會了尊重,學會了理解,學會了包容和謙讓。當然,這些東西的建立都是在班主任老師的制度化的創(chuàng)設下完成的。在這一個方面,著名的班級管理教育家魏書生先生就做了很好的詮釋。
一個良好的班級文化,就是學生人格成長的搖籃,就是學生正確積極的思想價值觀產(chǎn)生的源泉,班級文化的創(chuàng)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班主任老師精心的設計和安排,進而形成制度化的管理策略。埃里克森說這一階段的孩子處于自我角色混亂時期,一個良好的班級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了解集體,明白自己現(xiàn)在集體中的位置和責任,為學生走向社會,走向更廣闊的集體做了充分的思想價值的引導和準備。
四、結束語
初中班主任教師是班級管理工作的核心力量,班主任優(yōu)秀的班級管理方式和策略決定了班級文化和教育管理的特點。初中學生有其不同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突出表現(xiàn)在“自我同一性”的角色認知方面,這就需要班主任老師充分發(fā)揮班級管理的教育藝術,化解學生現(xiàn)在這個過程中產(chǎn)生的認識矛盾,創(chuàng)設良性的班級管理文化,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遠大的理想,腳踏實地地學習,尊重集體,理解和包容他人。當然,初中班主任老師角色的特殊性也決定了班級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這體現(xiàn)班主任班級管理教育工作的藝術,需要的是更加精致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及新穎別致的班級文化活動,這是一種藝術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智慧在出中國班集體中的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邱六英.關于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探索[J].學周刊旬刊,2014(2):11-11.
[2]魏小英.小議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常見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5(29):18-18.
[3]嚴蘭.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實施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5(90):181-182.
[4]於秀兵.基于生本管理的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方法探討[J].教師,2015(26):11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