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本文以《赤壁賦》為范文,拓展與之相關(guān)的多篇作品,以“1+X”的課堂模式,增加學生的閱讀廣度,引導深度閱讀,以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拓展閱讀;語文教學;運用
二〇一八年的暑期集中培訓,秋季的新課程梯次培訓,都以其切實有力的措施向我們敲響了新一輪語文教學改革的戰(zhàn)鼓。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高考更注重核心素養(yǎng)的檢測,語文學習不僅是為了教育而閱讀,更要在此期間培養(yǎng)出未來能為個人應用、公共應用及工作而閱讀的能力。因而,打破長期以來語文教師習慣于注重知識點的灌輸,強化記憶而忽視理解,尤其是引導學生自主、深度閱讀不足的做法,成為新高考背景下要重視與改變的。本文正是以拓展閱讀為支點,淺談本人對“1+X”課堂模式的運用心得,以期通過運用來實現(xiàn)拓展閱讀,以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一、解讀《赤壁賦》,解讀蘇軾,是引導學生思想的觸發(fā)點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赤壁賦》,是一篇宋代文賦的代表作。融詩、賦、文為一體,寫景則景物清爽,令人神往;抒情則情思幽渺、淋漓盡致;議論則天地宇宙,灑脫豁達。其華美文辭、復雜情思在我國文學、藝術(shù)史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有宋以降來戲曲、繪畫、雕塑以之為創(chuàng)作題材的不勝枚舉。從某種意義上說,一篇《赤壁賦》為中國失意文人構(gòu)建起了一座精神家園。
解讀《赤壁賦》,解讀蘇軾,其雖歷經(jīng)磨難而終經(jīng)自我沉淀而蛹化為蝶的超脫、灑脫與積極的情懷,是如今生活在安全島的學生所應了解的。這對于高中生而言,既是一個挑戰(zhàn),也是一個機遇。引導學生讀懂這篇文章,引導他們通過閱讀與一顆偉大的靈魂交談,從而把前人的生命經(jīng)歷轉(zhuǎn)變?yōu)樽约簝?nèi)在的心靈財富,正是本文的教學目的。
二、課前準備,疏通字詞,理解文意
課前,我先利用一個早自習的時間,和同學們一起疏通了文本中實詞、虛詞、句式的障礙,學生也在此過程中,對蘇軾的情思有了初步的感知。
然后,我們用“開火車”的方式,以“遍地開花”的模式,隨機排序,讓學生將文章從頭至尾翻譯了一遍。這種抽查方式完全隨機,學生無法預估輪到自己時該譯哪一句,因而更具有抽查的效果。學生輪流翻譯大意時,只要不出現(xiàn)原則性的知識錯誤,我都不去打斷,這樣有助于消除在傳記類文言翻譯中潛移默化帶給學生的過于機械、僵化的翻譯品質(zhì),培養(yǎng)學生文從字順,相對典雅,適合散文、詩歌翻譯特質(zhì)的性靈感。
最后,我給學生布置了拓展閱讀的任務,讓學生自行搜索有關(guān)蘇軾的生平、生活與創(chuàng)作經(jīng)歷。同時,推薦閱讀林語堂《蘇東坡傳》、王水照、崔銘《蘇軾傳》、余秋雨《蘇東坡突圍》。
三、深入文本,探究意象,理清由敘事→抒情→議論的文脈
1.教師導入情境,引發(fā)學生思古之幽情
劉再復說:“讀書的最好狀態(tài),是面壁狀態(tài),需要沉浸下去。沉浸之后才能與人類歷史上的偉大靈魂相逢,與他們展開對話?!蹦岵烧f:“正確的閱讀,是教我們緩慢地、深入地、瞻前顧后地、批評地、開放地、明察秋毫地和體貼入微地進行閱讀?!?/p>
現(xiàn)在,讓我們沉浸于《赤壁賦》,去感受他的情思,去看看作者是如何通過典型意象去展開內(nèi)容的。
2.師生探討
師:《赤壁賦》中,明月、清風、江水這幾個意象多次出現(xiàn),大家討論一下它的作用。
生1:明月、清風、江水——寫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蘇軾為盛名所累,一生仕途蹭蹬,宦海沉浮,多次遭受政敵排擠。誠如其弟蘇轍所言:“蘇軾何罪?獨以名太高,與朝廷爭勝耳。”故而,“變法派”利用其文字,以其為切入口,打擊政敵,致使其最終受縛烏臺,受辱獄吏,幾近于死,最終被貶于黃州團練副使,其心灰意冷可知矣。而此時,黃州的山水撫慰了他,清風明月亦一洗政治污濁。故,有“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純凈之美,與“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的閑適之情,而“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浩瀚、爽朗與澄凈,更一洗其抑郁之情,其悠然自得、怡然之態(tài)躍然紙上。
生2:明月、清風、江水——開啟抒情閘門的引子
蘇軾身處黃州,遠離政治中心,然儒家的忠君思想,積極的入世情懷,依然令他在皎潔月光下泛舟江中,身處“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的空靈之景中,悠悠感嘆“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游覽山水,仍以“美人”比君,其忠君之殷切可知矣!雖被小人離間饞謗,但高貴的心往往在處于困境時,更能夠表現(xiàn)出人格中最寶貴的東西來。此時,東坡被貶已歷兩年,從最初“幽人獨往來”,遇“孤鴻”則“驚起回頭”“又恨無人省”的惶惶然,經(jīng)過山水的撫慰、自我的調(diào)節(jié),思想已變得豁達,讓他忘卻了當初肉體上的折磨、精神上的摧殘,依然“將心向明月”“忘美人兮天一方”!
四、一則感悟,短文寫作
閱讀不僅是為了閱讀而閱讀,更是為了啟智\明理。學生通過讀與“1”相關(guān)的“X”種文章,自己有了對《赤壁賦》的感悟,這種我手寫我心,最能提升思維與作文能力。而這種長短皆可的隨筆式的寫作,也可作為學生進行自我讀書評價的依據(jù)。
總之,作為一項實踐性極強的語文活動,“1+X”模式實施的關(guān)鍵在于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視野。只有在真正的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支撐下,學生“摸爬滾打”的讀書實踐才成為可能,從而真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林語堂.《蘇東坡傳》.
王水照、崔銘.《蘇軾傳》.
余秋雨.《蘇東坡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