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虹
摘 要:文章以初三化學酸堿鹽總復習教學為例探討基于微課的化學深度學習。在初三“酸堿鹽”第一輪復習中,結合具體實例闡述微視頻的設計思路、內容和呈現(xiàn)方式,簡介如何使用微視頻及發(fā)揮其教學效果。在教學實踐中主張從興趣點開始,站穩(wěn)學生的立場,注重體驗歷程,以此來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發(fā)展。
關鍵詞:初三化學;酸堿鹽;微課教學
在初三第一輪復習過程中,很多教師會選擇一兩本教輔資料,按照其編排體系進行習題的挑選和復習。教輔資料很多時候會代替學生進行知識的總結歸納,呈現(xiàn)給學生的往往是一些框架式或者樹狀圖式的知識碎片。在當今社會更加注重考查學生能力和素養(yǎng)的新課程背景下,很多時候碎片知識并不能給學生帶來更多的營養(yǎng),而對于總結式的框圖,學生的吸收率并不高,很多時候僅僅停留在好看的階段。這樣一來,在緊張的復習階段,反而會占用他們不少寶貴的時間。以“酸堿鹽”為例,如果一味依賴教輔資料,復習將會陷入梳理知識、默寫化學方程式、做題講題、考試講評的傳統(tǒng)模式。筆者認為,初三化學“酸堿鹽”總復習既要注重基本知識與技能,夯實基礎;更要注重學科思想方法的落實,使學生從常見的酸堿鹽入手總結歸納酸堿鹽性質,體現(xiàn)個體性質在實踐中的指導作用。
一、酸堿鹽微課的設計思路及內容
初中化學教師或許都會有類似的經(jīng)歷,新課學習時由于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學生實驗,很多學生表現(xiàn)出強烈的興趣。進入復習階段,教師會減少很多實驗,很多學生開始覺得索然無味,畏難情緒開始生長,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筆者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是真是偽?又該如何在復習課中提升學生興趣?教學過程中,我們除了考點,還應該讓學生經(jīng)歷什么?這些思考的背后隱藏著同樣的問題:我們如何理解微課在教學中的功能?如何通過合理的設計、恰當?shù)捏w驗讓學生通過微課來學習化學?筆者認為,設計的微課至少包括三個內容:
1. 考點的簡要解讀。(1)考點內容:簡要說明新課標所要求的考點是什么?(2)考點解讀:簡述該考點在中考試題中的典型考法。(3)解題剖析:歸納常出現(xiàn)的錯誤點。
2. 深圳歷年真題解析:展示近五年典型真題,解讀考題的出錯點。
3. 歸納試題中的典型問題:對深圳考題的典型錯誤點、典型問題進行歸納,幫助學生加強鞏固。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微課的功能,筆者為每一節(jié)微課編制了相對應的學習紙,包括五個環(huán)節(jié):憶、講、習、示、評。
(1)憶——知識點回顧。
(2)講——根據(jù)微課進行規(guī)律總結,要求學生將微課中的規(guī)律、總結的結論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并講出來。
(3)習——針對性練習,選擇與微課內容相關的習題,讓學生在課堂上練習,反饋知識所掌握的情況。
(4)示——展示,學生展示自己練習的情況并分享自己在微課中所遇到的問題,小組內部解決,教師根據(jù)情況適當引導。
(5)評——再現(xiàn)微課中出現(xiàn)的典型考題,對典型考題加以改編,中考對典型題型可能出現(xiàn)的變化進行預測,讓學生自主練習,學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達到鞏固和提高的目的。
二、微課的呈現(xiàn)方式
(一)多圖像、少文字,增強可視性
酸堿鹽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復習時可以通過生活的實例勾起學生的回憶,幫助學生從化學視角深入認識身邊的物質性質及其變化的奧妙。為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在微課中盡量呈現(xiàn)教材中的實驗照片或者經(jīng)典實驗片段、形象化的手段,動靜結合??梢詫W生的注意力短時間內集中到復習的內容中來,既保證了課堂的容量,又提高了復習效率。
(二)提問題、分任務,增強互動性
微課如果代替教師的講,很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聽覺疲勞,因此在微課學習之前應該布置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學習,讓學生結合任務進行思考,讓學生不只是停留在看和聽的階段。學生應該在微課中產(chǎn)生問題并通過思考解決問題。學生互動性強,興趣也會提升。
(三)穿插化學史實,增強人文性
“在人類文化背景下構建化學課程體系,充分體現(xiàn)化學課程的人文內涵,發(fā)揮化學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的積極作用”是新課程理念之一。早在公元前,人們就知道了醋的存在,并知道醋是有酸味的。17世紀后期,隨著生產(chǎn)和科學的發(fā)展,科學家開始注意比較系統(tǒng)地研究酸和堿的性質。而我國制堿工業(yè)的先驅——侯德榜也是可以引入的,侯德榜應愛國實業(yè)家范旭東先生之邀毅然回國,潛心研究制堿技術,成功地摸索和改進了西方的制堿法,為純堿和氮肥工業(yè)技術發(fā)展做出了杰出奉獻。這些既具有科學的邏輯智慧,又體現(xiàn)濃厚的人文情感。
三、微課復習的效果
1. 利用微課的動畫性增強課堂的有趣性,讓枯燥的復習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強化復習效果。
2. 利用微課的重復性掌握知識,幫助基礎薄弱的學生解決問題,進而強化復習效果。微課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內容可以重復播放,學生由于存在差異性,課堂上不能保證人人都能完全掌握,復習到一些經(jīng)典例題時,部分學生不能完全聽懂。由于時間限制,教師不能幫助學生解決全部問題,微課自主學習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從而增強復習的效果。
3. 利用微課的暫停性幫助學生突破難點,遇到難題學生可以隨時暫停,反復思考直至完全掌握一類題,進而強化復習效果。復習中學生要面對大量難題,其實許多難題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我們可以對它們進行分類,就是讓學生由會做一道題到會做一類題。教師可以使用微課講具有代表性的一題,然后呈現(xiàn)一系列類似的題目,在微課中教師要盡量呈現(xiàn)題目的內在聯(lián)系性,讓學生形成對比,幫助學生突破難點,讓學生能完全掌握一類題。
四、微課學習在教學中的反思
從實踐過程來看,立足微課的翻轉課堂比常規(guī)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更佳,筆者認為與以下三個原因有關。
(一)微課的容量大
微課雖然短小,但是所呈現(xiàn)的內容是龐大的,課堂效率高,直擊學生思維深處、能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微課,課堂效果顯著。
(二)課堂組織的有效性
有了微課,學生課前做什么很清楚,但教師課堂做什么、怎么才能做到效果最佳,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協(xié)調對學生的個性化輔導和集體指導是需要進一步思考和改進的。
(三)實現(xiàn)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
微課學習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的主體是教師,“學”的主體是學生。微課學習不但指向學習的深度,更是指向教與學的發(fā)展過程,同時,它能構建師生的知識經(jīng)驗、思維習慣、情感投入的綜合關系。當教師意識到深入理解教材時,意識到他所面對的是一個個具體的學生時,意識到他的教應該是從學的角度去教時,深度教學就發(fā)生了。當學生進入興奮的學習狀態(tài)時,當學生的知識結構發(fā)生根本性改變時,深度學習的意義也就自然形成了。這也就實現(xiàn)了“把課堂還給學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