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春
【摘要】 ?語文是小學階段中一門重要的基礎科目,更是傳播我國語言文化的重要載體,它對于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很多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認為語文閱讀不重要,只關(guān)注學生認字造句的能力,不注重提升學生閱讀能力,造成學生閱讀能力不足,給語文的學習帶來很多不利影響。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7-155-01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
(一)教師不重視閱讀教學
不少教師認為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任務就是認識字、會組詞、會造句,這種觀念無疑是極其錯誤的。語文是承載中華文化的重要語言科目,在學生的學習任務中極其重要,如果只是學會識字造句,在以后的文化傳承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中,學生就不能擔當起大任。
(二)閱讀教學的開展力度不足
很多教師認為小學生理解能力比較弱,不宜學習太多的知識,因此他們將學生的閱讀范圍限定在書本內(nèi)容之中,以為學生學好教材知識就夠了。這種觀念是一種非常片面的想法,小學生確實存在思維不發(fā)達、貪玩好動的狀況,但是小學階段同樣是小學生迅速成長、夯實基礎的階段,如果教師不重視這一階段的能力培養(yǎng),將會造成學生基礎薄弱、學習能力不足的不良影響,不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而將學習內(nèi)容局限在書本中,也不利于開拓學生的眼界,在當前信息高度發(fā)展的時代,這點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更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一)增強對教材知識的理解
教師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安排一些閱讀任務,這些閱讀任務大多適合學生當前階段的學習。通過閱讀,學生積累了更多地知識,拓展了眼界,促進了思維發(fā)展。另外,閱讀素材也能讓學生對于學到的字詞和語法進行鞏固,而且這些閱讀素材都是對這些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生通過閱讀思考,可以對課堂學習的知識產(chǎn)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思考,進而鞏固自己的基礎。
(二)提高語文表達能力
語文是一門語言類科目,良好的語文學習不只是表現(xiàn)在認識很多字的方面,更應該是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提升。通過閱讀,學生對字詞語句的運用會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還能分析不同文章作者表達感情的不同方式,并將這種方式借鑒在自己的寫作和交流之中,有效提高了語文的表達能力。
三、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有效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孔子曾經(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對學習興趣的重要性進行了論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學習充滿興趣,才會有無窮盡的動力去學習,學習效率自然也會得到提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如此,如果學生不愛閱讀,即使是每天強制要求學生閱讀,也不會取得太大的效果,而學生一旦對閱讀感興趣,不用教師去督促,自己就會拼命尋找書籍進行閱讀,閱讀的能力也一定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營造寬松的閱讀環(huán)境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huán)境對于人的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大多情況下,在良好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學生,成績都差不了多少,個人的綜合能力也比較強。對于閱讀學習來說,寬松的閱讀環(huán)境就是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
以S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課文《翠鳥》為例,課文學習的主要任務是明確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的,并且能將觀察到的事物形象有序的描寫出來。結(jié)合現(xiàn)在的發(fā)展主流,還要從中得到愛護鳥類、保護自然的思想。這篇課文既是一篇敘述類文章,也是一篇科普文,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好奇的特點,設置合理的課前導入。在學習前,教師可以將自己小時候和小鳥的有趣經(jīng)歷講給學生聽,拉近學生和自己的距離,消除課堂拘束感。在敘述完故事后,可以通過一段話語導入學習——兒時,在這條西河上,行駛著幾艘漁船。期間,許多鸕鶿立于船頭,像列隊的士兵,待漁人一揮竿子,它們就紛紛下水捕魚…今天,我們要認識另一種善于捕魚的小鳥,它的外表十分小巧,色彩艷麗,非常美麗,它就是翠鳥。在前面的互動和后面的導入,教師的話語已經(jīng)足夠吸引了學生,也讓學生產(chǎn)生了共鳴,激發(fā)起對課文的探索熱情,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這對學生的發(fā)展是極為有利的。
(三)傳授科學的閱讀方法
教師單純鼓勵學生閱讀是不夠的,還要教授學生學會高效閱讀,做到事半功倍,否則學生就會向無頭的蒼蠅——到處亂撞,雖然耗費了精力卻沒有取得進步。在平時的閱讀培訓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在課堂上認真閱讀,還要鼓勵學生進行更多地課外閱讀,如果學生不感興趣,教師可以把一些名著中有趣的故事節(jié)選出來,講給學生,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進行閱讀,并對書籍的范圍進行劃定,避免學生閱讀一些不適合現(xiàn)階段學習的書籍。在課外閱讀之時,教師可以提議學生每人安置一個閱讀記錄本,將自己的閱讀心得、閱讀收獲以及接下來的計劃和期望記錄下來,教師定期對此檢查,并予以充分肯定,利用動作暗示和語言肯定來鼓勵學生再接再厲。
[ 參 ?考 ?文 ?獻 ]
[1]孟慶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J].新課程(中),2017(11).
[2]沈潔.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J].新課程導學,2015(22):41-41.
[3]李大蘭.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J].亞太教育,2016(3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