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珍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對于小學生這個天真爛漫的年齡,學習興趣是其學習的動力的發(fā)起點。小學教學中,語文課是一門很重要的主課,語文的教學內(nèi)容中心是語文課文,尋找語文課文中存在的興趣點,以此來吸引小學生,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對于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非常重要。本文通過分析小學語文課文興趣點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提出挖掘小學語文課文興趣點的幾條有效途徑。
【關鍵詞】:興趣點 小學語文課文 分析 途徑。
1引言
現(xiàn)代化的小學教育已經(jīng)不再是以往的只關注小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更加注重通過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為了實現(xiàn)這個教學要求,小學各科的教學都在尋求創(chuàng)新,探索更好的教學模式,挖掘語文課文中的興趣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樹立自主學習的觀念。
2挖掘小學語文課文興趣點的意義
語文課文是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主體,一系列的語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著課文來展開,現(xiàn)代化的教育強調(diào)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挖掘語文課文中的興趣點,能夠更好的圍繞課文來開展多樣的教學活動。小學生多處于心智成長階段,自主學習意識不強,學習熱情往往來自于興趣愛好,通過挖掘語文課文中的興趣點,以此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的專注度。隨著新的教育理念的提出,小學教育更加注重小學生學習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利用語文課文中的興趣點,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其在學習中自主創(chuàng)新。
3挖掘小學語文課文興趣點的有效途徑
3.1從小學生的關注點入手
小學語文老師要想調(diào)動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就要充分了解小學生普遍關注的方面,然后將這些關注點帶入課文去尋找,突出學生感興趣的方面,才能讓學生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課本中去,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小學生對吃的方面都比較感興趣,老師可以著重把握課文中關于吃的內(nèi)容,以此為突破口,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酸的和甜的》這篇課文中,就是以葡萄味道為線索,講述了一個經(jīng)典的故事。課文中狡猾的狐貍由于自己摘不到葡萄就謊稱葡萄是酸的,兔子聽信了狐貍的讒言,不敢去嘗試,而猴子決定自己去嘗試驗證,從而知道了狐貍在說謊。老師以葡萄為突破口,可以詢問學生在生活中吃葡萄的感受,自己吃過的葡萄是酸的多還是甜的多,如果別人告訴自己葡萄是酸的自己還會不會吃,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會被調(diào)動起來,而且從這個有趣的故事中懂得的了凡事要嘗試過再下結(jié)論的道理。從學生關注的東西入手,更容易找到課文中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從而才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教學的目的。
3.2抓住小學生愛玩的天性
小學生年齡還比較小,小孩子都天性愛玩,對關于“玩”的事情特別感興趣,如果老師能夠發(fā)掘語文課文中關于“玩”的因素,就很容易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對于《平平搭積木》這篇課文,課文講述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主人翁平平用積木搭了四間房子,三間是給他的家人,而問到第四間時平平回答道:“給沒有房子的人住。”并表示還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給那些沒有家的人。積木是小孩子都愛玩的玩具,老師可以抓住小學生愛玩的天性,將積木帶入課堂,讓學生用積木搭建房子,老師可以給學生出一個問題:“平平說了還要搭建很多的房子給那些沒有房子住的人,你認為平平還會搭建什么樣的房子呢?現(xiàn)在可以用積木搭出來?!睂W生會根據(jù)自己的想象,搭建一間間“房子”給那些沒有家的人。通過課文中的積木,來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學“平平”搭建房子,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愛心,讓學生懂得課文中蘊含的道理,又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3.3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
小學生處在心智成長階段,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老師也要鼓勵小學生對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提出疑問,并積極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墩胬碚Q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是當代作家葉永烈的一篇散文作品。散文對于小學生來講還是有一定的學習難度的,其較為靈活的寫作特點,讓小學生難以把握其中的意義。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就是對這個世界要充滿疑問,勇于探索,老師要牢牢把握這個主題,將學生帶入課文,利用學生對陌生事物的好奇心,來對生活中不明白的事物提出疑問,并去探索真理,就像課文中英國著名化學家波義耳看到鹽酸濺到紫羅蘭上,花瓣瞬間變紅的現(xiàn)象后,積極探索,最終發(fā)現(xiàn)酸堿規(guī)律,并發(fā)明了酸堿試紙。老師也要利用課文中的探索精神,鼓勵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積極發(fā)現(xiàn),勇于突破未知的事情,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4讓學生從課文中品味語言的魅力
語文老師在進行日常教學時,朗讀課文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內(nèi)容,老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或者是優(yōu)美的描寫內(nèi)容,引導學生仔細誦讀,感受語言的魅力。比如《秋天的雨》就是一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老師在教學中要著重帶領學生誦讀課文,品味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像課文開頭第一句“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崩蠋煄ьI著學生,用舒緩輕松的語氣朗讀,讓學生從課文中感受到秋日的溫和,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幫助學生樹立審美觀念,也讓學生學會帶著感情去誦讀課文,喜歡上朗讀。
3.5用課文中的情感打動學生
小學生對于情感是非常敏感的,情感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小學生的人生塑造,現(xiàn)代化的教學理念也將小學生的情感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老師要利用課文中的情感,去打動學生,吸引學生,并將學生的情感帶入到課文中去,從而更加深刻的去感悟課文。小學課文中有許多真情實感的流露,比如《他們讓我感動》這一章節(jié)中,主要描寫了各種人間的情感。有描繪志愿軍同朝鮮人民間深厚情誼的《再見了,親人》,有歌頌舍己為人革命精神的《金色的魚鉤》,也有贊揚人間關愛真情的《夢想的力量》。老師要利用課文中蘊含的情感,去打動學生,將學生深深帶入課文中的故事,悉心體會人間的真情實感。
4結(jié)束語
通過有效的途徑來挖掘語文課文中的興趣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能夠讓語文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杜娟. 抓住關鍵點,提高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效率[J]. 語文天地, 2019(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