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光保
【摘要】 ?本文主要概述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啟發(fā)式教學法引入的方式,旨在通過啟發(fā)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要在做好教學引導的同時,不斷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鼓勵學生通過思考的方式,感知對應知識內涵,讓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和數(shù)學意識有顯著提升。
【關鍵詞】 ?小學高年級 數(shù)學教學 啟發(fā)式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23.5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8-078-010
教師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要引入啟發(fā)教學,用以擴寬學生思路,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在知識學習期間,建立良好的學習意識,形成較好的數(shù)學學習思維。
一、啟發(fā)式教學中引導學生式教學法的合理應用
啟發(fā)式教學過程開設期間,教師先要通過教學方法的合理化引入,對學生的思維意識進行積極的引導,這樣能在深化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讓學生的思維意識有積極的提升。教師在教學中先要讓學生以正確的思路開展對應的數(shù)學知識內容學習,進而讓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意識獲得升華,更要在鼓勵學生主動思考的過程中,帶領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內涵。教學活動中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引入,會讓教師在課堂講授中占據(jù)更多的時間,學生被動旁聽的時間也很多,但學生主動進行探究的時間則很少,導致教師不能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數(shù)學學習思維有了解。學生長期在這種壓抑的狀態(tài)下學習,僅能被動接受知識,教師灌輸什么學習什么,沒有形成主動學習思維和意識,不會主動地規(guī)劃今天的學習計劃或者本堂課的學習目標,導致課堂的聽課效率偏低。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改變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這樣才能在深化學生知識內涵的過程中,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提高。
二、啟發(fā)式教學中發(fā)展學生思維
課堂教學中導致學生興趣下降,教學效果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教學方法單一且死板。教師采用統(tǒng)一的標準進行授課,而學生群體之間的差異性卻十分明顯。并非所有的學生都能夠適應教師的授課方式。有的學生對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十分適應,因此學習起來效果明顯,而另外一些學生則恰恰相反。學生如果不能適應教師的教學模式,便無法掌握有效的解題方法,無法快速形成自身的解題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應當使用合理的方法對所有的學生都起到教學效果。啟發(fā)式教學的應用便能夠有效滿足這一要求,能夠愛在知識點的講解中做好拓展工作,使學生的思維深度與廣度都能夠得以鍛煉。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一個問題進行引導,讓學生去思考如何進行畫圓。先讓學生思考圓規(guī)的使用方法,再讓學生思考如果不使用圓規(guī)的話,應當怎樣畫出一個圓。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討論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能夠了解到更多的知識點內容,能夠使學生的想法在討論中得到互補。學生會使用一段繩子配合鉛筆進行畫圓,將繩子的一端固定住之后,將鉛筆固定在繩子的另一端,通過旋轉便可以畫出一個圓。針對學生提出的這一想法,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嘗試,并思考如果要在操場上畫出一個非常大的圓,又要怎樣進行操作。學生通過討論會選擇仍然使用這一方法,但要將之前的小繩子換成大繩索,由一個學生拿住繩子的一端站立不動,由另一個學生充當鉛筆的角色,圍繞這名學生展開圓形軌跡的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畫出這個圓。教師要對學生的想法進行肯定,并鼓勵學生在學習中積極的思考。教師以啟發(fā)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的同時,滿足了不同特點學生的學習要求。
三、啟發(fā)式教學法需要重視啟發(fā)點的“準”
啟發(fā)式教學法的使用需要教師精準的掌握知識內容的本質,待能夠幫助學生做好舊知識內容復習的同時,也能在新知識內容講解的時候做好合理的引導和啟發(fā)。首先,教學引導必不可少,教師將舊知識內容融入到知識中,在給學生設計啟發(fā)點的時候,先要讓學生了解相關知識點,待教師做好教學啟發(fā)后,學生能進行知識內容的遷移,將舊知識點的很多知識內容有效的遷移到新知識點內,形成新舊知識的有效連接。其次,教師先要對各類知識要點內容進行細致的探究,并做好關鍵點的標注,最終形成系統(tǒng)性的知識梯度圖,在教學的時候逐層深入,在層層誘導中讓學生形成系統(tǒng)化的知識體系。最后,新舊知識的串聯(lián),會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要點,建立系統(tǒng)知識體系。譬如,教學活動中教師先要引導學生對平行四邊的周長以及面積公式有簡單的了解度,教師使用以下方式進行問題的有效引導:第一,先要了解平行四邊形的邊長與面積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在邊長和面積的關系學習中了解二者的推導方式;第二,平行四邊形的高與長方形款寬之間是否有著緊密聯(lián)系?第三,兩個圖形在計算的時候如何進行割補?教師在啟發(fā)問題后,讓學生從“點”入手,逐一突破,然后在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做好系統(tǒng)性知識的連接,使得知識點銜接工作得以完成。
結束語
教學中最常見的教學方式既為啟發(fā)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師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學習的方法,最終能在合理引入啟發(fā)性教學法的同時,做好資源的整合,進而能在方法優(yōu)化之際,教學模式獲得創(chuàng)新。
[ 參 ?考 ?文 ?獻 ]
[1]易煉成.啟發(fā)式教學在小學中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02):15-16.
[2]左金秀.試論啟發(fā)式教學在小學中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中華少年,2015(01):36-37.